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腔調 - 程乃珊 - zt

(2012-07-21 14:43:04) 下一個

腔調 – zt

-   程乃珊

上海人特別講究腔調,所謂腔調,就是人的言行舉止的總體。“你啥腔調!”在滬語中是很重的貶義,潛台詞就是你的修養太差。“腔調”一詞看似著重外相,其實還是取決內涵。

腔調其實是一種品相,我們常常講的坐相立相包括吃相,甚至麵相,此外還有聲相,都是構成腔調的重要部分。

我們往往偏重人的麵相卻忽略了聲相。所謂聲相就是人的聲音。聲音,其實是人的第二外表,對人一輩子得失關係重大,我們不是常說,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先聲奪人,聲情並茂……上海話“腔調”,腔和調,都與聲音有關係,可見人的聲音對人的整體形象有多重要。

聲音,或者說嗓音,是天生的,有人生來一副毛喉嚨,有人天生聲線細柔婉約……但想深一層,還是與一個人的修養品位有莫大關係。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見到衣著時尚高雅,一開口就貴氣盡失,音色再動聽,但用詞和腔調,猶如潑婦罵街;也有的男士音色洪厚如男中音,卻是腔調傲慢冷漠、一副官腔,更不說那些粗口如標點符號不斷之輩,這樣的聲音出賣了主人的形象。一把動聽的聲音固然與音色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自然不做作,謙和大方,還要吐字清晰,這是表示你的一份誠意,也表現你的自信,青年人麵試見工,你的聲音即你的談吐,尤為重要。這與你普通話發音準否沒有關係,但絕對與你的一份誠懇有關,也表現你的自信。筆者尤聽不得現今青年講上海話,“我(wu)”稱“哦(wo)”,像還有半個音懶得吐出來。何止一個“我”,如今青年人一講上海話,不知是因為發不準音缺乏自信還是真的懶,字與字之間黏糊糊的分也分不開,就像一鍋煮糊了的麵疙瘩,這樣的聲音與上司長輩對話,是十分失禮的。還有種令人受不了的聲音就是“裝嫩”。明明已是三十好幾甚至可能是已屆不惑,還要含著舌頭撮著牙齒扮小女孩!

英國達人蘇珊大媽之所以一炮走紅,就由於她那把真純甜潤的歌聲令人們不再在意她臃腫的身材和平平的長相,被她的聲音所陶醉!無獨有偶,中國達人秀那位如假包換的農民兄弟,一曲美聲“今夜無人入眠”,頓時令人刮目相待。

然,聲音的音質是先天的,我們沒法改變,但聲音的腔調,是後天的。香港女強人陳方安生,因她的笑容十分燦爛,再配一對梨渦,尤如麻將牌“四萬”的“四”,故港人都昵稱她為“四萬口”,其實她的音質又嘎又粗,廣東話稱為“鵝公嗓”,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她的個人魅力。我們常說聲情並茂,與音質是否動聽無太大關係,要緊的是那份情是否真誠。

人的音色各有不同,但很難以“好”或“壞”來裁定,比如上海話中的“豆沙喉嚨”指天生暗啞的聲線,想來總不如圓潤醇厚的有吸引力。四十年代紅歌星白光就是“豆沙喉嚨”唱出自己風格!

聲音是如此重要,令我們不得不注重電話禮儀。不管私人還是企業,光憑電話裏的聲音,對該家庭或企業的文明教養便略知一二了。現今家用電話普及,但電話禮儀仍不普及。電話拎起劈頭劈腦一聲“儂啥人?”,為啥不婉約地:“請問哪位?”,打錯電話一聲對不起也沒有就哢嚓一聲收了線。電話隻聞其聲,不見其人,更是企業或家庭的窗口,電話那把聲音,就是文明教養的測試表。

令聲音漂亮一點的最有效做法就是降低你的音調。多年來的大批判大辯論,國人的嗓門都給扯大了,好像你嗓門一大,理就足了,也不容易被人欺負。

忽然突發奇想,當張愛玲感歎“生活如同一襲華袍,上麵爬滿了虱子”時,不知道是怎樣的一種腔調?

 

原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a21610100mij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