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五)《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1,2)

(2013-05-18 20:45:04) 下一個

1

這第五本書是這個《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係列的最後一本。係列介紹的前四本都是免費得到的:《聖經》是熱心的基督徒朋友送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是免費書車上拿的。《論語》是在網上讀的。The Road Less Traveled是朋友送的。隻有這第五本《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是花錢買的:28元人民幣,在當時約合4美元。大概是2006年前後,在北京五道口閑逛,看到一家“光合作用書房”,覺得名字有趣,便進去。這本書就在店中間顯赫的位置擺著。書的作者是克裏希那穆提 (Jiddu Krishnamurti),看名字是個印度人。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也第一次開始接觸從印度來的思想(除佛教之外)。書的原文是英文,題目為Think on These Things. 中文版的譯者是旅居美國的女作家葉文可。翻譯水平很高。讀了這本書,也記住了光合作用書房的名字。幾年後再回北京,便直奔五道口而去,豈料書房原址已隻剩下灰塵和垃圾了。問旁邊一位中年人,說是已經收不抵支關門了。

克氏的書多為其演講筆錄,包括這一本和我讀過的另外一本On Relationship。克氏試圖傳遞的信息非常簡單:人生的目的就是尋找真理,真理就在每個人自己那裏。這樣簡單的信息,克氏從不到二十歲開始宣講,一直到九十多歲去世。一句簡單的話如何有這麽多可講的內容,我想因為每個人那裏都有一個巨大無比的世界,不管是智者還是淺薄者 淺薄者的心中也有豐富的內容,隻是自己看不見罷了。克氏一生的努力可以說就是為了讓大家看見自己心中豐富的內容。我想,如果請克氏對他的讀者寫一句寄語,他大概會說:你讀拙著的最大收獲將不是了解到我的思想,而是了解到你的思想。

想起一位母親對她兒子上的私立高中的讚譽: “The school brought him out.” 我對這話印象很深:如果一個學校能做的隻是讓孩子發現自己身上已有的潛力,這就夠了。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Scott Pe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中說到education的拉丁文原意就是to bring out。中文裏最接近education這個原意的說法是“啟發式教育”:啟發一詞源自《論語》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的解釋是:“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

既然真理就在各人自己身上,克氏便不去構築任何宏偉的理論框架,而總是從籲請聽眾的自省來開始他的話題。他的書沒有結構,讀時可以從任何一本的任何一頁的任何一句話開始。我把克氏定位為哲學家,因為我覺得哲學就是關於自己的學問,但克氏的著作與常見哲學著作的風格完全不同。克氏總是從身邊小事講起,不斷發問請讀者思考,而並不太關注邏輯的嚴密。他經常提到自由、愛、美、真理、宗教情懷、神等概念,但並不試圖對任何概念給出嚴格的定義。他在書的第三章中說“你能愛才有自由,沒有愛就沒有自由。”但在第十三章中又說“在自由的氣氛中才有愛。”那麽是先有愛還是先有自由呢?以我對克氏的理解,不是他陷入了邏輯的泥潭,而是他知道愛和自由這樣巨大的概念是不可能用邏輯完全說得清楚的。即使可能說得清楚,那也不是普通人能輕易就理解或願意花精力去理解的。

但是,不在邏輯的層麵分辨清楚愛與自由的概念並不妨礙普通人去經曆他們自己的愛與自由。愛與自由屬於每個人,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候有一點愛、在另外一些時候有一點自由。有愛時,人會發現他其實並不需要那麽多的積累就能幸福,這就是因愛而自由;感到自由時,因為不再有貪婪和恐懼,人就開始用愛心來對待他人,這就是因自由而生愛。所以克氏的兩句話都對。如果一個人願意去尋求愛與自由,他擁有的愛與自由就會互相供給養分,同時逐漸生長。

克氏不花大量的精力來討論概念之間的邏輯關聯,因為他不認為有絕對真理,也不認為自己掌握了絕對真理。他更寧願請讀者用自己的經曆來體驗這些概念。當然,克氏的思維風格也與他的東方背景有關:傳統上的西方思想家喜歡步步為營,而東方的同行更重視直覺和體驗。理性是銳利的武器,並且還因步步為營而能不斷擴展疆土,但還是有許多理性不能穿透的東西。隻占人所有意識活動一小部分的理性思維是被汪洋大海般的非理性思維所左右的,關於自己的學問也不是隻用理性就能完全解決的 否則一本小冊子就足以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教化成聖賢了。能親身去體驗愛與自由,是在非理性層麵上理解這兩個概念。這比在理性層麵上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重要多了。

2

對我來說,克氏的書是無法用讀小說一樣的速度來讀的。他不斷發問,促我停下來去搜索自己心中的內容,而回憶和連接起來這些內容經常要花很長時間。比如,在這本《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中,講到自由時,克氏並不首先給出自由的權威定義,而是請大家先看看自己是否擁有自由。我於是放下書,想想自己,然後發現我並沒有多少自由,雖然生活在號稱自由社會的美國。我的情緒依賴於工作是否順利、家庭是否順利、周圍眾人的評價、與別人的比較。我工作的動力依賴於成為某種人物或達到某種生活狀態的夢想。一旦覺得夢想受挫,便情緒低落。有這麽多的依賴,便沒有自由。當然,偶爾也有掙脫這些依賴而經驗自由的時候,那種全身的輕快會讓我無比愉悅。對自己的這些觀察讓我發現人的確沒有很多的自由,即使是對我這樣自認為看重自由的人、即使並沒有別人或什麽政府出來限製個人的自由。但人又不是根本不配擁有自由 人的自由是被自己鎖住的,所以自己其實有打開這鎖的能力。

克氏對自由也有類似的結論,但我的結論不是從權威那裏聽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到的。我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一點真理。這樣的效果就是克氏希望看到的:他希望他的讀者自己去發現真理。他認為人從別人那裏聽來的都是教條,靠自己探索發現的才是真理。

克氏的一個問題讓我有這許多的觀察和發現,這告訴我好書不在於搭建如何宏偉的理論大廈,而在於如何啟發讀者的思想。詩人W.H. Auden關於好書有一句有詩意的話:"真正的書不是給我們讀的,而是讀我們的 (A real book is not one that we read, but one that reads us)."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讀書當然可以用來娛樂和長知識,但讀書最重大的收獲當是自己被觸動、被改變。當然,娛樂的書最容易讀,長知識的書其次,被書觸動和改變是最難的。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麽對我影響最大的五本書中四本是免費得到的,而賣出第五本的書店也後來關門了。聽說光合作用書房還有別的分店在營業,希望他們賣好書的初衷不改,也希望有越來越多願意被書觸動和改變的人來支持他們的生意。當然,希望隻是希望而已。現實是不會一夜之間改變的。如果克氏能聽到賣他的書的書店關門的消息,他一定會說:理解這個事實;觀察你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反應;了解你為什麽會這樣反應。

如果發現了自己的不自由,那如何讓自己自由呢?克氏給出的解決方案同樣很簡單:隻要持續觀察、充分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答案就會自己出現。觀察自己的不自由、觀察自己為自由而做出的各種努力、觀察這些努力帶來的結果、再觀察自己對這些結果的反應。在這樣持續不斷的觀察之中,人就越來越了解自己。對自己了解多了,自己該做什麽當然就看得很清楚了。這就是克氏講的在自己身上發現真理的過程。

把克氏的建議用到自己身上,我在意識到自己不自由、依賴於太多的東西時,就想辦法努力掙脫這些依賴,再觀察這些努力的效果。我發現限製我的自由的並不是物質上的依賴,而是精神上的依賴。比如,我依賴於我的工作來養家糊口,也依賴於我的工作來給我安全感和身份感。給我壓力的不是前一種依賴,而是後一種依賴。這依賴就是一種恐懼。人是可以對付自己的恐懼的。

克氏說:“真正的自由是一種精神狀態,其中沒有恐懼或勉強,沒有求取安全感的衝動。”他認為我們都活在各種各樣的恐懼之中:對父母之命的恐懼、對上司的恐懼、對各種有權力的人的恐懼、對失去已有的財富地位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於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求取安全感。為了求取安全感,我們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著不快樂的生活。我們因此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好奇心,慢慢變得猙獰可怖。

要想過一種沒有恐懼的生活,克氏建議同樣的解決辦法:觀察和了解自己的恐懼。克氏的建議對我大有幫助。意識到恐懼之時也就是開始擺脫恐懼之時。我還是過同樣的日子,做同樣的事,但我的日子可以不在恐懼之下進行了。我在物質上仍然依賴於同樣的東西,但在精神上自由了。

但我也發現恐懼對我的控製是何等根深蒂固 它不斷殺回馬槍把我打敗,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從地上爬起來對付它。恐懼感其實在暗中控製著很多看起來跟恐懼感沒有關係的事。比如,父母對孩子的控製欲經常是出於對孩子將要去闖蕩的那個世界的恐懼、對孩子沒有能力對付各種變數的恐懼、對自己失去操控孩子的權力的恐懼。這些恐懼常常被母愛等美麗的光環嚴嚴實實地掩蓋起來。意識不到這問題的父母培養出的就是生活在恐懼感之中的孩子。

對恐懼感的了解讓我想到我生長於其中的文化。在小學時經常要學到的一句話是“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的民族”。我知道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至於勇敢 我想勇敢的定義就是沒有恐懼吧 我現在的認識是我的民族是個幾千年來一直被恐懼牢牢駕馭的民族。我們的勤勞正是出於恐懼 對做人下人的恐懼 的驅使。“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樣的俗話的背後其實就是恐懼感。因為恐懼,所以我們雖然勤勞但不快樂。一個民族要想開始過沒有恐懼的生活,也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其中的個人開始承認自己民族的恐懼、了解自己民族的恐懼。把自己的懦弱說成是勇敢解決不了問題,把自己民族的懦弱說成是勇敢也解決不了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歡顏展卷林中閑坐 回複 悄悄話 I enjoyed this review.

Krishnamurti is definitely a slow read. You piqued my interest; maybe one day I'll pick up his book again and see if it touches me deeply. If I have to guess now, I'm probably reading him with a too rational mind and can't resonate with him enough.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7grizzly的評論:

no...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wa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translate, which deterred the progress and then it was put aside forever... I did find a version of translation on the web (I personally did not agree with the taste though) and posted below my partial translation.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胡渙的評論:
Great chatting with you! I gave up the hope to communicate these thoughts with a fellow Chinese who would understand a long time ago ;-)

Are you still translating Self-Reliance? I sort of promised my Dad (back in China) to do a translation for him but never got around to it. I think you have been doing a good job.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Other nations might be just as fearful but their religions, opium or not, help.”
Religion's help to relieve fear is also through recognizing, fac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Emerson said that the wise man pray in a storm, not because God will deliver him from the disaster but from fear."
This sentence had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as well.

“a good book makes its reader live more intensely.”
well said. To live intensely is a way to cherish the finite life.
整全的教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胡渙的評論:
在一個真正的教育過程中,學生被改變,老師也被改變。
Nice. So the formal concepts of student and teacher are not really helpful for people searching for tru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central task of education is to implant a will and facility for learning; it should produce not learned but learning people. The truly human society is a learning society, where grandparents,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students together.
—— Eric Hoffer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 我知道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至於勇敢 – 我想勇敢的定義就是沒有恐懼吧 – 我現在的認識是我的民族是個幾千年來一直被恐懼牢牢駕馭的民族。我們的勤勞正是出於恐懼 – 對做人下人的恐懼 – 的驅使。...

Interesting angle. Other nations might be just as fearful but their religions, opium or not, help. Emerson said that the wise man pray in a storm, not because God will deliver him from the disaster but from fear.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7grizzly的評論:
這可能也是一個心性是否相投的問題。Emerson is more of a pacifist, Thoreau is more like a warrior. Emerson seeks harmony while Thoreau delights in conflict (in a “civil” way). 我也是更喜歡Emerson. 但Thoreau似乎在國內擁有更多的讀者。記得海子在山海關拿的其中一本書便是Walden.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胡渙的評論:
> 在一個真正的教育過程中,學生被改變,老師也被改變。
Nice. So the formal concepts of student and teacher are not really helpful for people searching for truth.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7grizzly的評論:
與software programming的類比很有趣。謝謝。

巴西的偉大教育家Paolo Freire認為:教育不隻是傳播信息。在一個真正的教育過程中,學生被改變,老師也被改變。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胡渙的評論:
Same here. Emerson's great. I think in his ``Divinity School Address,'' he said ``If you want to see God. See me. Or see you.'' something like that.

I tried to read Thoreau but gave up every time. I'm only aware of one big idea from him, i.e.,``Civil Disobedience'' which of course has such a great impact on the world.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遠去的時光的評論:
莊子是偉大的,但是克裏希那穆提揭示了更多的細節,所以讓普通人可以理解和行動。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 人生的目的就是尋找真理,真理就在每個人自己那裏。
From the Bible: ``And you wi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7grizzly的評論:
很高興你也喜歡Emerson. 他的Self Reliance, Nature, The American Scholar 和 Thoreau 等文章都是我的最愛。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 這告訴我好書不在於搭建如何宏偉的理論大廈,而在於如何啟發讀者的思想。
Things seem related. In software programming, we have concepts such as mechanism and policy. A good piece of software provides a way to do things, i.e., the mechanism, and reveals what's possible, but does not dictate what to do, i.e., the policy.

As for books, I heard that a good book makes its reader live more intensely. I hope this is one of such.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Sounds like a good book. Amazon reviews reminds me of R. W. Emerson.

Will give it a try after finishing my current reading.
簡丹兒 回複 悄悄話
等續。
遠去的時光 回複 悄悄話 莊子的"吾喪我"與其相比更徹底。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