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轉貼] 電影中的古典音樂

(2008-03-23 11:42:04) 下一個
電影中的古典音樂(上)  

電影被稱做第八藝術,也是綜合性藝術,當然包括音樂的表現方式。要談電影中的古典音樂,就要先了解在電影專業上,音樂應用可以粗分成哪些型態,也就是了解電影音樂的分類。

●電影音樂的分類

若不想牽涉太多電影專業術語,但又想精確了解電影音樂的類型,就必須從兩個向度來看電影音樂:一個從配樂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另一個從配樂搭配劇情的角度來看。

從配樂創作的角度來看,電影音樂可以分成原著音樂及非原著音樂兩大類。

原著音樂,是作曲家專門為電影譜寫的樂曲。像是譚盾為《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寫的那段飛簷走壁鼓樂,或者是丹尼艾夫曼(Danny Elfman)為《蜘蛛人2》(Spider Man 2)所寫的主題音樂。

而非原著音樂,則是將既有的現成作品配在電影上。像是電影《瘋狂喬治王》(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運用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的《水上音樂》(Water Music),或者是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的《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運用馬勒(Gustav Mahler)《第五號交響曲》的慢板樂章。

若換個角度,從配樂搭配劇情方麵來看,電影音樂則可分「Source Music」以及「Score Music」兩大類。

「Source Music」用在劇情中出現真正聲音來源,必須取信於觀眾時,因此主要是寫實之用。例如《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女主角在斷腿的鋼琴上彈奏,就必須真的找首鋼琴曲來配。或者是《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的章魚外星女高音演唱時,就需要一首詠歎調。

而「Score Music」則是指劇情中我們無法找到聲音來源,但卻為了烘托或強化劇情效果而存在,因此多是寫意之用。例如《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中,作曲家約翰貝瑞(John Barry)專為男女主角生離死別所寫的纏綿配樂,或是《麻雀變鳳凰》(Pretty Woman,1990)裏,那首大家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Pretty Woman》。

在電影配樂發展初期,好萊塢製作公司甚至要求,導演一定要在「Score Music」出來時,透過劇情交待清楚音樂來源,也就是說盡量讓它變成「Source Music」,免得觀眾一頭霧水,找不到什麽東西在發出音樂。

這個電影語匯發展初期的怪象,對現在的電影觀眾來說,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當我們眼睛看著《第六感生死戀》(Ghost)屏幕上,女主角黛咪摩爾(Demi Moore)跟男主角派崔克史威茲(Patrick Swayze)兩人相擁拉著陶土,耳朵卻聽著正義兄弟(The Righteous Brothers)演唱的《Unchained Melody》旋律時,絲毫見怪不怪,不會誤以為陶土會唱歌,能夠完全掌握導演想要傳達的情緒效果。

附表:電影音樂四大類實例
第一類原著音樂& Source Music:珍康萍(Jane Campion)執導的《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女主角所彈的曲子,是麥可尼曼(Michael Nyman)專為該片而寫。
第二類原著音樂& Score Music:恐怖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執導的《驚魂記》(Psycho),柏納赫曼(Bernard Herrman)專為該片凶案發生時,寫了充滿驚悚張力的弦樂段落。
第三類非原著音樂& Source Music:史考特希克斯(Scott Hicks)執導的《鋼琴師》(Shine),男主角彈奏的鋼琴協奏曲,並非拉赫曼尼赫夫專為該片所寫。
第四類非原著音樂& Score Music:庫柏利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2001年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航天員在宇宙飛船上配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的音樂。
(注)Source Music指影片中有確實聲音來源(寫實),Score Music指影片中無此聲音來源(寫意)

●電影與古典的纏綿故事

從電影音樂的發展來看,電影與古典音樂的關係其實相當緊密,無論從電影史來談或是從電影內容來談,都有十分纏綿的關係。

盧米埃兄弟(The Lumiere Family)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放映了影史上的第一部商業片,當時還請了鋼琴家在現場演奏通俗小品,為當時「沉默的電影」配上一點氣氛,也讓電影與音樂首度「發生關係」。不過,寫下電影音樂第一頁的人,應算是電影之父葛裏斯(D.W. Griffth)。他在《國家的誕生》(Birth of Nation,1915)一片中,首次與音樂家布瑞爾(Joseph Carl Briel)創作出美國民謠的配樂型態,音樂開始成為電影的重要構成元素。

其實,初期對電影音樂較具貢獻的人是古典音樂家。因為從有聲電影問世到三○年代中,電影音樂是以純音樂的型態來構思創作,因此電影音樂有濃濃的古典味。例如法國作曲家聖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ens),便曾在1908年為電影《謀殺居伊茲公爵》(L'Assassint du Duc de Guise)配上作品128號,有機的把音樂與畫麵整合,深獲好評。

這些訓練有素的古典音樂家,大多數抱著玩票性質從事配樂工作,但也玩出不錯的成績。像是俄國的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與普羅高菲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兩人合作的《恐怖伊凡》(Ivan the Terrible,1945),就十分成功,使得普羅高菲夫成為俄國電影音樂的核心人物。在當時,把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tch Tchaikovsky)、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等人現成的古典樂曲運用在電影,非常普遍。

如果我們從電影內容來看,拿古典音樂當成作曲家傳記電影的配樂,無論對劇情發展或時空背景都更具說服力。較出名的例子就是描寫莫紮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故事的《阿瑪迪斯》(Amadeus),以及講貝多芬愛情故事的《永恒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兩片分別大量采用兩位大作曲家的作品。

我個人看過音樂與劇情「高度整合」的片子,則是英國導演肯羅素(Ken Russell)執導的《馬勒傳》(Mahler)。片中除了極少數的運用華格納(Richard Wagner)音樂外,完全采用馬勒的作品配樂,讓觀眾了解馬勒人格特質之餘,也對他的音樂留下極大的印象。肯羅素愛拍傳記電影,也很懂用作曲家的音樂來配電影,他另外知名的傳記電影是《樂聖柴可夫斯基》(The Music Lovers,1971)。

影史上還有許多知名的作曲家電影,像是美國片《新翠堤春曉》(The Great Waltz),是「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的傳記,片中大量運用《藍色多瑙河》、《春之聲》等圓舞曲。

●作曲家在電影中談情說愛

早期由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飾演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的美國片《愛之歌,1947》(Song of Love,1947),則講她與布拉姆斯的感情。九十年代德國更進一步拍攝舒曼(Robert Schumann)與克拉拉舒曼的愛情故事《春天交響曲》(Spring Symphony,1983)。

說到以作曲家愛情為主軸的電影,還有由休葛蘭(Hugh Grant)與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主演,描述蕭邦(Frederick Chopin)跟喬治桑(George Sand)愛情的《我愛蕭邦》(Impromptu)。以及由德克波加德(Dirk Bogarde)主演的美國片《一曲相思情未了》(Song Without End,1960),將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情故事搬上銀幕。另一部美國片《Richard et Cosima,1986》,則講華格納與李斯特女兒柯西瑪(Cosima)的不倫之愛。這些片子也當然大量運用作曲家作品。

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進一步去找,談「歌曲之王」舒伯特(Franz Schubert)的英國片《Blossom Time,1934》,以及談法國歌劇作曲家比才(Georges Bizet)的
美國片《Bizet's Dream,1995》。

當然,講古典演奏家的故事的電影,也會用上「很重的」古典音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描述澳州鋼琴家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真實故事的電影《鋼琴師》(Shine),完全以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為音樂主軸,造成上映時這首作品的聆聽熱。另外,描述二次大戰波蘭鋼琴家華迪洛史匹曼(Wladyslaw Szpilman)戰後餘生故事的《戰地琴人》(The Pianist),也炒熱了一波蕭邦《夜曲》熱。

同樣的情況還包括,女大提琴家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的故事《無琴荒地有情天》(Hilary and Jackie),重現文藝複興時期閹唱男高音時代的《絕代豔姬》(Farinelli il Castrato),以及描述古大提琴家故事的《世界的每一個早晨》(All Morning of the World),還有《伴奏者》(L'Accompagnatrice)等等。

#2  

電影中的古典音樂(下)

●現代電影對古典音樂的不朽應用

顯而易見,並非隻有跟古典作曲家或演奏家有關的電影,才能運用古典音樂,現代電影早已大量運用古典樂當配樂,其中不乏經典的應用實例。姑且不論是導演或是配樂家的個人偏好,對影迷來說,能將影像與音樂扣緊,讓人牢牢記在心裏的,才能算是經典的電影配樂。

由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與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領銜的《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片中男女主角在非洲草原野餐,留聲機放出莫紮特《豎笛協奏曲》,營造出一幅隻羨鴛鴦不羨仙的場景。另外,克裏斯多福李維(Christopher Reeve)與珍西摩兒(Jane Seymour)主演的《似曾相識》,透過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音樂散發出一股穿越時空、生死相隨的迷離情愫,讓觀眾回味無窮。這兩例是現代電影配上古典音樂的經典模板。

莫紮特音樂出現在電影中的頻率很高,像是《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1977)一片,可以聽到他的《第二十一號交響曲》;《綠卡》(Green Card,1990)中可以聽到《長笛與豎笛協奏曲》;《我的左腳》(My Left Foot)則運用《女人皆如此》的詠歎調;《最後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1993)一片有《費加洛的婚禮》序曲等。

「音樂之父」巴哈以及「樂聖」貝多芬的作品,當然更常被現代電影運用,充滿理性的巴哈音樂常被用在殺手出現的緊張氣氛時,呈現一種大反差的戲劇效果。

例如把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用在電影《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英倫情人》上;把優雅的《G 弦之歌》用在驚悚警世的《火線追緝令》(Seven,1995)上;《第二號英國組曲》用在電影《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1998)。另外在《悲憐上帝的女兒》(Children of a Lesser God)可以聽到《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電影《神通情人夢》(Electric Dreams,1984)可以聽到家喻戶曉的《小步舞曲》。

而貝多芬音樂則會用在英雄片中,或者命運乖離的主角身上。像在《終極警探1》(Die Hard 1)裏頭聽到《合唱交響曲》,在《此情可問天》(Howard Ends)裏頭聽到《命運交響曲》,在《戰栗遊戲》(Misery)中聽見抒情浪漫的《月光奏鳴曲》。

管弦色彩豐富的拉威爾《波麗露》也常被電影運用,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四個猶太家族遭受德軍迫害與劫後餘生的電影《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1981),劇末在凱旋門的那場芭蕾舞演出,絕妙地配上《波麗露》,令影迷血脈奔張,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而《十誡》(The Ten Commandmends)也把《波麗露》拿來當配樂。

●戲劇性強的樂曲最受青睞

充滿戲劇張力與詭異氣氛的舒伯特的《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被用在探討婚外情問題的法國電影《美得過火》(Too Beautiful for You)中,也被用在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跟班金斯利(Ben Kingsley)主演的「死亡處女」(Death and the Maiden)。雖然兩部電影風格迥異,但是卻不約而同選了相同作品。

而管弦色彩豐富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出現在電影《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的情況也令人印象深刻;而電影《狂戀維納斯》(Meeting Venus)則是不斷運用華格納《唐懷瑟》裏頭的《維納斯堡音樂》,營造主角沉溺肉欲的感覺。

歌劇中精采的詠歎調更是電影中的常客,有的看上詠歎調的優美旋律,有的則是想透過詠歎調的歌詞隱喻劇情發展,有的則純粹希望造成觀影者視覺與聽覺有「分道揚鑣」的休息感,就像歌劇中詠歎調一唱起,除了演唱者之外,所有的時空與角色都靜止一樣。

《蒙娜麗莎》(Mona Lisa)一片描述受黑道控製的高級妓女,與接送她的司機之間的愛情故事,片中選用歌劇《蝴蝶夫人》,呼應淒美感傷的結局。改編自小說家亨利詹姆的英國電影《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劇情則描寫一對相互愛慕的男女,因為英國傳統禮教的束縛,險些錯失姻緣,片中運用普契尼歌劇《強尼史基基》裏頭的詠歎調<我親愛的爸爸>,轉述女主角早有所屬的心聲。

此外,電影《麻雀變鳳凰》引用了威爾第歌劇《茶花女》,《華爾街》(The Wall Street)也用了威爾第另一出歌劇《弄臣》,而電影《費城》(Philiphisa)則選用了喬大諾(Gioradano)歌劇《Andrea Chenier》第三幕的精采詠歎調,象征男主角內心的掙紮。

最後我最喜歡的間奏曲,馬斯康尼(Pietro Mascagni)的歌劇《鄉間騎士》間奏曲,弦樂群縝密拉奏配上浪漫合聲,讓音樂充滿戲劇張力。此曲同時被用在勞伯迪尼洛(Robert De Niro)飾演中量級拳王的《狂牛》(Raging Bull),以及幫派電影電影《教父Ⅲ》(The Godfather 3)中,巧的是,兩片同樣是充滿男性陽剛的電影。

●結語

自從奧斯卡1934年增加「最佳音樂獎」,頒給《一夜之緣》(One Night of Love)的同名主題曲後,電影音樂的發展有了正麵積極的效應。其實看電影時,視覺與聽覺的感受,必須並行不悖且相互平衡。德國電影音樂學家漢斯艾斯勒(Hanns Eisler)表示,音樂是影像的解藥,因為觀眾目睹接近真實的影片內容時,如果聽不到相對應的真實聲音,感官上會有不舒服。

因此當觀眾專注在影片內容,交替給他們的耳朵聽到,真實的聲音以及感性的音樂,是觀影情緒的重要調劑。

現代電影高度發展,早已建構一套可供專業電影音樂工作者運作的法則。片商與作曲家簽約,讓他們衣食無缺全心投入配樂工作,透過音樂讓電影語匯更多元更成熟。顯然,在未來的電影裏,音樂扮演的角色隻會越來越吃重,而我們也將有更多機會聽到古典音樂巧妙地「粘上」劇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YZ3 回複 悄悄話 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的歌劇《鄉間騎士》間奏曲----陽光燦爛的日子裏麵也是用的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