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女中的男生

三十年來家與國,歲月蹉跎雲煙過。百無一用是書生,坐而論道奈若何?
正文

“願嫁漢家郎”、“團結族”和西藏的穩定發展

(2008-05-09 19:16:32) 下一個

多年前聽蔡琴演唱過一首《願嫁漢家郎》的民歌,非常優美動聽:

彎彎的藤兒喲
爬呀爬在大樹上啊
活潑的魚兒遊呀
遊呀遊在清水塘
美麗的山茶花喲
開呀開在高山上啊
擺夷的姑娘願呀
哎呀願呀願嫁漢家郎
--
白白的臉蛋輕紗裝啊
苗條的身段俏模樣啊
溫柔的時候兒
像啊像月亮喲
熱情的時候兒
像啊像太陽
山上的男人我不愛喲
一心喲隻愛呀
漢呀漢家郎喲
漢家郎

當時是在朋友家聚會聽的這首歌。歌聲剛落,有人即發議論說現在國內很多姑娘一心隻想嫁美國、西歐和日本郎,大概和擺夷姑娘可以有一拚。大家聽了一起大笑,均有同感。

環顧世界各地,在社會、文化、經濟發展處於優勢地位民族的男人一般比較能吸引處於弱勢地位民族的女人。二次大戰後的美國是最明顯的例子。我們看見日本、韓國、越南以及台灣、香港、大陸的女人如過江之鯽似地嫁給美國男人,卻很難得看見美國女人嫁給上述地方的男人的。

和歐美、日本甚至韓國相比較,中國今天仍然未完全擺脫弱勢地位。但是在國內來說,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相對於少數民族卻還是有相對優勢的。包括藏族在內的各少數民族女人願意嫁給漢族男人的一直都是大有人在的。

當年十八軍進藏,大部份的戰士和中下層幹部都是沒有家屬的。幾十年後,西藏就出現了一個自稱為“團結族”的群體:進藏的幹部戰士娶了當地藏族姑娘所生的子女。這些團結族的孩子在家庭教育、個人修養、學習能力方麵明顯不同於其他藏族孩子。在民族認同上,他們一般不認為自己是藏族,但也不完全認為自己是漢族。他們稱自己“團結族”時是帶著一種自豪的。

記得在北京上學時,各大專院校辦了不少“西藏班”,幫助培養各類人才。我們學校西藏班裏就有好幾個“團結族”的姑娘小夥。他們的漢語都非常流利,外表更像漢族人,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玩耍也基本上沒什麽隔閡。相比之下,那些純藏族孩子漢語要差一些,外表膚色更深,交往時心理隔閡也明顯多一點。有一個團結族的姑娘後來還因為愛上了一個漢族同學,戀愛受挫而得了精神病,真是令人惋惜。

西藏的團結族人數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團結族人數越多,“藏毒”的市場就會越小,似乎是不難得出的結論。可惜的是在過去的五十年裏,中央的治藏路線、方針政策和具體措施或出於意識形態考慮、或是出於當政者的短視,數次左搖右擺,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如果能早早地采取各種鼓勵“團結族”的具體有效措施,幾十年下來,西藏的局麵就會比今天有利得多。不過,“亡羊補牢,時猶為晚”,現在我們早一天改弦易轍就能早一天獲得有利局麵。

男女之間戀愛、結婚的事當然不能直接用行政命令來促成。以前那種組織上指定、分配愛人的事兒現在是絕對行不通了。不過,仍然有很多“杠杆”是可以用來間接地鼓勵和促成漢藏之間的通婚的。

首先是大力推行漢語培訓。漢藏男女青年之間的語言障礙必須先清除。應該立即取消給“藏毒”大本營——喇嘛廟“輸血”。省下的錢可以用在對藏族學生的漢語教育上。中央和地方都應該撥出專用的款項來加強對藏族青年的漢語培訓。民間企業和非盈利組織也可以動員起來共同參與(國家可以在稅收上予以回報)。隻要有錢,師資絕對不是問題。內地願意去西藏教漢語的年輕大學生一定會爭到打破頭。同時也可以招收大批藏族男女青年去內地學校學漢語,並教會他們一兩門在當地謀生的實用技術,例如木工、油漆工、修車等等。這樣,會漢語又有謀生手段的藏族青年就會很願意留在內地大、中城市生活,和當地人或者其他地方來的漢族民工結成婚姻關係的機會大大增加。(當然,婦聯和工會組織應該大力促成這樣的機會。)即使沒有和漢族人結婚,長期在內地生活也會大大增加這些人漢化的程度,增加他們對祖國的向心力。或者這些人回到西藏,也會因為會講漢語又有謀生手段而更易於和漢族人友好相處。(像這次 3.14 暴亂中很多打砸搶分子都是既不會講漢語又找不到工作的藏族青年無業遊民,自然心裏充斥著不滿情緒。)

接著就是提供工作機會。從中央到地方的國有企業,每年可以規定一定的名額給會講漢語的藏族青年。也可以通過稅收方麵的調節來鼓勵民營企業多招收會漢語的藏族青年。這樣藏族青年學漢語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全國的大、中型國有、民營企業數以萬計,每個企業如果能招收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藏族青年,達賴和藏青會還可能招到足夠的青年人當“小嘍羅”嗎?

另外,像青藏鐵路和西部地區的其他大型工程,應該盡量在藏區多招一些藏族女青年,從事服務、輔助部門的工作,例如清潔、食堂等。一般這種大型工程工地上工期比較長,女性也比較少,這些藏族女青年成為“香餑餑”的可能性會成倍提高。比如青藏鐵路沿線可以從內地(或高原地區的漢人中)雇用大批男民工從事植樹、種草及路基的維護工作,同時也招收藏族女青年替他們做後勤服務。這樣在工作中就很容易增進了解和感情,談婚論嫁也就順理成章了。

除了教育和工作機會,還可以在工資、計劃生育、住房、稅收等方麵,給漢藏團結家庭予以各種優惠和獎勵。凡是和藏族結婚的漢族人可以發給紮根邊疆獎勵金(如雙方都是漢人而在西藏結婚落戶也可以享受同等待遇)。生孩子也可以不受指標限製(最好是在西藏全麵停止僅對漢人實行生育限製的愚蠢政策)。還有,政府可以興建一些“團結小區”或“團結新村”經濟適用房,優先、優惠售給漢藏團結家庭。當地的婦聯和民政部門在漢藏青年組成團結家庭和生孩子時可以給予一次性的慰問補貼金(數額之大應該足以引起別人的羨慕),因為不同民族背景的雙方組成家庭,養育子女會有更多的困難需要克服因而成本也更高。從幼兒園到中學都可以用同樣的理由對團結族子女予以助學金、生活費等補貼。國家和地方稅收部門更可以以此為理由給團結族家庭按孩子人數以所得稅的減免。大學錄取時也可以因為團結族會漢藏兩種語言為理由而予以特別加分。招工、公務員招聘都可以同樣理由特別加分。

給團結族家庭各種優惠和鼓勵的政策千萬不要讓什麽黨的“理論家”來論證並大張旗鼓地實行。隻要是切實可行的,完全可以由地方各級政府不動聲色地實行即可。實行這些政策措施也完全不必在意西方各國政客和媒體的“鼓噪”,因為不管中國做什麽,它們總是會盡力抹黑的。隻要我們胸有成竹地持之以恒,藏族男女青年學習漢語的熱情會大大高漲,藏族姑娘願嫁漢家郎也會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同時大批藏族小夥子到內地打工、學習也會產生不少團結族家庭。二十年之內,就會有整整一代新的團結族出現在西藏。藏族中支持“藏毒 ” 的本來就是極少數。這樣力量對比一消一漲以後,達賴和藏青會還能有什麽大戲可唱嗎?。

如果中央能同時重新審視對藏傳喇嘛教的政策,出台切實可行的引導、控製措施,那就更好。例如,取消對喇嘛廟的撥款,讓他們自給自養,同時加強稅務審計、監督資金進出;嚴格執行國家教育法,入廟當喇嘛者必須完成中學學業、通過各種考試,包括漢語。對已經通過佛教考試成為喇嘛者要實行度牒製度,由政府主管當局會同各大寺廟住持組成審查委員會定期審查,對參與“藏毒”活動或違反其他佛教戒律的喇嘛可予以警儆處罰甚至追索度牒,取消喇嘛資格,等等。

這次“藏毒”在西方國家的配合下利用奧運會鬧事,表麵上好像聲勢很大。但是隻要我們自己陣腳不亂,全國各族人民一條心,擁護和幫助中央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大力推行有效的對藏方針政策,西方反華政客和“藏毒”的徹底失敗就是指日可待的。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95658411.wm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