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意大利電影《沉淪》(Ossessione)(1943)- Luchino Visconti

(2009-07-31 05:28:07) 下一個

在英國劍橋大學參觀時,在一個古老的學院的圖書館裏,一張古老的桌子上 躺著一個小玻璃櫃,裏麵放著幾部經典電影的DVD,還有Hitchkoch的電影,還有些其它電影,擺在中央的《Ossessione》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畫麵黑白很漂亮,強烈的impact, 另外我也喜歡看經典老電影。
 
 我覺得在網上的那些中文的劇情介紹寫得太刻薄,沒放在這,還是每個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專家的結論不一定總是對的,何況是一部這麽經典電影,還是什麽劇情介紹, 專家結論也別看,自己看了再說, 當然這部片出爐的背景 很不一般。





導演: 盧契諾 維斯康提 (Luchino Visconti)
編劇: Antonio Pietrangeli / Gianni Puccini / 吉斯帕 德 桑蒂斯 (Giuseppe De Santis)
主演: Massimo Girotti / Clara Calamai

製片國家/地區: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59-02-09
又名: 沉淪 / 郵差總按二次鈴


維斯康蒂與《沉淪》(Ossessione)

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參與了The Story of Tosca的劇本寫作,不過並沒有署名,這部意大利電影由德國導演Carl Koch執導,幕後出力的還有維斯康蒂的老師讓·雷諾阿(Jean Renoir)。那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如火如荼,墨索裏尼統治下的意大利夢想著瘋狂擴張,可在北非戰場潰不成軍,進攻希臘也一無所獲。

此時維斯康蒂正渴望著獨立導演一部自己的電影。他和他的朋友Giuseppe De Santis、Pietro Ingrao以及Mario Alicata一起寫了些劇本,其中一個是改編自維爾加的小說,但同當時大多數的劇本一樣,在預審的時候就被審查機構槍斃了。第一頁上用紅墨水醒目地寫著:“強盜片已經夠多了!”

1936年拍A Day in the Country的時候,雷諾阿帶給維斯康蒂最大的一份厚禮是向他提供了後來貫穿一生的創作中最具決定性的推動力,那是一部由打字機打出來的法文版小說——James M. Cain的《郵差總按兩次鈴》(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本來是Julien Duvivier送給雷諾阿的,而雷諾阿自己想過要拍。Duvivier還送了一份給Pierre Chenal,後者根據小說拍出了The Last Turn(1939)。

既然現有題材通不過審查,維斯康蒂於是翻出當初雷諾阿送給他的這本書,在Alicata、Puccini還有De Santis的幫助下,花了一年多時間把劇本寫了出來。片名曾定為Paluda(Marsh),這次算是成功通過了預審,可能是因為這部計劃中的情節劇傳遞了“犯罪並不劃算”的信息罷。

幾個編劇之間對這個故事的理解並不一致,產生了很大分歧,所以《沉淪》中混雜體現了各人不同的思想,哪些才是維斯康蒂的本意至今還有很大爭議。根據Alicata的說法,主要是他和De Santis還有Puccini發展出了劇本中幾乎全部的政治暗示,維斯康蒂去掉了一部分。其他編劇的意圖是要將《沉淪》拍成比較隱晦的政治宣言,而掌舵者維斯康蒂的目標是一部當前社會背景下的情節劇,他對此堅定的決心和貴族出身使得他的同伴們的主意無功而返。

《沉淪》的男主角,維斯康蒂選了Massimo Girotti,在拍The Story of Tosca的時候,他就很喜歡他了。這個選擇又和其他幾個編劇不同,他們中意Andrea Girotti,認為這才是心目中理想的意大利落魄青年。女主角是Clara Calamai,以前多扮演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她看上去要比Girotti要老,實際年齡也是如此。

拍攝開始,人人都知道維斯康蒂做導演不過是個生瓜蛋,但他指揮起大牌明星來卻毫不膽怯。Calamai後來說,維斯康蒂就像一個中世紀的王子揮舞著馬鞭,命令所有人前進。他讓一向端莊文雅的Calamai化裝成蓬頭垢麵的農婦。那時候兩位主角Girotti和Calamai都是意大利影壇冉冉升起的新星,但他們都放下尊貴的架子和陳腔濫調的表揚模式,與導演通力合作,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演繹。令人稱道的是維斯康蒂有能力精確捕捉Cain小說中的嚴酷本質,融入意大利的時代特征。

第一次手執導筒的維斯康蒂在片場獨斷專行,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他牢牢地控製著拍攝主動權,這令劇組成員驚詫不已,第一次就這麽厲害!盡管維斯康蒂在電影這一行沒有什麽正式的教育背景,也談不上經驗豐富,隻是跟著雷諾阿在法國混了幾年而已,但他判斷構圖、機位、鏡頭長短沒有絲毫猶豫,顯得十分的駕輕就熟。他甚至對片場布景都說得頭頭是道——從此這成了他電影中的一大特點。後來伴隨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成長的剪輯師Mario Serandrei對維斯康蒂追求的風格不太理解,把握不好鏡頭長度與節奏的關係,因為那和當時意大利電影的常規大相徑庭,他不知道怎麽剪,維斯康蒂毫不含糊,親自上陣,他以前從沒幹過這個,居然也像模像樣地剪了出來。

在影片拍攝期間,受到的政治壓力愈來愈強。1942年12月,Alicata和Gianni Puccini及他的兄弟Dario被捕。維斯康蒂和整個劇組也被監視,但他們不為所動,並沒有停止工作。1943年5月《沉淪》在墨索裏尼的長子維托裏奧·墨索裏尼舉辦的一個電影節上首映。維斯康蒂期望這次的放映能夠作為一個官方許可,使得他能夠巧妙避開官僚機構的審查。De Santis說,影片在知識分子中取得成功,他們接踵而至,反響熱烈。觀眾們對影片報以熱烈掌聲,但維托裏奧·墨索裏尼咆哮道:“這拍的不是意大利!”

影評人們也多持正麵意見,大多數人都認為影片抓住了意大利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真實。甚至法西斯雜誌Primi piani也不得不承認電影在某些方麵準確再現了國民情緒。至少我們可以認為,Cain小說的意大利化已經取得成功。但小墨索裏尼的不快,顯然預示著這部電影接下來將會遇到麻煩。

在最初放映的幾個城市中,《沉淪》相繼遭到強烈阻撓。法西斯當局拒絕接受影片所描寫的不道德與貧窮。影片的社會現實主義立場,尤其是明顯的悲觀主義情緒,與法西斯宣傳片大肆鼓吹的樂觀精神截然對立。雖然影片沒有被直接封殺,但一些機構仍然以各種借口阻礙發行。有些放映的地方請來當地的大主教對影片進行祝福儀式以洗淨其“汙穢”。

羅馬第一次公開放映《沉淪》得等到1945年5月,之前隻是在1943年6月有過一次小規模的特映,當時還沒開始放,警察就衝進來阻止,並記下了每個觀眾的名字。不久後,法西斯沒收了底片,送到位於威尼斯的一家製片廠,他們將之剪成一個僅40分鍾的“潔本”。後來原始底片鬼使神差地搞丟了,或者幹脆就是被毀掉了。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沉淪》複製自導演自己保存的一個拷貝,維斯康蒂自己說這個版本並不完整,1943年的原版長度在140分鍾,而後來的複製版最長隻有135分鍾。

主要資料來自
Visconti: Explorations of Beauty and Decay
作者:Henry Bacon
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1998年3月28日

http://moviegoer.cinepedia.cn/movieblogs/18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