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Henry Bergson 柏格森]《Le rire et l'oubli de soi 論笑》(1927)

(2013-06-05 04:45:58) 下一個


法國現代直覺主義哲學家柏格森著,1900年出版,又名《——論滑稽的意義》,匯集了《由滑稽引起的笑》等三篇論文,主要探討滑稽、笑作為美學範疇的內涵、外延以及喜劇。
《笑的研究》包括泛論滑稽(形式的滑稽、動作的滑稽),滑稽的擴張力,情景的滑稽和語言的滑稽,性格的滑稽等部分。
柏格森認為滑稽貫穿了機械性,是對不自然的、無生命的運動的模仿;滑稽的對象是人的精神、行為和性格;滑稽產生的原因是與社會的格格不入;對於滑稽的反應是笑。
他認為滑稽避免感情的變化,訴諸於純粹智能,“當目前的現實要求有所改變時,他卻去適應已經過去的或想象中的情況”,滑稽的必要條件是外在性,不滲入情感因素。滑稽具有感染性,我們對它的反應是集體的笑。
笑是一種對滑稽的糾正,是“一種社會姿態”,笑產生的三個條件就是“人物的不合社會”、“觀眾的不動感情”、“人物行為的機械性。
柏格森認為笑和喜劇都追求人與社會關係的改善,喜劇因這種社會功利性不等同於超功利性的一般藝術(如悲劇),喜劇不完全屬於“純粹美學的範疇”,即背離了藝術;喜劇又不完全屬於生活,是“介乎藝術與生活之間”的中間物,喜劇致力於刻劃類型。
《笑的研究》一書,探討了“製造滑稽的方法”、滑稽的性質和規定,滑稽的產生、滑稽與笑和喜劇間的關係等問題,對滑稽和笑這一現象作了較深刻的研究。






柏格森
法語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於吸引力,曾獲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

生平

1859年10月18日出生於巴黎,父母是猶太人。早在大學預科學校求學時,他就對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發生興趣;考入高等師範學校後,在同屆學生中間,他顯示出文學與數學上的獨創性和卓越的才能。1888年他在《直覺意識的研究》論文中充分發揮了他的思想。1889年他以文學博士學位畢業於高等師範學校,1900年起被委任為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柏格森於1913年赴英、美講學,並任英國精神學會主席。1919年他返回法國,進入法蘭西語言科學院。此後從事國際事務和政治活動的研究。晚年皈依於羅馬天主教[1]

思想

以“創化論”之說,強調創造與進化並不相斥,因為宇宙是一個“生命衝力”在運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

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的小單位;“綿延”是自由的創造意識,其向上的運動創造精神,也創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進化過程也就是意識的創造過程,而物質則是“綿延”停滯或削弱的結果,“綿延”也是一種心理過程,是離開物質的沒有相對靜止的絕對運動。

他對道德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

哲學思想

柏格森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斯賓諾莎康德的影響。普羅提諾亦對柏格森有所影響。

對柏格森有所影響的,亦包括同時代的不少思想家,例如赫伯特·斯賓塞,威廉·詹姆士, Lachelier, Ravaisson,此外還有科學家,藝術家,神秘主義者。

柏格森哲學的主要概念包括:la durée, l'intuition, l'élan vital,以及les rapports entre l'âme et le corps.

在曆程的實在觀點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亨利·柏格森的哲學主張“綿延”( durée ) 觀念,即變遷的實在。他認為不隻事物的性質會變遷 (藍色的事物變成紅色,年輕的事物變老),生命本身的物質也會變遷;此外,他也認為概念是靜態與片麵的。當我們試著分析事物時,就扭曲並改變了事物;采取某一個觀點,放棄另一個觀點;凍結事物的時間卻未能理解事物的發展,即事物的“生命”。分析必然無法令人滿意,因為事物存在著無限的角度與無盡的片刻。

亨利·柏格森是伯特蘭·羅素邏輯原子論及其分析方法的競爭對手,即使隻是間接對手。不過,與伯特蘭·羅素其他對手不同是,亨利·柏格森不隻是改變了分析方法,還堅持哲學應該完全拒絕分析。他告訴我們,形而上學是“免除特征”的學科,因此,形而上學家處於必須表達“無法表達之物”的困窘立場。此外,亨利·柏格森不隻反對簡單事實、簡單事物與偵暺感官作用的觀念,也反對哲學含有事實、事物與感官作用的觀念。他的基本本體論是變遷本體論,其對象不是事物或事物性質的變遷,而是變遷本身,變遷自成一個整體。

主要作品

《論意識材料的直接來源》1889 《物質與記憶》1896 《笑》1900 《創造進化論》1907 《心力》1919 《綿延與同時性》1922 《論道德與宗教的兩個起源》1932 《思想與運動》1934 《著作集》1959 《雜著集》1972 《講課稿I》1990 《講課稿II》1992 《講課稿III》1995 《講課稿IV》2000 《通信集》2002

作品的中譯

  • 張東蓀/編纂,《創化論》,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0年。
  • 張東蓀/譯,《物質與記憶》,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1921年。
  • 潘梓年/譯,《時間與意誌自由》,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7年、2007年複印本。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譯,《柏格森(1927)》,台北市:九華出版,1981年。
  • 王珍麗等人/譯,《創造進化論》,長沙市:湖南人民,1989年。
  • 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台北市:商鼎發行,1992年。
  • 瞿世英/譯,《柏格森形而上學與進化哲學》,台北市:正文,1993年。
  • 吳士棟/譯,《時間與自由意誌》,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7年、2009年。
  • 蕭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蕭聿/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 樂愛國/譯,《笑與滑稽》,廣州市:廣東人民,2000年。
  • 陳聖生/譯,《生命與記憶:柏格森書信選》,北京市:經濟日報,2001年。
  • 薑誌輝/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
  • 徐繼曾/譯,《笑》,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陽市:貴州人民,2007年。

(wiki)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