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思想 ~ 七 種基本美德
(2015-01-10 10:54:21)
下一個
"現代美德的問題在於,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關心的是外在的自我,而古典美德為我們內在的自我、為我們的靈魂構成了一個框架。說到美德,舊的方式仍是最佳方式。”
有道德的生活也很有趣
哲學有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美學等多個分支,其中倫理學好像是最好懂、最有趣的,因為它討論的問題每個人多少都有切身體會,小到撒謊是否道德,大到人生的意義是什麽。但有的倫理學研究者說,倫理學比形而上學還難,因我們用簡潔的定義去限製道德生活體驗,它可以用各種方式去複述,某一種說法能夠描述這些體驗某些方麵的重要性,但沒有一種是完整的。
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貝內特1993年出版的《美德書》厚達832頁,但它卻成了暢銷書,有“220萬饑餓的靈魂打開了他們的錢包和頭腦(購買並閱讀該書)”。美國作家、《旗幟周刊》記者喬納森·拉斯特認為,隨著時代的變化,貝內特書中的內容已經變成了曆史遺跡。因此他編著了《七種基本美德》一書,該書的副標題是“18位保守派作家論為何道德生活也會很有趣”。
喬納森·拉斯特
拉斯特在導言中說,現代社會最推崇的七種基本美德是:自由、合宜、進步、平等、本真、健康、不判斷別人。但以它們為基本美德是錯誤的,而且往往會造成荒謬的後果。對於基本美德,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審慎、公正、堅韌、節製、信仰、希望、愛心。現代美德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它們相互矛盾,因為古典美德也是如此。它們也不是錯誤的美德。平等、本真、健康甚至中立隻要適度,它們都很美好。現代美德的問題在於,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關心的是外在的自我,而古典美德為我們內在的自我、為我們的靈魂構成了一個框架。從社會層麵來說,現代美德膚淺的框架不足以構成組織原則。說到美德,舊的方式仍是最佳方式。
何謂美德?哲學家麥金太爾在《追尋美德》一書中說:“美德是這樣一些品質,擁有它們就會使一個人獲得幸福,缺少它們則會妨礙他趨向於這個目的。構成對人而言的善的,是一種處於最佳狀態的、完美的人類生活,諸美德的踐行則是這種生活的必要的、核心的部分,而非為了保證這樣一種生活所采取的純粹準備性的實踐。美德是那些不僅按一定方式行動,而且按一定方式去感受的性格。”美德是我們的內在素質,它們能使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使我們過上完整、充實的生活。所以現代美德是不夠的。成為真實的自己、過著健康的生活顯然隻是次一級的善。做最好的自己、過上最充實的生活也比善心和勇敢重要得多。
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貝內特的著作 《美德書》
七種基本美德中,審慎是唯一跟理智有關的。如今,審慎是人們鄙視的對象,歐魯克說:“世界上最著名的運動鞋公司的口號就是號召人們違背它——Just do it(盡管去做)。”但審慎是首要的美德,所有的事情更審慎地去做都能做得更好。安德魯·弗格森說,缺乏審慎導致一些知識分子變得很愚蠢,比如倫敦經濟學院教授金澤哲。把物理學的方法應用於人類行為,考察人的動機、習慣、道德、情緒、本能的學科被譽為新科學,如社會生物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經濟學、認知社會學、實驗哲學。金澤哲便是新科學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他給《今日心理學》寫過幾年專欄,專欄名字叫“科學的原教旨主義”。2011年他在專欄中說,他可以計算人的身體的誘惑係數,身體誘惑指數的平均值是0,標準差為1。他的結論是不同的種族有著不同的誘惑係數。金澤哲的研究缺少知識、道德和社會方麵的審慎。他未經考察就相信關於人類行為的真理可以用數字來把握。他的方法也有缺陷,他的數據源自匿名的問卷調查對象的主觀排序。他的研究是還原論的,認為身體的誘惑係數完全源自自然選擇帶來的人體構成。“新科學的發現可以分為兩種:要麽真實但微不足道,要麽宏大但不真實。”
新科學的結論往往很可笑,在它們被應用到真實生活中時就不隻是可笑而已了,還會造成浪費。幾年前,歐洲和美國的室內裝飾開始把公司總部和工作場所塗成綠色,因為有研究發現綠色是最有助於創新的顏色。進化論上的解釋是,在史前時期,我們的祖先學會了把綠色跟水、營養、植物和繁衍聯係起來。但一兩年後,其他研究者發現,藍色能使人的創造力翻一番。新的進化論解釋是,我們最聰明的祖先會受到蔚藍的天空和大海的激發。
威廉·貝內特
單一美德的不足
拉斯特說對每一種美德的極端追求都會成為惡。所以哪一種美德本身都不是必定是善的:滿懷希望對人的精神來說很重要,但它本身會變成過度樂觀。善心很崇高,但如果你一無所有還充滿仁愛,你就會容易受騙。好奇也非常好,沒有好奇心我們會仍舊住在山洞裏,用棍子打獵。但好奇心過了頭,不受其他美德的約束,就會讓你過於關心八卦。曆史上充滿因為狂熱追求某一種美德而變成惡魔的人。比如醉心於公正的羅伯斯庇爾。他實行的恐怖統治不是他狂熱追求美德的副產品,正是他的目標,他說:“沒有美德的恐怖是危險的,沒有恐怖的美德是沒有力量的。恐怖不是別的,而是迅速、嚴厲、堅定不移的公正。”
安吉麗娜·朱莉執導的電影《堅不可摧》改編自美國女作家勞拉·希倫布蘭德的暢銷小說。這部小說的主角是“二戰”時期美國飛行員路易·讚佩裏尼,他在執行任務時,戰機不幸墜海,他與兩名同伴在救生筏上漂浮47天後卻被日軍俘虜,在戰俘營中受盡折磨直到戰爭結束。作家勞拉·希倫布蘭德克服了慢性疲勞綜合征,弗蘭納裏·奧康納因為紅斑狼瘡而生命垂危之際,為了在寫作時保持頭腦清醒,她把雙腳泡在冰水裏。尤利西斯·格蘭特跟他的咽喉癌賽跑,抓緊完成他的回憶錄,為了保持頭腦清醒,他拒絕服用止疼藥。但堅韌不一定就是美德。行為科學家有一個術語叫“沉沒成本謬誤”,一旦你對某件事投入了時間和金錢,你就會堅持下去,哪怕再堅持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歐內斯特·沙克頓在遠征南極時,在距離目標不到100英裏時,決定折返。在回去的路上,他在電報中向妻子解釋說:“我想你更喜歡一頭活著的驢子而不是一頭死獅子。”
好奇是不是一種美德?好奇是求知的動力,亞裏士多德說:“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起於對自然萬物的驚異;他們先是驚異於種種迷惑的現象,逐漸積累一點一滴的解釋,對一些較重大的問題,例如日月與星的運行以及宇宙之創生,做成說明。一個有所迷惑與驚異的人,每自愧愚蠢;他們探索哲理隻是為想脫出愚蠢。”但埃德蒙·伯克說:“好奇是我們在人類的頭腦中發現的第一種也是最簡單、最淺薄的情緒。”西方文學中充滿女人的好奇心導致災難的例子,從潘多拉、夏娃到《聖經》中羅得的妻子。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說,有人問一個基督徒,上帝在創造天和地之前在幹什麽,這位基督徒回答說:“他在準備應付那些愛搬弄是非的人。”
沒有人能夠集所有的美德於一身,那麽哪一種美德是最重要的美德?阿奎那說審慎是美德女王,她引導其他各種美德;亞裏士多德認為勇敢是第一美德,它使其他美德成為可能;西塞羅則宣稱:“感激不僅是最偉大的美德,而且是其他美德之母。”它是謙卑和雄心之源,是審慎的中樞,是勇敢的平台,是慈愛的誘因,還是進步的發動機:我們之所以去建造不是因為我們對現實不滿,而是因為我們感激那些建造了現在的世界的人,我們希望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來完善他們的工作。
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