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19 1/3 2009
《降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10)完成於 1912年,當時普羅科菲耶夫還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學生。這部協奏曲於1912年8月 7日由作曲者本人主奏鋼琴付諸首演。演出後,雖然毀譽參半,但保守派與激進派圍繞此作而展開的唇槍舌戰,卻使作曲家名聲大噪。 今天回頭來聽普羅科菲耶夫的這部第一協奏曲,其音樂風格似乎也未必有多麽激進。但普氏的個性突現得非常鮮明,他那種生龍活虎、甚至繼騖不馴的音樂姿態,確實令人耳目一新。這是一部單樂章的作品,整體上依然是一個奏鳴曲式的框架,但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就像是中間不間斷的三個樂章。第一部分包括引子及奏鳴曲式的呈示部。在三個莊重的和弦全奏之後,極富青春活力的進行曲般的引子主題由鋼琴與樂隊一起奏出。這個主題是作曲家從他少年時代的一首習作中搬用過來的。此主題在全曲各部分均有貫穿。呈示部的主部主題在寬廣的音域中直上直下跌宕起伏的快速音群,非常動力化。副部主題雖不是長線條的歌唱旋律,但優雅輕鬆,平靜中又蘊含著生氣勃勃的韻律。協奏曲的第二部分可以說是用來取代展開部的一個插部,行板速度,抒情優美,充滿幻想的情趣。鋼琴上強勁的和弦的進人,使音樂呈現高潮,隨後又轉人輕柔,迷人地結束這一段落。第三部分具有德曲的特征,但其音樂素材來自前麵出現過的主要主題,因此實質是一個變化了的再現部。全曲最後以輝煌的序奏主題的全奏告終
普羅科菲耶夫在創作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時候,正值其風格的轉換期:從一個肆無忌憚的天才神童,轉變為一個成熟的藝術家,所以風格不再那樣張揚,而帶上了古典氣質,著名的古典交響曲就作於同一時期。協奏曲三個樂章,頭尾兩個慢樂章,中間一個諧謔曲。普羅科菲耶夫充分利用了弦樂器演奏旋律的特長,兩個慢樂章極為抒情,第一樂章的主題在第三樂章重現,更是突出了兩個慢樂章的聯係。整個協奏曲就像一個整體,第二樂章不過是一個插段而已。事實上,這個協奏曲開始是作為單樂章來構思的。普羅科菲耶夫的天才性質有點接近莫紮特,對他們來說,外部世界永遠是外部世界,而藝術世界有自己的軌道,彼此絕少幹擾。作曲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創作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而你在這部作品中卻聽不到一絲陰雲。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d3bb98ef00c86c6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2OTU5NDE2.html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 (俄文: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1891年4月27日-1953年3月5日),是一位蘇聯作曲家。他曾被授予“斯大林獎”,死後被追授“列寧獎”。
普羅科菲耶夫出生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父親是一個莊園管家,母親會彈鋼琴,他早年就顯示出其音樂才華。4歲時他就跟著母親學習鋼琴,5歲就已開始創作。1902年和1903年普羅科菲耶夫在作曲家格裏埃爾底下接受家庭授課,在接下來的1904年初,老師就介紹他認識了亞曆山大·格拉祖諾夫,後者立刻促成了普羅科菲耶夫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學習。他的老師是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和阿納托利·康斯坦丁諾維奇·列多夫。他在那裏一直學習作曲,對位法,配器,鋼琴和指揮直到1914年。除此之外他還登台演奏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很快就以其精湛的鋼琴技巧贏得名聲。直到1918年他一直留在俄國,不定期旅遊還做過不少演出。
十月革命之後的苦況使得普洛科菲耶夫決定在1918年離開俄國到美國。但在美國他連腳還沒站穩,就出了財政危機,不得不在1920年四月奔波到法國。接下來的幾年,除了1922年/23他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埃塔爾鎮(Ettal)短暫居住外,都留在了巴黎。1923年他與西班牙歌手卡羅林娜·科丁娜結婚,後者藝名為Lina Ljubera。
1927年思鄉之情日上心頭,將他第一次帶還回蘇聯,他在接下幾年來穿梭於巴黎於莫斯科之間。1936年他定居莫斯科。兩年後他最後一次西遊。
在蘇聯普洛科菲耶夫經曆了自己的創作之春,他許多重要的作品就是誕生在這片大地之上。1941年他拋妻棄子,選擇了25歲的女作家米拉·門德爾鬆(Mira Mendelson),兩人於1948年結婚。1945年他倒下了,健康也開始轉壞。1948年他被蘇共指責,犯上了形式主義的錯誤,並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盡管這件事影響了普羅科菲耶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沒有停止過創作。1952年起他獲得了國家津貼。但他在1953年3月5日去世了,正是當日,其苦難大施主約瑟夫·斯大林也同歸天國。這有點諷刺之感,普天同悲斯大林之死,而同日的普羅科菲耶夫死也死在其陰影之下。普羅科菲耶夫的墓,就這樣連花也沒一朵。(以上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