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通過美國電視來了解中國想起

(2008-06-22 21:22:08) 下一個

從通過美國電視來了解中國想起

     曾幾何時,對我們這些洋插隊的尚未海歸的海龜來說,竟到了要從看美國拍攝的有關中國的電視記錄片來了解當今中國了。每次看到電視節目預告有關中國的片子,都會爭取是晚必看,有時甚至會用錄像機把節目錄下來。有時還會打電話通知好朋友們不要錯過了節目。近日看了一部這樣的美國電視記錄片《Young & Restless in China中國的年輕人》:
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youngchina/ 這是我所看到過的美國拍攝的有關中國的電視紀錄片中一部我認為還算比較接近中國社會生活的,較少程式化偏見的片子。

     自九二年以來,我差不多是每年都回國一次,我稱之為“充電”- 心智,親情和友誼的充電。可是說實在話,盡管如此,我對中國社會現狀的了解是越來越少了。

     有時想想自己就很有點像小時候讀過的魯迅筆下的九斤老太,對國內許多事物的看法,認識,還停留在出國前的狀態。我對中國,對上海的認識就有點像電影裏的“定格”鏡頭一樣,定格在出國前的印象裏。雖然每年回去,可每次也總是行色匆匆,少則兩周,多到一月,跑馬觀花,疲於奔命。回國探親主要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見到了不少親朋好友,一一走訪是不可能的,叫上一桌吃頓飯倒還行得通。聊上一頓晚飯的功夫,又能講幾句話呢,更別談能深入了解社會了。有時就幹脆打遊擊了,今天住在張三朋友家裏,明天再搬到李四朋友家住下。這樣的話聊天的時間還多一點。可每每又發現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忙碌,就自己一人是個真正的閑人,無所事事。不免慨歎道:縱然是香茶醇酒,趁興閑聊,海闊天空,可明天總還是那開門七件事。就像過去踏著重載黃魚車(上海地方常見的三輪腳踏車)上橋,一腳不去一腳不來。如不一腳一腳用勁踩蹬,那是上不了橋的。生活又像流水一樣,後浪追著前浪,不可回避,也不容歇腳。看著燈紅酒綠的鬧市,熙熙攘攘的人流,又想到了老夫子的話:逝者如斯夫! 不免喟歎自己已不再屬於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社會。

     既然是像九斤老太,自然就有不少的抱怨。但抱怨也並不都是負麵和消極的。有的卻是一種眷念,一種執著,一種愛戀,一種懷舊情節。可又難免被認為是保守,守舊,頑固不化的象征。比方說,無論是多倫多的國際煙花節,還是達拉斯的一年一度的美國獨立節的煙花,從規模和花色品種上來說,那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小時候在上海過國慶節時看到的煙花。至於那城隍廟的五香豆,稻香村的鴨肫肝,金華火腿,南翔小籠饅頭,也一概沒有過去的好吃了。唯有杏花樓和新雅的廣式月餅,倒還保持了昔日風味。南京西路石門路口的人行天橋曾經是上海市第一座人行天橋。如今早也拆掉了。就連延安東路外灘的人行天橋也不複存在了。

     眼下上海通行的是講普通話。難得聽見地道的上海話。每次朋友見麵,他們都為我居然還能操一口地道的上海話而感到吃驚,說:“你怎麽就一直沒有變呢?”我呢反而暗暗自愧:這叫英語沒學好,倒把個漢語給忘掉了。雙語思維可把人給搞糊塗了-七葷八素,有時對著美國同事講話,句子裏竟會冒出個把漢語詞匯來。而在上海探親時呢,卻會對著上海人講英語。這不早都已名聞遐邇:留學生回國 -- 說話洋氣麽?我不免自問:我真的沒有變麽?

-逸寬原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