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交淺言深

(2010-11-21 19:34:47) 下一個

交淺言深

交淺言深

在我小時候,我家老太太常常教導我處世待人不要“交淺言深

百度百科的注釋如下:

  【解釋】:交:交情,友誼。跟交情淺的人談心裏話。 後用交淺言深指對沒有深交的人進行深談。

  【出處】:《後漢書·崔駰傳》:駰聞,交淺而言深者,愚也。 【示例】: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交淺言深,君子所戒。小弟乍會之間,~,誠恐見怪。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 歧路燈》七一回:就不妨在世兄前交淺言深

 

此是一解,也是原解。講的是兩人之間的交往和言談。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一種“交淺言深”。這種“交淺言深”如進一步發展可能就是所謂的“肉麻當有趣”了。

顧名思義,交情淺而言談深。則是不妥。是為“失言”。而交深而言淺,亦是不妥,是為“失人”。

我覺得此成語尚有一層衍生義:講的是評論或議論他人、第三者(非當時在場者)。這種境況可能也是很常見的。增廣賢文說的好:“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

試設有甲、乙、丙三者相熟,但彼此並非深交。如甲乙之間評論丙者,往往會陷入“交淺言深”的境地。注意這裏有三對單邊關係,即:甲乙、甲丙,乙丙。從理論上來說,這三對關係是對等的,但是在事實上,這三對關係永遠是不對等的。從交往的時間來講,有長有短;從交往的深度和程度來講,有淺有深,有重有輕,有廣有窄;在交往的數量上來講,有多有少;從交往的質量上來講,有高有低。所以絕對就是不對等的。再說,交往的真知熟識程度未必與交往的長短、多少、重輕、深淺、廣窄成正比。不然的話,也就不會有“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的慨歎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千古絕唱了。

人對另一個人的認識和判斷不僅僅是建立在兩者交往的直接經驗上,同時也建立在與第三者交往的間接經驗上。比如甲對丙的認識不僅僅建立在甲與丙的直接交往當中,而且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乙對丙的評價的影響甚至於左右。當事者是很難或幾乎不可能自覺地將自己的這兩種經驗完全有意識的區分開來,從而形成自己獨立的、客觀的、全麵的認識和評價。除非當事者(甲)自覺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同時自願花時間和精力去努力把認識對方(丙)建立在與丙的直接交往經驗的基礎上。不然甲對丙的認識和評價,隻能是片麵的,也隻能是“交淺言深”。甲如果評論丙,往往片麵的、膚淺的泛泛而論;如若深論,就會帶有很大的主觀猜測和臆斷,實屬“妄加評論”。也就是“交淺言深”。其結果往往是既“失言”(評論不當)又“失人”(不識人)。

人在世上磨,要時時處處做到不“失言”和不“失人”真是很難的。

 

逸寬原創於孑孓盧,傳抄請注明出處。

20101121日星期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廉幽夢 回複 悄悄話 交往的真知熟識程度未必與交往的長短、多少、重輕、深淺、廣窄成正比。zt

有見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