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John Cage - Water Walk
約翰 · 凱奇(全名 John Milton Cage ),美國人,著名實驗音樂作曲家、作家、視覺藝術家。 1912 年 9 月 5 日出生於洛杉磯。從 1950 年起,他的名聲和影響波及全世界。 1961 年,他的演講、論文集以一個意味深長的書名 —— 《無言》出版問世;從此確立了他作為當代一位主要的音樂理論家和美學思考家的地位。作為 “ 機遇 ” ( chance )音樂的代表性人物,他曾深受遠東哲學、美學、尤其是佛學禪宗和中國《易經》的影響。
早年學習 繪畫,但並不得誌,曾在 Pamona 大學和 UCLA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但未卒業。後輾轉至著名作曲家勳伯格門下學習作曲。凱奇交不起學費,但勳伯格被凱奇欲獻身音樂的蘑菇精神所感動,同意免費為他授課。但凱奇畢竟缺乏一般意義上的專業作曲家所必需的對和聲的感覺,兩年後勳伯格勸他不要再致力於作曲。 40 年代,凱奇在北卡羅來納的黑山學院聽到了日本人鈴木大拙關於佛教和禪學的講課,深受其影響,很快成為禪宗的追隨者。他開始把禪學思想運用在對作曲的新嚐試中,把音樂想象成 “ 無目的的遊戲 ” ,認為生活隻是生活本身,一切都要順其自然,而無須刻意從混沌和偶然中尋找出什麽秩序,由此成為了 “ 偶然音樂 ” 作曲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他可以打破所有傳統作曲技法、所有標準樂器及其標準演奏法為 “ 音樂 ” 所做的既成限定,用一係列連他本人都沒有預料也根本不可能預料得出來的音響效果作為他的作品,給聽眾營造意境並昭示哲理。例如在鋼琴的弦之間夾上異物來創造新的音色,在樂譜中寫明各個演奏員要根據自己當時的感覺來隨意打開或關上收音機,請鋼琴家在台上潑水等等。毫無疑問,這些做法使得凱奇從成名時直到今天,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人。但以他的作品影響之大,也已無愧於被載入 20 世紀的音樂史。 1992 年 8 月 12 日,凱奇在紐約逝世,享年 80 歲。
約翰 · 凱奇一生中最為石破天驚當然也是最著名的音樂作品當屬《 4 分 33 秒 》(首演於 1952 年),該作品為任何種類的樂器以及任何數量的演奏員而作,共三個樂章,總長度 4 分 33 秒,樂譜上沒有任何音符,唯一標明的要求就是 “Tacet” (沉默)。作品的含義是請觀眾認真聆聽當時的寂靜,體會在寂靜之中由偶然所帶來的一切聲音。這也代表了凱奇一個重要的音樂哲學觀點:音樂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聽。
約翰 · 凱奇的其他作品還有《方塔納混合曲》、《玩具鋼琴組曲》、《空洞的話語》等。並出版了《關於無的演講》、《從星期一開始的一年》等很多專著和談話錄。
另外,凱奇也是一個狂熱的業餘的黴菌學家和蘑菇收集者,並加入了紐約黴菌學會。他還創造了一種叫做 Mesostic 的詩歌體裁,讓大寫字母位於句子的正中而不是開頭。
-----------------------------------
約翰 · 凱奇( John Cage , 1912 -- 1992 )是 20 世紀美國著名的 “ 作曲家、 哲學家和音樂作家 ” ,他在美國現代音樂發展史中,處於一個極為重要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約翰 · 凱奇在先鋒藝術領域裏的地位幾乎就是一位領袖或先知。 在美國高度自由的藝術氛圍裏,他窮其畢生精力,以嚴肅的思考、獨特的行為方式去探求音樂的新發展,獲得人們的普遍關注與理解。
約翰 · 凱奇出生於一個英國移民家庭,凱奇家族中有好幾代人都極具發明創造的天份,在凱奇一生的音樂創作中,這種家族遺傳的天份表現得十分顯著。他早年師從亨利 · 考威爾、阿道夫 · 威斯、勳伯格等三人學習作曲,其中勳伯格對他的影
響尤為深遠。由於凱奇對西方傳統作曲技法的不適應,更主要是與助伯格的作曲思 路和方式的截然不同,他前後曆時五年的作曲學習以對師門的全盤背叛而告終。
由於對現有音樂材料產生不滿足感,凱奇從三十年代末開始首先將探索的突破口放在音色和結構上。他通過打擊樂創作,嚐試新的音響組合,同時並對音樂的結 構作了一係列探索,節奏結構 ” 理論就是他在這個時期所提出的。所謂 “ 節奏結構 ” 理論就是將音樂結構建立在時間長度之上的簡單而有效的組織方法,這種節奏 結構理論成為他後來多年創作的主要技術依據之一。凱奇在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有; 為打擊樂而作的《第一結構(金屬)》《第二結構》《第三結構》《風景用愛神》等。這個時期凱奇集音色探索與節奏結構理論之大成的作品是為預製鋼琴而寫的一係列獨奏,這些作品通過對鋼琴的琴弦進行加工處理,在弦中間加入一些諸如釘子、 螺絲、鐵片、毛氈等物,使鋼琴的某些被預製的音接近於打擊樂的音色,取得了令人意外的音樂效果,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作品是《奏鳴曲與前奏曲》。
接下來,凱奇開始了他更為激進的前衛探索 -- 擺脫前一時期對音樂要素諸如音 色和結構進行拓寬的思路,而是直接指向改造音樂概念本身。他在四十年代中後期 接觸並接受了佛教禪宗思想,這種充滿思辯色彩的東方哲學思想在凱奇一生的音樂 創作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凱奇許多音樂思想和實踐的基礎,並且是凱奇背 離傳統音樂道路的主要精神動力之一。他首次提出了 “ 空的節奏結構 ” 概念,就是 在作曲家劃定的時間結構內,任何聲音都可以投入到空的時間框架之中。他在著名 的 “ 關於一無所有的演講 ” 中反複強調撣宗中的 “ 空 ” 、 “ 增懂 ” 的境界: “ 我無話可說但我正說著因此這正是我所需要的詩意 ” 。 基於這些理論,他構想了一部實驗性的作品《 4 分 33 秒》,在音樂史上首次將 “silence (無聲) ” 這個概念在音樂舞台上得以實現。凱奇在這部作品中想要做的就是清空節奏結構,讓它在一無所有的狀態下,坦然地擁抱所有最純粹的、自然 發生的音,在空的結構框架內所有的聲音,包括無聲,都可以成為音樂。
五十年代初,凱奇開始強調聲音的產生是一種偶然的結果,它們之間的聯係不 再是作曲家強加給它們的。由此他開始用偶然的方法來作曲,這個時期的許多作品還運用了圖表形式來創作,也同樣強調了偶然性的 應用,如《變化的音樂》《威廉混合》和係列圖表作品 “ 萬千事物 ” 等。
六十年代,他嚐 試著把生活場景原封不動地搬進藝術。從他作曲生涯中的又一個劃時代作品《 0 分 00 秒》開始,凱奇把創作注意力集中到對行為過程的關注。事實上,《 0 分 00 秒》沒有 作為一個作曲的對象而存在,它完全不是一個樂音的係列或集合,而是作為一個行 為過程,通過表演者的行為 -- 坐在椅子上打字、喝水等一係列行為來構成整部作品。六十年代凱奇作品的性質已經屬於行為藝術的範疇,他在作品中極大限度地將 生活與藝術之間的距離拉近和抹平,在這個階段,他邁出了離傳統的音樂概念最遠的一步,他幾乎完全取消了原來意義上音樂構成的基本因素 —— 樂音,打破了聽音 樂的習慣方式消解了觀眾的審美距離,最大限度地將音樂予以泛化。
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凱奇的創作風格基本上傾向於對傳統音樂因素的靠攏 和回歸。從《廉價模仿》開始,他明顯表現出了對傳統的可參考性的認可: “ 有時 候我們模糊了藝術與生活的區別,有時候我們又試圖去分清它們。我們不能一條腿站立,得用兩條腿站著。 ” 於是他的作品又回到了有樂譜有音高的形式上來。
凱奇是美國人文背景中產生的音樂家,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都帶有典型的美國式特點 —— 開拓、創新和向傳統挑戰。從某種角度說,他開創了一個時代,卻徹底的毀滅了音樂。
(文字來自百度)
[說兩句] 我沒有覺得美國音樂家 約翰 · 凱奇的音樂奇思毀滅了音樂,他身上那種發明創造的天分引他跳出傳統音樂思維,構思音樂空白的音樂讓人反思:音樂是什麽,人類需要的音樂是什麽?是,他時而像一位音樂魔術師,時而像一位音樂調料師, 音樂大廚師, 但他也譜寫了很多優美的曲子, 我聽過他的《dream夢》,《Ocean of sound 海洋之聲》覺得很美啊 , 他的音樂思維和行為也不僅僅是因為美國文化造成的,美國文化讓他的發明天分音樂天賦如魚得水,相對來說,歐洲還是傳統守舊些, 不是說他家族有發明基因嗎, 發明家多是不安分守《紀》(舊)的, 他們超前思維,他們很多時候時活在我們還未到達的那個時代, 發明家是上帝派來的開路者? 偵察兵,發明家的工作不就是為了我們普通人活得更好更舒適貝,對他們隻有感激和理解。
約翰 · 凱奇不僅有稀奇古怪的音樂, 還有更多其他非常優美的音樂,他的音樂有點像個迷宮,很多surprise, 他的四季也很特別, 曾經作過畫家的JohnCage,又那麽酷愛蘑菇,他的人生真不愧有聲有色,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