繚繞的鷹笛

在找到自己的信仰以後,心靈從剛硬到柔軟。做回一個真實,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 會哈哈大笑會悲傷流淚,喜歡品嚐美食,也喜歡欣賞?寫著玩
正文

頂湖人,因為馬龍。

(2005-03-07 16:30:29) 下一個
* “NBA曆史上最偉大的50名球星”之一, * 1996-97, 1998-99賽季“最有價值球員” , * 11次入選NBA“第一陣容” , * 3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 * 13次入選“全明星陣容”, * 1989年與1993年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 , * 2001-02賽季,總得分32919,名列NBA曆史第二位(第一名:賈巴爾,38387) * 連續11個賽季(1987-88 至 1997-98)“賽季得分”超過2000分, * 連續15個賽季賽季平均得分超過20分,僅次於賈巴爾(17個賽季) * 1990年1月27日,在與明尼蘇達狼隊的比賽中,得到職業生涯最高分61分 * 2001-02賽季,總共參加1273場NBA比賽,名列NBA曆史第9名;總出場時間47,503分鍾,名列NBA曆史第4位 * 2000年10月20日,在費城,搶得籃板總數超過鮑勃-佩蒂特(12849),名列NBA曆史第14位;2001-02賽季,籃板總數達13287個 * 作為“夢之隊”成員,奪得1992年和1996年奧運會籃球比賽冠軍 * 22次獲得“本周最佳球員”和7次獲得“本月最佳球員”稱號 在眾多的NBA的球員中,以上任何的一項稱號都可以使一個球員自豪一生。不是嗎,手上已經有三枚冠軍戒指的科比-布萊恩特不還是為一個“最有價值球員”在努力的表現自己嗎? 但這些所有的稱號確是屬於一個球員的,卡爾-馬龍 。 今年41歲的馬龍本來本來已經不用再在球場上拚搏了,名與利對他來說已經夠多了,有幾個人能被稱為“NBA曆史上最偉大的50名球星”之一? 但是在他眾多的title中,在他20年的NBA生涯中,確缺少了一項最重要的一項,一枚總冠軍戒指。是的,哪怕隻有一隻。 第一次注意到馬龍是在96-97爵士與公牛總決賽中,作為飛人喬丹的死忠球迷,在觀看每一場的比賽的時候,在為喬丹喝彩的同時,突然發現馬龍和斯托克頓是那樣值得尊敬。他們沒有因為對方是喬丹而氣餒,妥協,不放棄每一個機會,認真地打好每一場球。喜歡他們兩個,還因為他們不張揚,樸實無華(不知道可不可以這麽說). 所以,當我為率領公牛再一次取得總冠軍興高采烈的時候,看到了奮力拚殺過後的斯托克頓與馬龍落寞的神情,心裏竟然有淡淡的悲哀,誰讓他們和喬丹同處在一個時代呢! 當98-99年度,喬丹退役以後,心中希望兩人所率領的爵士再展雄風,拿下總冠軍。可是,誰又想到造化弄人,爵士竟然從此沉淪下去。以後,每當看到馬龍與斯托克頓在場上分離的拚搏,心裏常常感歎命運的無常。 那一枚小小的戒指,對於一個NBA的球員來說意味著什麽,我不知道。也許,對有些人來說那隻是生命中一段見證。但是,當馬龍選擇以150萬元低薪加盟湖人的時候,我知道對於馬龍來說,這一枚小小的戒指卻一定有不同的含義,與許是他的夢想,也許是他對命運的一項挑戰。 前兩天剛剛知道馬龍的母親半年前去世了,而馬龍決定降價到湖人正是聽從了母親的建議。 也許,隻有母親最知道兒子想要什麽, 或是這隻是母親自己的夢想,。而這一枚小小的戒指已經不隻是馬龍一個人夢想,一個人的挑戰,它還包括了一個母親的期盼。 對於我來說,如果沒有馬龍的出現,無論是支持國王,馬刺,湖人,或是小牛都是一樣的,這些球隊不在我的城市,這些球隊裏沒有向喬丹一樣的英雄。無論誰勝誰輸,我的心理不會有太多的波瀾。甚至我對NBA季後賽的興趣遠不如NCAA的三月瘋,因為再三月瘋裏充滿了挑戰,變數與未知,更加刺激。 自從湖人在2002年第三次奪得總冠軍後,我再也沒有支持過任何一個球隊。而今年,我希望湖人再贏一次,不是因為湖人,是因為馬龍--一個夢想,一個母親在天堂的期盼,一次向命運的挑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