金針度人

結交海內外的針灸誌士,探討針灸醫理,交流治病心得,回答患者疑難,共同發展針灸中醫
正文

寫給長期處在病痛的朋友們

(2010-01-12 19:03:36) 下一個

寫給長期處在病痛的朋友們

黃文川博士

新年伊始,想寫一點祝福的話語,反複思考後,今天不再寫那些中聽不中用的廢話,寫點中用不中聽的大實話,也許能對那些長期處在病痛的朋友一點幫助。

長期病痛就不是一天、一個星期和一個月,而是一年或數十年,因此我給長期病痛的朋友的第一個建議就是一定要確診疾病,也就是知道自己患的是什麽病痛。患了一年或數十年的病痛,自己連患的什麽病都不知道,一問三不知,我說是不應該的,也是對自己的身體不負責任。西醫的診斷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適當的現代先進儀器檢查,最後得出疾病診斷。雖然西醫診斷離不開先進儀器,但做什麽檢查,用什麽儀器,是醫生說了算,並且檢查結果的分析也是醫生的責任,因此醫生是診斷疾病的第一要素,那種靠儀器看病的醫生一定不是一個精良的好醫生。去年遇到一個馬來西亞患者,劇烈上腹痛二年餘。起初醫生懷疑胃的毛病,做胃鏡檢查沒有什麽問題,再做腹部 B 超、 CT 也沒有發現上腹部的內髒有什麽大毛病,就發現有點膽結石。醫生認為他的上腹部疼痛一定是這個結石的問題,消化專家建議手術治療,切除膽囊。他非常興奮,一定是找到病因了,他的上腹痛將消失了。手術按期執行,手術後,沒有發現疼痛有什麽好轉,這下他更痛苦,沒有看到專家的預期效果。找到我,我分析了他的病情,懷疑是上腹叢神經痛,建議他服用神經止痛藥,並配合中藥、針灸。一個星期後,他的腹痛消失,二年的病痛結束。看來診斷疾病光靠儀器還是不夠,還得靠醫生的臨床經驗。診斷正確,就知道這種病能不能治療,用什麽方法治療。有朋友說,我的病已經被大醫院和專家確診了啊,請不要被大醫院或專家迷惑,請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長期病痛的朋友,疾病沒有被治愈有很多原因,常見的原因一個是因為診斷長期不明確,另一個就是沒有選擇好合適的治療方式。在目前條件下,一些本身就能治療痊愈或好轉的疾病,而不是本身就沒有方法治療的疾病,隻要治療方法選擇適當,一定不會好幾年都治療不好。任何疾病都有它的發病規律、演變過程和治療預後,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一定會知道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那一種治療方式是最適合這種疾病。如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長期咳嗽,我會建議服用湯藥治療;脊髓性頸椎病引起的截癱,我會建議患者西醫手術治療;震顫麻痹引起的手抖、走路緩慢,我會建議首先接受西醫的抗震顫麻痹藥治療;麵神經麻痹,我首先建議患者接受針灸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我建議患者推拿或整脊治療;體癬或股癬或腳癬,我建議患者選用西醫抗真菌藥膏外用。因此無論是中醫醫師,還是西醫醫生,都不要因為從事的專業和醫生的喜好,來為患者選擇治療方法,而是根據患者的疾病。

長期病痛的朋友,可能本身自己患的就是治療不好的疾病,在目前醫療條件下,沒有可行的治療方式,因此承認現實是我對患者的忠告。有的患者,醫生已經告訴他們患的是不治之症,但是他們仍就醫不止,總相信會有奇跡發生,讓醫學騙子有機可乘。如運動神經元病、脊髓空洞症、遺傳性感覺神經痛等神經係統疾病,在目前醫療條件下,都是不治之症,可社會上就有“脊髓空洞症專科醫院”。我的一位患者,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病,上肢不能抬舉,我勸告他中藥、針灸效果不好,不要浪費時間和金錢,他不聽,反而跑到中國看“專家”,針灸、中藥、注射等,花去他幾十萬人民幣,最後人財兩空。有些疾病雖然也是沒有好的方法治療,但它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無很大影響,患者更要麵對現實。如麵神經麻痹後遺症,一般患病半年以後麵癱仍沒有恢複就很難再完全恢複了。可這是關於臉麵的問題,患者會常年奔波於大醫院之間,聽到好方法就去嚐試,最後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無功而反。一些老年病,如老年性關節炎等,想完全治愈,除非把身上的零件全換成新的,這是不可能的,那就承認現實吧!

還有一些患者本身的疾病不是很嚴重,但就是不舒服,天天感覺疾病纏身,常年治療,不見好轉,我會建議患者請忘掉疾病。如神經衰弱、慢性肌肉勞損、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這些疾病,治療後也許會改善,但遇到不利因素,疾病又變回如初。疾病的痛處會在大腦神經中樞有一個反應點,長期的病痛會使這個反應點興奮,因此早晨醒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自己的病痛,長期的病痛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改善這種病痛的方法之一就是轉移對這種病痛的注意力,忘掉它。

看病、就醫確實需要智慧,但長期病痛的朋友把他們的智慧在長期就醫中消磨全無,“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當大家處在長期病痛,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你的醫生朋友,這時候他們一定會幫上這個忙,利用他們的醫學知識,為你出謀劃策。一生中一定要交一個醫生朋友,我認為是有道理的。(請瀏覽 www.drwin.co.nz 閱讀更多醫學文章,黃博士診所 09 5296185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