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馬勒的生平 故事 zt

(2011-06-09 10:16:47) 下一個

在奧地利我是個波西米亞人

在德國人眼中我是個奧地利人

在這世界上我又不可避免地被看作是猶太人

不論哪個地方都勉強收容了我

卻沒有一個地方真正歡迎我

我是一個三重無國籍的人   —— 古斯塔夫·馬勒





   青少年

    家庭背景

    伊赫拉瓦,馬勒長大的地方。

    馬勒的家庭來自波希米亞東部。他的祖母曾經是街頭的賣藝人。在波希米亞(當時奧匈帝國的一部分),馬勒一家屬於一個不太受歡迎的的德語小社群,並且又是該社群中不太受歡迎的猶太人。這影響了古斯塔夫·馬勒未來的無歸屬感。作曲家的父親,伯恩哈德·馬勒(Bernhard Mahler),後來當了酒店老板,家境有所起。他在喀裏斯特買了一座小房子,並在1857年與當地的肥皂加工商的19歲女兒瑪麗·弗蘭克(Marie Frank)結婚。次年,降生一子,但早夭。兩年後的1860年7月7日,次子古斯塔夫出生。

    童年

    1860年12月,伯恩哈德·馬勒攜妻兒搬到了伊赫拉瓦。在那裏相繼有12個孩子降生,但一半都早逝。此時的伊赫拉瓦是個有兩萬餘人口的商鎮,古斯塔夫有機會接觸到民間的音樂,比如街頭的歌謠、舞蹈的曲調、軍樂的小號聲等[6]。這些元素之後都在他的創作中有所體現。

    古斯塔夫4歲時,發現了祖父母的鋼琴,並立刻就開始了學習。他的演奏技術長進很快,在當地小有“神童”的名氣。在10歲時,就在城裏的劇院舉行了公演。盡管古斯塔夫熱愛音樂,他的學校評語稱他經常走神、學業不佳。為了提高其成績,他於1871年被送到布拉格的一所新學校中,但並不快樂,不久後就回到了伊赫拉瓦。

    1874年,他的弟弟久病不治而亡。他試圖在音樂中表達悲傷的情感,並在朋友約瑟夫·斯坦納(Josef Steiner)的幫助下開始創作一部歌劇《士瓦本的厄尼斯特公爵》(德語:Herzog Ernst von Schwaben),以紀念死去的弟弟。該作品如今詞曲均佚。

    學生時代

    1875 年獲準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向茱裏奧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學習鋼琴,隨後又到維也納大學修讀布魯克納講授的課程。他第一次嚐試作曲,是為了參加一場歌劇比賽而寫下悲歎之歌(後來馬勒把這部作品改為合唱曲)。不過他並未成功,於是把注意力轉向指揮。

    指揮家馬勒

    1890年他在巴德哈爾市(Bad Hall) 夏季劇院獲得第一份指揮工作,以後他陸續擔任多家大型歌劇院指揮──1881年在盧布爾雅那,1882年在奧洛穆茨,1884年在卡塞爾,1885年在布拉格,1886年在萊比錫,1891年則在布達佩斯。

    1891年馬勒在漢堡歌劇院首次獲得長期聘任,直到1897年離開。於漢堡歌劇院任職期間,他在史坦因巴赫度過夏天並專心於作曲,這段時間裏馬勒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和“少年魔法號角”。

    作曲家馬勒

    一年之中他花費九個月管理歌劇院,剩下三個月主要待在麥亞尼希作曲;他有一棟小房子位於沃特湖畔,馬勒在此創作了第二號至第八號交響曲。1902 年,與愛爾瑪·辛德勒結婚,育有兩個女兒;長女在1907年過世,同年他被診斷出患有心髒病,還失去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職務──馬勒試著在維也納表演他並未被廣泛接受的作品,卻受到多數反猶太的媒體攻訐抨擊。縱然第四號交響曲曾獲得些許好評,一直到1910年第八號交響曲首演,馬勒才真正在音樂上得到肯定,之後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開演出。

    晚年

    馬勒一直承受著越發嚴厲的反猶太攻擊,直到1907年幾乎已是忍無可忍,同年接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職務,1908年也指揮了一季,卻因為大都會轉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職。隔年又回到紐約擔任新成立的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指揮,大約此時他完成“大地之歌”與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號交響曲。1911年2月最後一次前往美國,此時馬勒的病況嚴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維也納。1911年5月18日,馬勒因鏈球菌感染病逝於奧匈帝國內的維也納,留下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

    1911年5月22日,遵其生前囑咐,馬勒下葬於維也納格林清墓園。愛爾瑪由於身體原因未能出席。葬禮上出現了許多知名人物,包括勳伯格、布魯諾·瓦爾特、Klimt,以及許多重要歐洲歌劇院的代表。勳伯格獻上的花圈上稱他是“神聖的古斯塔夫·馬勒”。《紐約時報》報道了馬勒的死訊,稱之為“當今最為高大的音樂形象之一”,但對其交響作品的評價僅限於長度非凡這一點,並且還將其《第二交響曲》的長度誇大到了“兩小時四十分鍾”,在倫敦,《泰晤士報》稱他“在指揮方麵的造詣,除裏赫特之外,無人能及”,並說其交響曲“無疑是有趣的,有著現代樂隊獨特的豐滿音效,旋律簡樸以至粗俗”,不過表示,現在來評判其價值還為時過早。

  評價

    馬勒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上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他以富有獨創性的指揮風格,成功地指揮演出了莫紮特、貝多芬、瓦格納、威柏、威爾第、斯美塔那、普契尼,柴科夫斯基等音樂大師的作品;他的指揮如實地反映出作曲家的構思,充滿著深厚而熾熱的情感和鮮明的形象性,在指揮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馬勒進行音樂活動的地點主要在維也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維也納,是奧匈帝國反動統治的中心,同時也是一個腐化的享樂中心。麵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維也納的音樂家們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對現狀懷疑、否定、不滿,但卻找不到出路,因而悲觀、失望;另一種是粉飾、肯定現實,竭力地鼓吹享樂、醉生夢死。馬勒采取的是第一種態度。他所創作的九部交響曲和其他聲樂作品,表現出他並沒有和當時的腐朽勢力同流合汙。他在作品中一方麵表現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理想的憧憬,在他的早年的作品中,我們可以聽到優美而富有青春活力的音樂以及對大自然、對人生的讚美;另一方麵,他在作品中又時時流露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嘲諷,在他的音樂中常常出現一些怪誕的形象,痙攣的節奏,尖銳的、喊叫般的音響和不協和的音程等等,反映了他在黑暗現實麵前的痛苦心理;他的作品還常常從哲學、宗教的角度對人生問題進行探索,而最後所得出的結論往往是消極的:人生是虛罔的,人們隻有在天國才能得到安息。這種消極的思想,反映了處在帝國主義時代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世界觀上的局限性。

    馬勒的作品在藝術風格上,繼承了後期浪漫派音樂的傳統, 並極力擴展交響樂的表現力。他充分發揮每件樂器的表現性能, 形成了色彩無比絢麗的配器效果,從極其纖細、清柔的輕奏到濃 重而震撼人心的強奏,中間瞬息萬變、色彩續紛;他追求龐大的 樂隊編製,並根據音樂內容的需要擴展樂曲的結構,以表現樂曲 的豐富內容,但有時卻流於過分龐雜;他繼承貝多芬的傳統,把合唱加入交響樂之中,以充分表現他的音樂中的哲理思想;他還 運用於大量的民間音樂的因素,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聽到波希 未亞民間音樂的音調和奧地利民間舞蹈的節奏,在十九、二十世 紀之交,象馬勒這樣能在創作中緊密與民間音樂聯係的作曲家, 是比較難得的。

    馬勒的交響曲在形式上具有構思宏偉,規模龐大的特點,隻有巨型的交響樂隊才能演奏;在風格上,他力求發展維也納古典交響樂的傳統,作品現象鮮明,題材淵源於維也納民間風格性音樂,而且,除《第一交響曲》外,他的交響曲都加入了人聲合唱,大大豐富了交響樂的表現力,對二十世紀音樂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許多作品體現了他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理解。代表作有交響樂《巨人》、《複活》和《大地之歌》。


http://news.sin80.cn/classic/m/mahler_life.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