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港報披露中國“空天飛機”, 其外形首度曝光 zt

(2007-12-12 19:07:31) 下一個
港報披露中國“空天飛機”
2007-12-12 11:38:14 中新網

中新社12月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資深航天專家30日接受該報訪問時透露,中國不可能再重蹈美國研發“航天飛機”(又稱穿梭機)之覆轍,已啟動研發第一代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它將是超越美國“航天飛機”水平的航天運輸係統,但尚不能達到“空天飛機”的技術水準。預計中國第一代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可在2020年左右研製成功。同時, 中國科研人員也已有意圖開展空天飛機的研究。

  

中國第一代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外形首度曝光。(香港文匯報圖)

此前有國外分析指出,中國航天運輸係統路徑為飛船(一次使用)——航天飛機(不完全重複使用)——空天飛機(完全重複使用)。接受《文匯報》訪問的專家表示,這種論述並不準確。他指出,目前已經啟動研究、逐步論證的新一代可重複使用運載器盡管和美國的航天飛機在動力性上差不多,但絕不是“中國的航天飛機”,其特點和優點可用“重複、經濟、安全”來概括,不但可以局部或者全部進行回收及重複使用,而且克服了航天飛機在防熱等技術問題未能過關及成本居高不下的重大缺陷。

亦有意研製“空天飛機”

專家強調,新一代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和“空天飛機”也有區別,即必須用火箭進行發射,而“空天飛機”則可以自行起飛。目前中國的科研人員也有啟動空天飛機研製工作的意向。

專家表示,中國研發航天運輸係統選擇的技術道路和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均不相同。俄羅斯重在發展飛船,而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航天飛機作為研發重點,他們的航天飛機係統其實隻有兩樣,即航天飛機機體和固體火箭助推器可重複使用。但美國搞的航天飛機係統複雜、功能複雜、設計複雜,而且包攬許多可以用無人航天器進行的任務,導致維護費用高、容易發生事故等高代價,經濟上很不合理。

  

網絡上一張未經證實的中國空天飛機模型試驗照片,由轟-6掛載正準備起飛

此外,據航天專家的報告,他們提出一種立足於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技術的串聯式兩級入軌重複使用運載器方案。

該方案的主要特點是采用兩級方案,降低了對發動機、材料等技術的指標要求,從而可以立足於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成熟技術,技術基礎較好。這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可重複使用運載器的起步方案。

可批量快速發射衛星

專家並透露,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運輸係統提供了大批量快速發射衛星的手段,作為商用運載器,可顯著提高商業發射的競爭能力。

  

由於這個在轟-6機腹下掛載的物體體積並不大,隻相當於一枚導彈大小,估計是一個縮小比例的模型,用於空氣動力性能之類的試飛,在模型上我們可以看到代表中國的五星紅旗和“神龍”(神龍)字樣,意味著將是一個和“神舟”載人飛船、“神威”高性能計算機、“神光”高能激光等一個級別的國家大科學工程。

專家指出,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運輸係統通過多次重複使用,降低發射費用、提高可靠性、縮短發射周期,采用空中發射、水平起飛等新型發射方式提供強大的機動能力,從而達到快速、機動、可靠、廉價地進入空間的目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