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麽解放軍必須有文藝兵(終於想通了!)

(2009-05-27 07:14:17) 下一個




找到一個老帖子,轉過來。

為什麽解放軍必須有文藝兵(終於想通了!)

不更名

毛主席有一句話(大意):文藝這個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就會去占領。因為人有精神的,精神需要精神食糧,而文藝是精神食糧的一種。

我以前總以為毛主席指的是社會上。雖然軍隊也是社會的一部分,但是總覺得文藝和軍隊搞在一起會向弱的方向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前幾天看到美國駐伊拉克的軍隊允許看<花花公子>又想起曾經看到過鄧麗君慰問國軍的老消息,我才明白毛主席的話也包括軍隊,而且第一個包括的就是軍隊。如果一個軍隊的精神食糧是<花花公子>或過鄧麗君,這個軍隊的戰鬥力是可想而知的。

記得當年旅遊去一個佛教寺院和一個老和尚聊天兒。這個寺院還培養年青的佛教學生。他告訴我他們允許這些學生看電視和電影,但是不許聽音樂。我問他為什麽不許他的學生聽音樂?他說:音樂亂精神!當然啦,佛教音樂是可以聽的。

倒也是,音樂是心聲嘛!

想當年,也就是改革以前,社會上的文藝和軍隊上的文藝差不太多。所以,人們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對於解放軍有文藝兵這個現象的問題。

後來改革了,這社會上的文藝和軍隊上的文藝差的多了。這才有了為什麽解放軍必須有文藝兵這個問題。

特別是改革以後人們的功利概念更強了,這才有了為什麽解放軍必須有文藝兵和文藝將軍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現在社會上的文藝和軍隊上的文藝差的多了。

如果,我們真的到了非要用<花花公子>或鄧麗君來娛樂軍隊的地步,軍隊的戰鬥力就成問題啦。

毛主席還說過“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的話。如果我們比較一下這社會上的文藝和軍隊上的文藝差別就會發現軍隊上的文藝要剛陽的多。

雖然就這麽一點兒想法,寫到這兒我還是為解放軍的文藝水平慶幸,當然也衷心地感謝他們為解放軍的戰士和全中國尚武的人們創造了振奮人心和激勵鬥誌的剛陽文藝。

因為,由於解放軍的文藝戰士的高水平,社會上的、港台和美日的文藝在解放軍中基本沒有市場。(這當然是我猜的,因為我沒有作過任何調查。但是我相信我猜的不錯。)

因此,解放軍的文藝戰士的在和平時期,當然就更包括戰爭時期,對於維護解放軍的戰鬥力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解放軍必須有文藝兵,文藝兵也是戰士,他們是保衛解放軍精神的戰士。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