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說愛

(2008-01-05 03:44:42) 下一個

被人愛是幸福的, 哭泣時有人安慰,軟弱時有人摟抱,墮落時有人喝止, 困頓時
有人依靠, 生病時有人送藥, 等等不勝枚舉。愛一個人也是幸福的, 愛那人,
就想為那人付出, 樂其樂, 悲其悲。 在給予中,感受自己被需要, 感受自己的
美麗, 價值,才華,並不斷督促自己提高,這是個讓靈魂充實富裕的過程。愛且同
時被愛著是世上最完美的事。為愛做的努力、 退讓、 妥協、 改變、犧牲其實都是
為了這種完美能長久, 最好是能一直完美下去, 到地老天荒。

可惜, 愛如潮水漲歇。“人生若隻若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愛情的完美往往
隻存在交往的初期。 一曲鳳求凰, 文君夜奔相如, 流傳千古的佳話。然而文君
如此風姿措約、風流卓絕的女子, 在紅顏衰敗時, 也不得不麵對相如那封心懷
二意的家書。尋常男女,要是朝暮相處多年,還能相看兩不厭, 還總想看他/她,
陽光下、月光下、燈光下看,仔仔細細的看,年年月月的看,含情脈脈的看, 看到
那人的樣子就歡喜,不是一件易事。想起一首歌,<<再看一眼>>,歌裏反複唱:我
情願情願再多聽些蜜語甜言 / 我情願情願讓你再騙我一遍又一遍 / 我情願情願你
勉強你自己再看我一眼 。 一方還留戀,低聲下氣的哀求對方再看自己一眼; 而另
一方已愛意闌珊,再多看一眼都是勉強。

現實中, 交往久了, 了解深了,不管是戀人還是夫妻,往往都能挑出一籮筐毛病。
如果雙方都是十分理性的善良的柔順的, 會睜一知眼, 閉一隻眼, 催眠自己繼
續愛下去, 小吵小鬧、磕磕碰碰的愛下去, 寬容、忍讓、悲憫的愛下去,把愛當成
信仰的愛下去,年老、色衰、病殘、甚至生離死別都不可阻擋的愛下去, 如此攜老
終生已是很好。碰到十分感性的任性的倔強的,眼裏揉不進一顆沙子,抱著不成功則
成仁的想法, 苛求愛人的完美, 日子久了可能就會覺得那人不過如此,愛就開始消減。
一旦另一方感受到這方愛的消退,就會有猜疑和怨恨。 漸漸的愛情就成了風雨中飄
搖的危樓, 一點小小的撞擊就可能將它摧毀。

想愛且被愛的長久, 需要難得糊塗。不同於完全糊塗, 這是清醒的糊塗, 糊塗裏
有清醒, 清醒裏有糊塗。 想起前幾天看到一篇寓言, 講一公主, 高度近視時沒
人愛。 找了巫婆施法術, 使她眼睛變得雪亮。去掉眼鏡的公主得到了很多人的愛,
但她卻誰也看不上。 於是又去找巫婆, 這次巫婆讓她眼睛變成100度近視。 結果,
她就找到了她愛也愛她的人。故事的寓意是: 想被愛, 要有一定的美感;想愛,不
能看得太清楚。

在對愛情沒信心時,人往往喜歡反複考驗試探愛人,喜歡不厭其煩的問:你愛我嗎?
這個無論男女都一樣。 那隻是因為內心膽怯怕受傷害,希望在一次次求證中, 知
道自己被誠摯地熱烈地強悍地毋庸置疑地愛著, 覺得這樣才可以安心。 但是, 其實
最能讓自己安心的辦法是不斷提高自己, 比如像寓言裏的公主一樣,除去眼鏡後改
善了自己的容貌, 從而得到很多人的愛。這不是說讓大家都去整容或做LASIK手術,
在現實中, 可以在很多方麵增強美感, 比如 氣質、學識、 品性、修養、廚藝等
等。 人變美了, 變優秀了, 自然不愁沒人愛。 麵對負心人也可以學詩經裏
<<褰裳>>篇中那女子一樣拽拽地說:“子不我思, 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