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今晚去聽了一場音樂,但不是巴赫的,而是巴赫的老鄉 享德爾的,後來有人提醒今天是巴赫的生日,德國作曲家巴赫的生曰 (1685年3月21日一1750年7月28日),333歲,如果他活著,其實巴赫還活著,至少他的音樂還在流行,從巴赫音樂中茯得靈感的流行曲都成為流行經典,比如披頭士Beatles 的音樂,還有Procol Harum 的這一首《A Whiter Shade of Pale蒼白淺影》,借鑒了巴赫《G弦上的詠歎調》特別是曲子一開頭,然後打擊樂繼續穩實詠歎著...這首曲子 自己可以反復聽好久,直到聽得發呆胸中有什麽東西沖上來,讓鼻子發酸眼睛濕潤,難道這叫靈魂被觸動? 其實都沒注意他在唱什麽,就是聽中文歌 自己也很少聽歌詞,多是語言之外的東西以超音速的波浪傳遞而來:音樂旋律 節奏,配器,歌者唱腔 吐詞混合形成一道風景,一種巨大的能量在釋放,在爆炸,絢麗多彩。
當年屬前衛的流行樂團采用巴赫音樂基調創作,可以看到巴赫音樂在英國人中還是相對比較"流行"的,反正有巴赫音樂的音樂會總是有一大批忠實者不約而至,不知道是不是巴赫音樂中的對稱對位等傳遞著某種宇宙的元素,時光在可見還不見中閃爍,最後都變蒼白淺影遠影,而音樂再讓時光回身, 最後,自己是被音樂感動, 還是被時光打動, 好像都有……
這支曲子, 從前幾天就在聽, 好像是霍金走後, 自己想聽聽屬於霍金年輕時代的那些歌, 那個時代的口音, 有評論說 《A Whiter Shade of Pale 蒼白淺影》是代表英國60年代年輕人代表作之一: 集體和個人在傳統與反叛中和平反思, 脫殼重生, 每個地域和不同曆史下,有不一樣的60年代, 有不一樣的青春芳華, 但都是個體生命和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每個時代都有可預見和更多的不可預見性, 謎一樣,自己能做的還是珍惜生命和時光, 繼續旅行, 好像在哪有讀到到,我們就是不吃不喝在地球上站著, 每天都在太空的行走多少萬光年, 看日出日落多美的事啊
然後到今天又是巴赫的生日, 那就用 一首非巴赫曲致敬巴赫!致敬時光 !還有那些宇宙奧妙的探索者!
Partita No. 3 E-dur BWV 1006
3rd movement Gavotte en Rondeau
羅馬尼亞電影’橡樹十萬火急‘裏麵, 女小提琴家演奏的曲子(當時男主角去偷鑰匙,按模型)是巴赫的G弦上的詠歎調。
電影’沉默的人‘裏麵蘇聯女間諜小提琴家演奏的是巴赫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