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音樂原教旨主義者

(2010-06-20 13:04:21) 下一個
相信世間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也跟普通人一樣吃喝拉撒睡,上班下班,上床下床,他們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大腦裏有個開關,啪啦一聲開了,另外一個寂靜的宇宙就呈現在他們的眼前,啪嗒一聲關了,就又回到了現實當中的那個紛亂的人間,開關的觸發器不是別的,就是音樂。

他們當中有些人穿著色彩鮮豔的襯衫,在酒吧裏興奮地敲著架子鼓,或者喝著啤酒與人高聲談論著音樂,而有些人則低著頭匆匆穿過喧嘩的城市,躲進城市深處一個最最不起眼的房間裏,小心翼翼地鎖好所有的門,關上所有的窗子,再拉上黑色的絲絨窗簾,長出一口氣之後打開價值萬貫的音響。

更多的人表情冷漠,眼神詭秘地飄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當音樂響起的時候正是他們尋找同類的時機,他們相互頷首,微笑,用眼神交流,因為他們懂得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如同相互平行或者錯亂著的封閉管子,各人的思緒隻能在他自己的管子裏流動,別人的進不來,自己的也出不去,知道有人是自己的同類,也和自己一樣,擁有另外一個宇宙就足夠了。

語言是信息交流的手段,音樂也同樣是,別的恐怕還有數字,毫無疑問,這三種中間最準確的當屬數字,然後是語言,最後才輪到音樂,但就表達力的豐富和細膩而言,這個次序恐怕要顛倒過來,就現階段而言,人們無法把自己對某段音樂的感受傳遞給別人使之產生同樣的感覺,也許,將來人類進化能達到這一步,可能性更大的則是發明一種轉換器,先對這種感覺儲存,然後再在另一個人的接收端口釋放,這個構想很拙劣,未來的人們不會那麽傻,他們定會想出更加巧妙的傳遞方式。

豆瓣網上巴赫小組的人數是7527,貝多芬3241,肖邦3774,莫紮特4933,也就是說巴赫大於貝多芬+肖邦,但小於貝多芬+莫紮特,或者肖邦+莫紮特,這個結果有點兒讓我感到意外,因為我感覺從旋律的優美和感情的表達而言,後三位都比巴赫要占優勢,按說流行度不該這麽排列的啊,我承認對巴先生有偏見,因為不懂。

貝多芬的音樂讓我感覺他是個總在自我反省的人,他好像一刻不停地在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為什麽會這樣,這樣是對的嗎,是好的嗎,當然他也有放鬆的時候,但絕不像莫紮特那樣沒心沒肺,莫紮特則是另外一個樣子,他站在雲端之上引吭高歌,不斷地變幻角色,扮演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貴族平民,快樂至極的到悲慟欲絕的,每一個角色他都扮得極好,他也知道他是最好的,所以毫無保留也毫不羞怯地把自己袒露給眾人。肖邦則好似一個躁抑症,別怕,他的人格沒問題,這裏說的是他的音樂,時而激昂,時而陰鬱,激昂的時候好像能把全世界都踩在腳底下,陰鬱的時候則脆弱得吹口氣就倒,他呢,就在這些從激昂到陰鬱的情緒當中跳舞,一會兒把你拉到輝煌的殿堂,一會兒就把你扔進深不可測的幽穀,這之間銜接的天衣無縫,這就是肖邦。

至於巴赫,我說不出來,感覺上他像漂在水麵上的海市蜃樓,或者是在空間跳躍著的一些點線麵體,音樂響起這些幾何形狀逐漸堆砌起一幢宏偉的建築物,音樂停止建築物隨即灰飛煙滅,不留痕跡。

別人是離我幾十或者幾百光年的恒星,而巴赫則是距離幾十億光年的類星體,用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也隻能得到些模糊的影像,對了,這些偉大的音樂家就是我們宇宙當中不滅的恒星,我們這些音樂原教旨主義者站在各自的星球上用光學的,射電的望遠鏡對他們進行觀測,有些人對他們的光譜進行分析研究他們的元素組成,有些則對他們形成的原因感興趣,更多的則可能跟我一樣,迷戀於恒星們傳遞給我們的變幻無窮的美麗光彩和光彩下麵所承載著的信息。

後記:最近在看本書,叫作《天體的音樂》,記錄的是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們試圖把音樂與自然規律聯係起來的努力,叫我看來這努力純屬自作多情兼浪費時間,能夠挨上邊兒的,恐怕也就把音樂家比作天體,聽眾比作沐浴在天體光輝之中的行星還差不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