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孩子教育漫談(2)

(2013-08-07 08:06:37) 下一個

2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看起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我的經驗是要擺正很不容易。孩子小時候,父母處在居高臨下的位置,孩子沒有能力反抗,所以就更需要父母清楚自己在孩子那裏的定位。

父母對孩子影響之巨自不必說。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裏邊除了遺傳,一大部分是由於孩子小時候在父母那裏的常年累月的潛移默化。但是,孩子注定是要與父母雙方都不同的,這在基因中已經決定了。自然界中,隻有低等生物中才會有下一代與上一代的基因完全相同的情形(單性生殖)。在人類中,父母之間的基因越接近,下一代的遺傳疾病就越嚴重。父母的基因差距越大,子代就越有遺傳優勢,而這些優勢既可能來自於父親,也可能來自於母親,還可能不來自於任何一方。所以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保持活力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多樣性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所以,子承父業雖然在父親看來是家族的幸事,但是完全有可能是兒子的不幸事:那可能是孩子被父親給穿上的小鞋。那也幾乎一定是人類的不幸事。生兒子傳宗接代的觀念也是一樣滑稽:每過一代,父親的基因就被稀釋一半。十代過去,祖上的基因就隻剩下千分之一了,雖然聽起來還是一樣的姓。溥儀身上流淌著的基因當中,大概就隻有千分之一是從努爾哈赤那裏來的。從這個角度看,傳宗接代的觀念是個愚昧而自私的泡影,父母養育下一代實在是在為全人類的綿延盡義務。

但是一般父母的傾向總是要把孩子不折不扣地納入他們的框架裏去。不用說,孩子不願意受這樣的製約。他們天生的基因與父母不同,後天聽到看到的東西也與父母當年聽到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所以對事情當然會有不同的判斷。不耐心的父母會為此大發其火,耐心一些的父母則會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使出各種花招讓孩子去做那些父母認為應該做的事。

我覺得父母應該意識到孩子注定要有許多與父母不一樣的地方,也注定要走自己的路。他們不是父母的玩具、不是父母的隨從,也沒有接過父母未盡的接力棒的義務。看到我的孩子們沒有我小時候那種對知識的渴求,隻是喜歡讀小說,我也經常有些沮喪。但是轉念一想,孩子們擁有很多我小時候沒有的素質:他們每天開開心心、在朋友中如魚得水,而我小時候心事重重、不知道如何跟別的孩子相處。何必要求每個人都是書袋子和書呆子呢。父母自以為在給孩子設計遠大前途時,他們怎麽就知道那不是燕雀之誌呢。

但我也不打算完全放手。我還是打算在他們那裏施加我認為必要的影響。事實上,隻要孩子每天在父母周圍打轉,父母根本不可能不對孩子有任何影響,因為俗話說得好: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裏,時間一長就都變成自己的了。

至於言教,我的辦法是以建議的方式提出,尊重孩子的最終決定權。跟孩子在一起,有時候火往上撞、正要劈頭蓋臉發作時,我就想到:如果我的上司說了一樣的不中聽的話,我會不會劈頭蓋臉把上司教訓一通呢?父母總有教訓孩子的衝動,就因為孩子沒有權力。人的第一本能是不尊重弱小者的。來自於等級社會的人就更是如此。我們都知道那種被人堵住了嘴的滋味。我們不喜歡那種滋味,孩子也不喜歡。孩子的嘴被堵得太久,表麵上雖然還懾於父母的強權不會表現出來,但心裏已經是跟父母漸行漸遠了。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日久天長就會尊重父母,也尊重別的孩子,包括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因為孩子弱小而不尊重孩子,孩子就會在父母年老體衰之時不尊重父母。所以言教也是身教。

所以我認為父母對孩子應該有對上司一樣的尊重。如果隻知道尊重強者,不知道尊重弱小者,那麽對強者的尊重實際上就不是尊重,而是諂媚。人都有軟弱的一麵,所以都需要被尊重,包括父母自己。父母自己如何喜歡在職場上受到別人尊重的那種感覺,就該想到受到父母尊重的感覺對孩子如何重要。孩子比成人容易滿足得多:得到一點東西就讓他們很高興。被尊重,孩子就是自信、快樂的。

孩子的決定當然會有很多錯的時候,但隻要不是代價太大的錯誤,父母都應該允許孩子去碰。孩子們小時搶著拿我的一大串鑰匙去開門的時候,隻要時間允許,我都會讓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去試驗。這比玩電子玩具有挑戰多了。成年人也是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錯誤甚至愚蠢的決定。出錯才能知錯,知錯才能成長;永遠不出錯,就永遠長不大。

況且我發現孩子在很多事情上的判斷力非常準確。我的兩個孩子的好幾次轉學的決定都是他們自己做出,我們仔細考慮之後表示支持。他們在新學校的表現也驗證了他們的判斷力。像轉學這樣的事,孩子們是身在其中,他們對事情有沒有可能挽回有切身體驗,所以他們比父母應該有更多的發言權。太自以為是的父母可能就會害了孩子。

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做決定的機會、出錯和糾錯的機會,他們就有機會磨練這些對他們的一生都至關重要的能力。我的母親經常擔心孫輩會受網絡不良內容的影響,我的回答是:對付不良影響的辦法不是堵和藏,而是發展孩子的獨立判斷力。如果成人能判斷是非,為什麽就不相信孩子也能呢?用待君子的方式來帶孩子,帶出來的就是君子。用待小人的方式來帶孩子,帶出來的就是小人。

父母尊重孩子,不等於任由孩子肆無忌憚。在孩子需要學習的所有技能中,數理化音體美都是選修課,但與別人的關係一定是必修課。我想孩子的天性中既有從動物遠祖那裏來的殘忍心,也有愛心。殘忍心在孩子那裏是顯性的,而愛心是隱性的,需要後天的發掘。所以父母一方麵要尊重孩子,另一方麵還應該要求孩子尊重別人,包括父母。我們家四口人,不管有什麽好吃的,兩個孩子每人隻能分到四分之一。這樣養成了習慣,孩子們在有什麽好吃的的時候也會記得給父母留一份。他們這樣做不是因為怕父母,而是因為這讓他們快樂。他們對朋友也是一樣的慷慨。我觀察慷慨的孩子通常都比自私的孩子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