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法國人克勞德勳伯格根據法國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改編的同名音樂劇自從1985年上映之後就常演不衰,並且這部音樂劇與他自己的另一部音樂劇《西貢小姐》以及英國人安德魯韋伯的《貓》和《歌劇魅影》並稱為世界四大音樂劇。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
該劇之所以能連演 18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曆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帶他回家》,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 “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藥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曆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悲慘世界》(1980) 本劇以逃亡的冉·阿讓與警探沙威周旋,終其一生逃避追捕迫害的故事為主線。在一個旅店中,冉·阿讓向收養了母親去世後由旅店老板照顧的珂賽特。珂賽特長大後,與當地的學生馬呂斯相愛,而他卻被愛潘妮暗戀著。當時一群理想主義的學生們正為爭取法國底層人民的自由革命而戰。本音樂劇展現了多個人物關係及對人物關係的處理。
雨果的名言“心靈比大海更寬廣”可以理解為對這部小說最好的注解。這也是這部音樂劇得以產生如此巨大影響的最有力的依據之一。在法國作家雨果的創作中,最具影響力的當數膾炙人口的《悲慘世界》。作者以豐厚的人文底蘊,洞悉著人性的全部,懷揣著對愛對美的理解,向人們講述了發生在十九世紀法國動蕩時期的故事。
音樂劇《悲慘世界》,基本延續了影片的敘事結構。戲一開始,因為偷竊了一塊麵包而被判重刑的冉·阿讓,逃到教堂後又偷走了教堂的銀器,然而牧師對他的寬恕讓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蕩。於是愛與美的理想與人性本能之間的衝突形成了強烈的戲劇張力,在寬厚、善良的“逃犯”冉·阿讓與機敏睿智,終其一生也要抓到他的警察沙威之間的關係中,展示了人性的光芒。這本是一個悲劇故事,雨果用雋美的筆調,讓冉·阿讓的形象純真立體透明雄渾起來,因此表現了人性的美麗。
(文字摘自互動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