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棋先學做人——多倫多國際象棋學校

發布國際象棋訓練內心感受,招生信息,學生介紹;探討國際象棋在教育中的意義,和學習國際象棋的價值觀
個人資料
正文

這樣的教育方法正確嗎?

(2009-01-14 07:58:58) 下一個

我教國際象棋,就用國際象棋來說事。

我有個學生小學低年級,從師於我幾個月而已。其父在國內,他與他母親一起住在多倫多北約克。這樣的家庭結構,在我的學生中多得是。父親隻承擔家庭的經濟收入,在孩子的教育上有“養不教,父之過”的內疚感。而母親,往往隻是一個消費者,扮演者一個孩子的陪伴者。故此,母親往往有用錢的內疚但在孩子的教育開銷上又有“不得不用”的矛盾心理。所以,這種言論就很自然理解了:

“不是他(其兒子)喜歡,我早就不讓他學棋了”

這樣的認識對嗎?

首先,看得出這位母親並不懂國際象棋文化。的確,中國人往往將國際象棋看作和跳棋、鬥獸棋、飛行棋、五子棋同類的board game。是小孩子的玩具,娛樂,順帶能開發他們的智力而已。最多和中國的中國象棋及圍棋檔次差不多的棋類項目。

其實,非也!

從複雜度來講,跳棋、鬥獸棋、飛行棋、五子棋是不能和國際象棋相提並論的,連中國象棋都不行,最多可以把中國象棋作為國際象棋的一個變種。國際象棋的變種還有很多,比如,日本的將棋等等。

雖然圍棋夠複雜,但其地域的局限性,根本無法和chess匹敵。其原因就是背後的文化。國際象棋起始於印度,根植和發展於歐洲。不僅滲入了歐洲宮廷文化,也沁浸了基督的宗教文化。早在17、18世紀,歐洲的封爵製度中,國際象棋成為必考的一門課。

中國人是很難理解在歐洲的鞋店、寵物店、雜貨店到處都有chess作為擺設的現象。

好了,不多分析為什麽中國人不太理解國際象棋。反正,隨著國人跨出國門的增加,遲早有一天會對國際象棋有所感悟。這一點上講,學國際象棋也是學西洋文化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回到這位母親的說法,言語中有“我寵我的兒子,他喜歡我就給他”之音。其實,在國際象棋的學習過程中,其兒子總有一天會遇上挫折,那時,他會象今天暫時的“非常喜歡”一樣,暫時的“非常不喜歡”。按其母的邏輯,“他不喜歡了,我就不讓他學了”。不說寵孩子是不對的,這樣教育子女也是不明智的。假如,我們以孩子的好惡來決策我們家長該給孩子學什麽技能的話,那麽,孩子願意吃零食而不吃飯,孩子貪玩而不做功課,孩子不懂禮貌等等不良習慣是很難讓他自己改變的。

人生的經曆,誰沒有不如意的時候?但我們失意之時,就想放棄,是一種很正常的思維。但是,我們更應該學會,“隻有堅持才能取得最後勝利”的思維方式。

在我看來,學國際象棋不應是以孩子的好惡來決定,應該在全麵了解國際象棋能帶給孩子的好處上去考量,從你家庭的開支能力去度量,權衡之後,一旦決定,持之以恒,不管刮多大風,下多大雪,不將孩子培養成國家大師,絕不收兵。

BTW,在我開博後,有很多在多倫多家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要讓孩子學棋,其實我喜歡不衝動類型的家長,我喜歡真正了解我的家長來和我取得聯係。一句話,你今天能決定,不管刮風下雨,你能讓你孩子從師於我6年,目標成為國家大師,你就聯絡我。不然,你不如潛水再觀望一下,權衡一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