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東邪

不拘一格勾刻社會百態,惟妙惟肖素描彩色人生
正文

華人也要學會說“No”

(2007-11-09 02:02:15) 下一個
     華人來到國外,往往會惡補各種禮儀交際之法,生怕做出什麽讓洋人朋友見笑的事來。 這對於來自禮儀之邦的同胞來說,也的確讓人敬佩。然而,學會了謙卑禮讓之餘,也要學會 洋人們如何說"No"。
    學會 英語語言中的no的使用,此乃第一重境界,倒也不難學會。隻要假以時日,潛心領悟,關鍵是改變漢語中的應答習慣。比如,人家問你“你喝不慣咖啡吧?” 如果你喝不慣,漢語應該說:“是的,喝不慣,” 而英語則該說:“不,喝不慣。” 如果你不信這個邪,以下就是你的下場。你來到太陽鏡櫃台前,心想給女朋友買個便宜點的禮物。洋櫃哥抄起一付$1,500紐幣的鏡子:你不想要這付吧?你心想這得刷多少碗呢!嘴上自然地說:"是呀!“ 得 ” 洋櫃哥衝洋櫃妞一努嘴:“ 給大哥包上!”
    工作生活中no的使用才是更高一重的境界。而今我想議論的是,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價值觀的的環境下學會說no.
     相信不少華人對以下的場景並不陌生。 家門被敲開了,來自某教會或某基金會的某位女士以熱情期待的目光注視著你,5塊不嫌少,$100不怕多。打開夾子簿,掏出筆,就等著接錢讓你簽字了。憑著超發揮的英語聽力,配合高度判斷肢體語言,你明白了捐贈的時刻到了。當你的手伸向口袋時,頓悟家境近來拮據,實在無錢捐贈。可是人家多熱情呀,嘰裏咕嚕說了那麽多。終於你的手伸了出去。。。。。。好難啊!        
      君不知,如果你囊中羞澀,實在不必勉為其難。你隻須報以同樣燦爛的笑容說:"sorry,no." 就這麽簡單?!她會怎麽想?她想的也簡單,你捐了證明你有這個能力,你沒捐證明你沒這個能力。難道不是麽?他們不會認為你捐的5塊錢是你孩子的下午茶省出來的。也不會認為你沒捐就是沒有愛心。套一句洋人常說的話,Take it easy!放輕鬆或看開點!如果你不信這個邪,你會發現這個日子怎麽這麽難熬。。。。。。聽,有人敲門。
       其實那也就是個基本境界而已。這不,老板找你談話,要求你做一些別人不願做的事。每次你都勉為其難。你心裏想人家洋老板這麽和藹地說,怎麽好推掉呢?可又很鬱悶。 君不知,隻要你確不想做,也有理由不做,你完全可以爽快地說:“No,sorry, 明兒得陪女朋友看電影。“你老板肯定會痛快地說,沒關係,Enjoy yourselves!這麽簡單?對,就這麽簡單。他怎麽想?他想,你接受任務證明你能做,甚至你願意做。反之亦然,人之常情。
      當你說No的功力達到這個火候時,你就會覺得在異國他鄉生活工作也蠻滋潤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