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個女人究竟要花多少錢?(圖)

(2008-10-04 12:43:19) 下一個
奧斯卡·王爾德說:“量入為出的人是最缺乏想象力的。”這話放在朱迪思·萊文(Judith Levine)身上可不太公平。

  最近,美國作家朱迪思·萊文的新著《不買東西》(Not Buying It)在英國出版,有趣的是,這本書受到職業女性的強烈關注。今年50歲的萊文還是位社會觀察家,她在2004年的整整一年中除了必需的支出,如貸款、水電氣、食品、網絡、洗滌用品、衛生紙等等,幾乎沒有別的消費。《不買東西》記錄了她的這段體驗。 
起因是這樣的:2003年聖誕節,萊文購物刷Visa卡到了最高透支額度,於是轉而用另一張卡,瘋狂購物。那時的紐約人,被市長朱利安尼鼓舞著。“9·11”後,朱利安尼號召大家消費,“要表現出無畏精神,那麽就上餐館去吧,到商店去吧”,把消費和愛國行為畫上了等號。一天晚上,萊文購物回家,東西掉進了街角一個泥水坑,她在冰冷的水中摸索的時候想,這就是自由?這就是民主政治?回到家,她繼續思考消費之於經濟、環境、社會、個人的真正意義,決定2004年全年不買東西,看看生活會有什麽變化。
一年不購物,並不是萊文故作清高、超越了消費至上主義,或者認為消費是七宗罪之一。她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種美國人,隻會提著巨大購物袋往嘴裏塞甜甜圈。她不吃垃圾食品,沒有大號的體型,冰箱裏的食物不多,不開霸道耗油的SUV汽車,但也不是《超大號的我》的導演邁克爾·摩爾那種憤青。她說自己不是個物質欲望強烈的人,比如她並不會買很多衣服,但會買很貴的衣服。停止買東西後,她想,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出於情感、精神、審美等需求,把手伸向了錢包。“現代社會的溝通方式,除消費之外別無其他。世上沒有哪一種文明不和商品交換、商業粘合在一起。

  萊文觀察朋友的購物反應,發現如果有人不購物,他仿佛進入了真空狀態,立刻要用東西填滿它。購物和戲劇、舞蹈一樣,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可以治療空虛、厭世,因為它消磨了閑散的時間。沒有它,生活變得很蒼白。“消費是一種‘希望訓練’,希望有更多快樂,更多美麗,更多樂趣,更高的地位。”但是,這些都是暫時的,購物並不能帶給你真正的幸福和滿足。萊文很清楚這一點,但也無法抵製住塞壬歌聲的誘惑。堅持了半年後,冷靜、理性的她也忍不住哭了。那是在一家二手商品店,為買不買10美元的東西,她思想鬥爭了半天。
2004年聖誕節那天,萊文清查了一年的賬目,並和2003年的支出做了比較。她發現,如貸款、水電氣、健康保險等等基本花費用掉了總收入的3/4。她的年收入在4萬~4.5萬美元。其餘的1/4收入可以任意支出。相比2003年,2004年的這筆開銷書籍省了1300美元,衣服省了1500美元,沒有看過戲,沒有外出吃過飯,一年共節省8000美元。
每一個聽說她一年沒有購物的人都會問她,你一定節省了很多錢。萊文回答,省錢不是目的,她隻是去除了對購物的恐懼。不過,一年節省8000美元的事實,讓萊文大為吃驚:她花掉的絕大多數錢隻是維持必要的生活,“人人都是消費者。如果說這一年讓我明白了什麽,那就是,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2004年11月,她和同居13年的男友保羅清算他們的淨資產,一個農場和紐約的一套公寓,如果賣掉它們套現,他們立刻就是百萬富翁。但沒有了房子,隻能住在車裏。無家可歸的百萬富翁,多麽可笑。他們陷入了迷茫,資產的意義何在?如果把錢都放在了固定資產上,可自由支配的錢又少了,一年省下的8000美元又有什麽意義呢? 
年輕女人需要花多少錢?
這本書之所以引起英國女性的共鳴,是因為她們無奈地發現,辛苦上學、上班,不過是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和萊文的狀況一樣。
有年輕女白領一筆一筆記下每天花掉的錢,從交通費、中午的三明治到下班路上拐進酒館要的一杯酒,賬無巨細一一記下。月末最後一天算賬,直抽冷氣:既沒有在奢華的哈維·尼柯爾斯商店買名牌、到美容院做護理,也沒有去米其林三星的餐館吃大餐、享受奢侈的海外假期,一個月的薪水怎麽花得精光,信用卡上還欠了若幹銀兩?再看支出的明細,最大的一筆開銷不過是手機話費,為什麽還超支了呢? 

  據調查,21~25歲的英國女性80%花得比掙得多,46%的人信用卡透支,平均負債3830英鎊;幾乎一半的女性在發薪前當上月光美人,隻有21%的被調查女性說自己有儲蓄的習慣,14%的人意識到為了還貸款應該節省開支。由於社會普遍認為消費是不良行為,因此,媒體對能花錢的年輕女人沒好話,譴責她們生活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買東西、花錢;批評她們的價值觀:我能掙就能花,旁人管得著嗎?實際上,很多人並不是腳穿馬諾洛高跟鞋、拿瑪伯利手袋的物質女郎。
調查發現,越是受過良好教育、越聰明的女人財政赤字越大。一位女專欄作家說,之所以選擇上大學,就是因為教育能夠保證未來的生活質量。沒想到,畢業典禮結束後,眼前的路不是金光大道,反倒引向學生貸款、日常生活費用、各種債務的泥潭。英國大學畢業生平均每人有學生貸款1.3萬英鎊,他們平均年收入為18197英鎊,扣掉22%的所得稅每月收入1166英鎊。生活在能提供工作機會的中心城市,一個月至少需要300英鎊的房租,還是與他人合租的。刨去必需的開銷,有的人一個月隻剩下100英鎊,還要用於上下班交通。就算不買任何奢侈品,也注定要破產,再談未來的經濟規劃豈不是笑話?據英國官方大學畢業生就業支持服務機構的數據,2004年畢業的大學生,隻有60%在離校6個月內找到了需要大學學曆的工作,意味著40%的人隻能幹收入僅夠維持生活的工作,如餐館服務生,酒館招待。
女人而不是男人背上“敗家”的名譽,首先她們的收入比男同事低。據均等機會委員會的調查,職業女性平均收入比男人少12%,年齡越大收入差距就越大。相對於收入而言,女性的生活更為昂貴。除了女人要為化妝品花掉一大筆錢,服裝,也是必須的。所有的職場專家都說,職業裝是投資,你應該為你想要的工作穿衣,而不是為已有的工作穿。聰明又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對高尚生活尤其充滿熱望。她們喜歡城市生活,不願讓20歲的青春出現空白和遺憾。高尚生活並非他人指責的那樣,是穿著克洛伊時裝上班,在高級酒吧幹完水晶香檳一扭頭就上巴黎度周末。而是舒適、獨立、有適當社交活動,偶爾會有驚喜的生活。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充滿幻想和希望”,理財專家卡羅琳·安斯蒂說。她是一家名為“基礎”的理財公司的合夥人,這家公司的合夥人全部為女性。“年輕女人比她們父母在同一年齡時對生活的要求高。她們對父母提供的生活方式已經習以為常,當她們開始掙錢後,自然而然地希望這種生活水準能夠持續下去。”女性收入低,結婚遲(意味著在沒有遇見金龜婿之前,隻能靠自己的收入打點生活中的一切),生活成本提高,房價上漲的種種現實,讓她們隻能借錢。信用卡的高利息和銀行高額貸款意味著儲蓄很難,她們更擔心借不來錢而不是透支。
像萊文一樣不消費,年底往銀行戶頭裏存入區區一兩千英鎊,生活的意義僅在於此嗎?她們隻能抱怨自己生在了“缺乏文化”盛行的時代。“缺乏文化”是萊文的好友,文化評論家埃倫·威利斯提出來的。她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掙錢和花費就是一切。我們沒錢看病,沒錢養老,沒有閑暇,負擔不起生活空間;為必需的住房掙紮,卻很容易用無息貸款換一輛新淩誌車。這樣的社會,隻會鼓勵你買想要的,誰讓你買不起所需要的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emi 回複 悄悄話 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