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種菜記---田園將蕪胡不歸

(2008-04-25 17:45:43) 下一個

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總會勾起在父母家生活時一段美好的記憶。 當年暑假的每天下午,我有個責任就是去菜地裏采摘當天晚飯要用的新鮮蔬果。 暑天的暖陽醺得人昏昏沉沉, 食欲不振。 可到菜地裏,看到未被摘下的茄子、 西紅柿、黃瓜等的瓜皮表麵那層薄薄的絨毛, 聞到采摘時因枝蔓被拉扯而散發出的那股自然的清香,總讓人不禁就精神一振,兩頰生津。

獨自生活後, 很多年沒吃到新鮮采摘的蔬果。美國超市賣的蔬果, 不僅不夠新鮮, 而且為了便於運輸, 一般都是皮厚肉少的品種, 口感味同嚼臘。為了重溫記憶中的美好感受, 待有了自己房子之後, 曾經熱情十足地在後院裏刨地, 換土, 種苗, 澆水, 施肥,嚐試著種各種中國的蔬果。 渴望有一天, 可以對著滿後院的蔬果,同朋友在窗前喝酒閑聊, 感受“開軒麵場圃, 把酒話桑麻”的樂趣。 可惜沒堅持兩年,就慢慢放棄了將後院變成菜園的夢想。懈怠的原因:一是因為當家的五穀不分, 四體不勤, 種豆則草葳豆苗稀, 種瓜則藤蔫瓜果少; 二是因為鬆鼠和鳥兒太多, 總是老實不客氣的分享我們的勞動果實; 三則算算土和水, 投入似乎多於產出, 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熱情。

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心插柳成陰。 好吃的瓜果蔬菜沒種好, 土豆沒有刻意去種它,卻是年年豐收。

後院種土豆純屬偶然。有一年春天,將幾個長了芽的土豆隨意地丟在後院側麵一片尚未開墾的荒地上。 每周草坪上割下來的草也往那裏堆著, 不想沒隔多久,土豆藤拱出草堆,藤蔓日益見長, 很快就鬱鬱蔥蔥蓋滿那一片地。 等到花謝藤枯後, 掀開枯草一看, 下麵一窩一窩像小豬一樣, 發了好多土豆。摘下土豆後,在室外晾上一天,然後分批儲存在冰箱或車庫,吃了很長時間。未收盡的土豆留在草堆裏, 第二年春風吹有生, 又會繼續長。

尤其神奇的是, 有一株土豆, 下麵長的是土豆, 上麵的藤葉卻長的象西紅柿,開的花也是西紅柿的花, 花謝後, 結了一串串像西紅柿的果實。 查了GOOGLE, 發現確有一種西紅柿和土豆的雜交品種,叫POMATO, 它是西紅柿的幼藤嫁接在土豆根上培育出的作物。 而我家後院裏的那株POMATO並沒有經過嫁接, 感覺很怪異, 因而沒敢吃那些西紅柿。

田園將蕪胡不歸,非常喜歡在種菜種花中感受心靈的寧靜平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培香 回複 悄悄話 讀了好幾篇,好文筆!隻是有個疑問,刀客是夫婦合用的ID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