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不同年齡上daycare的利弊的體會

(2011-06-10 10:08:12) 下一個

來源: tomorrowmama2011-06-09
我從生寶寶以後一直考慮到底什麽時候送daycare。 也請過保姆也讓老人帶過。

前半歲左右的時間,寶寶什麽都不懂,送daycare 也不哭,這關最容易。我們沒這時候送是因為這個時候寶寶愛生病,7個月到1歲是寶寶抵抗力最差的時候。母體帶來的抗體快沒了,自己的免疫係統還沒發育好。我看到朋友的孩子中耳炎化膿,不得不全麻給寶寶插引流管,過幾天又掉了又讓全麻一次。我怕了,沒敢送。另外這時候寶寶如果吃奶費勁的話,daycare 哪有1對1的照顧細心啊。半歲到一歲,有的孩子已經開始有seperation 的焦慮了。

一歲到2歲送,孩子還是不大懂事,但是肯定不願意和媽媽分開,這陣子送的我覺得多少要哭些。看老師,看孩子性格了。很多人是這個階段送的。這個階段孩子之間是不大會一起玩的。基本在daycare 也是各玩各的,但是很高興周圍有其他孩子。孩子之間互相搶東西多過一起玩。

2歲到3歲,孩子能明白不少事了。生活獨立一些的開始吃差不多大人飯了,尿片也可以摘了。開始說些話了。惡了渴了會自己找吃找喝了。也開始和周圍的孩子有更多的interaction. 我們家是選的這個時候送。這個時候送的有些孩子哭的少了,有些孩子哭得更厲害。有點開始不同性格表現分化更明顯。

3歲以後 當時我們家老人堅持想3歲以後送。後來我調查了一下。好象3歲以後或者更大些送的孩子確實哭的少了。通常比2到3歲那段的哭的少。一個原因是真的高興去,畢竟生活上依賴媽媽少很多,另外和別的小孩可以一起玩了,多高興阿。另外一部分小孩好象雖然哭的不多,但是反常的行為確不少,隻不過不是以哭的方式表達。什麽抑鬱,不說話,夜裏做惡夢什麽的。我們家還有一個語言壓力問題,不會說英語。大人都覺得小孩過兩天就會了,是這樣。但是對於那部分內向的孩子,語言壓力還是挺重的一個壓力。好多小孩雖然不哭,但是自信好久才能建立起來。試試想我們剛來美國語言不好的時候跟外國人打交道也是挺費勁的事情。所以我家的決定2歲多送,不等到3歲以後。我家孩子在daycare比在家開心很多。不過在家的時候家裏沒事教她很多認字啊,數數啊,上了daycare 跟著混,我們也沒時間教了,這些比上daycare 之前還退步了好多。不過我家不大重視這些,反正早晚都會。更重視一些無形的對性格影響大的因素,這個肯定上daycare 要好些。

還有就是家裏的老二老三好象容易很多,什麽時候送都沒關係。家裏的老大還是跟老二老三不一樣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