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最後一位投奔自由的前蘇聯小提琴家:Viktoria Mullova

(2009-09-25 10:12:01) 下一個





Viktoria Mullova plays Brahms Concerto I

俄羅斯女小提琴家,就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科崗的學生,1980和1982年先後贏得芬蘭西貝柳斯比賽和柴科夫斯基國際比賽第一名.1983年和指揮家喬達尼亞趁到芬蘭舉行獨奏音樂會之際,到美國使館要求政治避難,後又移居奧地利.穆洛娃的第一張唱片錄於1985年,曲目是西貝柳斯和柴科夫斯基的協奏曲,這以後,她錄製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幾乎張張精彩.她的演奏,洋溢著難得的高貴氣質,節奏、分句、層次,都處理得極為精致,她最有質量的作品是布拉姆斯、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的協奏曲.


50年代末生於前蘇聯,從5歲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曾師從小提琴大師科岡。16歲獲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1981年獲赫爾辛基國際音樂比賽第一名、1982年獲柴科夫斯基音樂比賽第一名,當時一舉囊括如此眾多重要的獎項,無疑展現了她無限光明的前景。

80年代初,穆洛娃離開祖國前往歐美發展。1985年簽約PHILLIPS唱片公司,不久名聲鵲起並相繼錄製了大量唱片。她的首張唱片是由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的柴科夫斯基和西貝柳斯的小提琴協奏曲,該張唱片曾獲得法國唱片大獎。接著是由阿巴多指揮歐洲室內樂團錄製的維瓦爾第《四季》。1988年穆洛娃又與馬裏納指揮的聖馬丁室內樂團合作錄製了帕格尼尼第一、第五小提琴協奏曲,她與這個樂團合作錄製的門德爾鬆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獲得了法國“金音叉”獎。同年她又與普列文指揮的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合作錄製了肖斯塔科維奇第一與普羅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協奏曲,而另一張與鋼琴家卡尼諾合作錄製的斯特拉文斯基、拉威爾、普羅科菲耶夫的三首奏鳴曲的唱片也獲得了“愛迪生錄音獎”。穆洛娃對巴赫的音樂也是情有獨衷,她曾經錄製過巴赫的三首奏鳴曲,最近又錄製了以輕鬆的風格演繹的巴赫小提琴協奏曲。


一般認為穆洛娃不是像穆特那樣激情四射的演奏家,表麵上聽去具有高貴冷豔的氣質,常常藏而不露、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樂曲的風格、樂句、力度、表情等,但仔細聽去,卻讓人可以觸摸到她內心深處不可抑製的激動。冷漠的外表與熾熱的情感不期而遇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穆洛娃與眾不同的演奏特色。穆洛娃的表演曲目從古典到現代十分寬泛,可見她的藝術與技術功底的厚重。

http://bbs.peyin.com/dispbbs.asp?BoardID=139&replyID=10270&id=9859&skin=1


俄羅斯女小提琴家,就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科崗的學生,1980和1982年先後贏得芬蘭西貝柳斯比賽和柴科夫斯基國際比賽第一名。 1983年和指揮家喬達尼亞趁到芬蘭舉行獨奏音樂會之際,到美國使館要求政治避難,後又移居奧地利。穆洛娃的第一張唱片錄於1985年,曲目是西貝柳斯和柴科夫斯基的協奏曲,這以後,她錄製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幾乎張張精彩。她的演奏,洋溢著難得的高貴氣質,節奏、分句、層次,都處理得極為精致,她最有質量的作品是布拉姆斯、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的協奏曲。

http://www.s5461.net/yihai/ystd/xyy/200909/40387.asp

1983年,小提琴家Mullova,偕同鋼琴伴奏男友在芬蘭巡迴演奏,他們為了擺脫KGB的監控,巧妙地把史特拉瓦裏琴留在旅館,然後連夜奔逃到瑞典尋求政治庇護,最後在美國政府的安排下到美國。Mullova是1982年柴可夫斯基大賽的金牌是國家栽培的明日之星,在80年代美蘇冷戰仍尚未結束之際,此舉可謂讓蘇聯顏麵盡失。
Mullova的琴聲冷峻,但技巧犀利、音準好、乾淨俐落,和Kogan的風格有點像
http://www.s5461.net/yihai/ystd/xyy/200909/40387.asp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