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人民銀行10日發布《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007-05-12 12:30:37) 下一個

2007年第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勢頭,消費增長進一步加快,農業生產形勢平穩,經濟效益繼續提高,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有所上升。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7%。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貨幣政策調控的預見性,及時采取一係列綜合措施加大金融宏觀調控力度,維護總
量平衡。搭配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等對衝工具,大力回收銀行體係過剩流動性,2007年以來四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共2個百分點。發揮利率杠杆作用,再次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引導信貸結構優化,穩步推進金融企業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改進外匯管理。
金融運行總體平穩。在宏觀調控各項措施的作用下,貨幣、信貸增長出現放緩跡象,但總體看依然偏快。截至2007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7.3%,增速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但比上年末加快0.4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貸款增長較快,3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4.0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7342元,比上年末升值745個基點。
總體看,當前經濟增長動力強勁,在國際經濟環境總體依然有利,國內居民收入、企業利潤、財政收入改善的大背景下,國民經濟將繼續較快發展。但也要注意到當前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增長速度偏快的趨勢有所加劇,固定資產投資存在反彈壓力,貿易順差繼續增加,流動性依然偏多,而在此背後潛藏的是更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問題。此外,經濟增長的環境、資源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也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構成製約。下一步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避免出現大的起落,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改進金融宏觀調控,提高貨幣政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流動性管理,搭配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方式回收流動性,協調運用好多種流動性管理工具,保持對衝力度,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維護總量平衡。加強人民幣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係建設,進一步增強價格杠杆的調控作用。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繼續推進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繼續推進外匯管理體製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多渠道的對外投資體係,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外匯儲備管理模式,提高儲備經營管理水平。著力優化信貸結構,繼續加強對三農、消費、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以及就業、助學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嚴格控製對高耗能、高汙染產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統籌協調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規模與結構,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貿易順差繼續在增加 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
央行十日發布二00七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強勁,但也要注意到當前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下一步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避免出現大的起落。  
央行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經濟增長速度偏快的趨勢有所加劇,固定資產投資存在反彈壓力,貿易順差繼續增加,流動性依然偏多,而在此背後潛藏的是更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問題。此外,經濟增長的環境、資源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也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構成製約。
談及下一階段政策思路,央行稱,將一步改進金融宏觀調控,提高貨幣政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流動性管理,搭配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方式回收流動性,協調運用好多種流動性管理工具,保持對衝力度,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維護總量平衡。
與此同時,加強人民幣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係建設,進一步增強價格杠杆的調控作用。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繼續推進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在外匯管理體製改革方麵,央行將努力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多渠道的對外投資體係,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外匯儲備管理模式,提高儲備經營管理水平。著力優化信貸結構,繼續加強對三農、消費、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以及就業、助學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嚴格控製對高耗能、高汙染產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統籌協調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規模與結構,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貨幣政策調控的預見性,及時采取一係列綜合措施加大金融宏觀調控力度,維護總量平衡,引導信貸結構優化,穩步推進金融企業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改進外匯管理,保持了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一、加大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
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及國內貨幣信貸形勢,針對銀行體係流動性總體寬鬆的情況,搭配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等對衝工具,基本全額對衝外匯占款投放的流動性。一是加大央行票據發行力度。第一季度受春節前後現金大量投放回籠以及新股密集發行等因素影響,銀行體係流動性存在較大波動性,中國人民銀行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組合與期限結構,累計發行央行票據1.8萬億元,同比多發行0.5萬億元。3月末,央行票據餘額為3.9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0.9萬億元。二是適時延長央行票據期限。為緩解央行票據集中到期投放流動性的壓力,於1月底重啟3年期央行票據,與1年期和3個月期央行票據相互配合,收回銀行體係多餘流動性。第一季度3個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行票據分別發行3570億元、10020億元和4640億元。三是適量提供短期流動性。為支持春節前商業銀行支付清算需要,通過短期逆回購操作向銀行體係注入流動性900億元,不僅緩解了節前金融機構的資金壓力,而且為央行票據發行創造了相對平穩的市場環境。四是市場化發行央行票據與定向發行央行票據相結合。在保持市場化發行央行票據力度的同時,於3月初對部分貸款增長較快、且流動性充裕的商業銀行定向發行3年期央行票據1010億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動性,也對信貸增長較快的機構起到警示作用。五是引導央行票據發行利率適度上行。配合3月中旬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3月份以來3個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行票據發行利率分別上升12個、18個和22個基點,同時影響市場利率適度上行,發揮市場利率調節資金供求關係的作用。
二、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
在國際收支順差繼續增加的情況下,為保持流動性水平基本適度,中國人民銀行先後於1月5日和2月16日宣布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各0.5個百分點,分別與1月15日和2月25日實施,共凍結流動性約3300億元。根據流動性的動態變化,又於4月5日、4月29日分別宣布再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分別於4月16日、5月15日實施。搭配使用央行票據和存款準備金等對衝工具,有利於增強中央銀行回收多餘流動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於適當調節商業銀行信貸擴張能力,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增長。
三、發揮利率杠杆的調控作用,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有利於引導貨幣信貸和投資的合理增長;有利於維護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有利於金融體係穩健運行;有利於經濟平衡增長和結構優化,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從2007年1月公布至今,每日各期限檔次的Shibor形成了一條從隔夜至1年期的完整利率曲線,具有較好的平滑特征,且各期限檔次利率能夠綜合反映貨幣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和利率的期限結構,為貨幣市場的產品定價提供了初步參考。各種以其作為基準的金融產品不斷湧現,豐富了貨幣市場產品種類,有利於貨幣市場的深化。截至第一季度末,共發生以Shibor為基準的金融產品創新19筆,產品種類包括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協議、同業借款、轉貼現、債券買賣、金融理財產品、貨幣互存業務等,部分商業銀行還將內部轉移資金價格以及績效考核辦法與Shibor掛鉤,Shibor的影響力以及基準性正在初步顯現。第一季度,Shibor隨貨幣市場資金供求同步調整,短端利率波動幅度大於長端,3個月以上利率小幅走高。
四、加強“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
針對貸款擴張壓力較大的勢頭,中國人民銀行加強對金融機構“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要求商業銀行高度重視貸款過快增長可能產生的風險,樹立持續穩健經營理念,進一步落實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統一部署,合理控製信貸投放規模和進度。同時,堅持“有保有壓”,優化信貸結構,合理控製基本建設等中長期貸款,嚴格限製對高耗能、高汙染企業的貸款,加強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以及就業等經濟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改善和加強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通過組織、產品和體製創新,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有效信貸投入,提高對農民工的金融服務水平。引導商業銀行轉變過分依賴信貸業務的發展模式,抓緊發展中間業務,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五、穩步推進金融企業改革
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股份製改革並在境內外成功上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初步建立了相對規範的公司治理架構,資本充足率提高,資產質量改善,盈利能力和風險控製能力增強。同時,國家注資獲得明顯收益,實現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目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正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麵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安全發展的若幹意見》(簡稱《若幹意見》)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努力鞏固改革成果。根據《若幹意見》的要求,有關部門正根據堅持麵向“三農”、整體改製、商業運作、擇機上市的原則,借鑒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改革經驗,穩步推進中國農業銀行股份製改革,切實做好相關基礎性工作。同時,規範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設立與退出、組織機構、公司治理及經營行為,規範其組建審批的工作程序,為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提供了製度保障,有利於農村金融體係的完善和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在對原有信托監管法規清理、整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信托監管法規建設,逐步促使信托公司成為提供信托理財和產品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有利於促進信托公司的科學發展,保護信托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和階段性成果。一是資金支持政策逐步落實,資產質量得到改善。截至3月末,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通過采取專項票據和專項借款兩種方式,共計對全國農村信用社安排資金支持1661億元,占核定資金支持總額的99%。對先行試點的浙江等8省(市)轄內的285個縣(市)兌付專項票據188億元。根據監管部門提供的數據,按照貸款四級分類口徑統計,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比例為10.6%,比2002年末下降26.3個百分點。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分別達到8.2%、8.0%、10.6%。二是資金實力明顯增強,支農力度進一步加大。3月末,農村信用社存貸款餘額分別為4.2萬億元和2.9萬億元,分別比2002年末增長112%和107%。農業貸款餘額1.4萬億元,占其各項貸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7%;占全國金融機構農業貸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3%。三是產權製度改革穩步推進,法人機構組建工作明顯加快。3月末,全國各地農村信用社共組建銀行類機構103家,其中農村商業銀行14家、農村合作銀行89家,以縣(市)為單位統一法人機構1453家。然而,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農村信用社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是:經營管理粗放,約束機製不健全;省級聯社行政化管理傾向嚴重,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地方政府落實扶持政策不到位,農村信用社曆史包袱化解低於預期。總體看,要實現改革目標,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六、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加快外匯管理體製改革,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繼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進一步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加快外匯管理體製改革,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一是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對個人結匯和購匯實行5萬美元年度總額管理。2007年第一季度,個人購匯44億美元,同比增長207%。在便利個人總額內用匯的同時,加強對超限額結匯的真實性審核。二是繼續加強貿易外匯收結匯管理。規範“關注企業”的核定,加強“關注企業”結匯的真實性審核。三是加強外資購買境內房地產及外資房地產企業外債和結匯管理。前2個月,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新簽外債同比下降36.3%,外資購買房地產結匯同比下降31.8%。四是調整2007年金融機構短期外債指標核定範圍,分批調減金融機構短期外債餘額指標,同時鼓勵其通過國內貨幣市場拆借、掉期等方式增加資金來源。五是進一步擴大香港人民幣業務。2007年1月14日,批準內地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擴大香港居民及企業所持有人民幣回流內地的渠道。
貨幣信貸增長放緩但總體依然偏快
2007年第一季度,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金融運行總體平穩。在宏觀調控各項措施的作用下,貨幣、信貸增長出現放緩跡象,但總體看依然偏快。  
一、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
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36.4萬億元,同比增長17.3%,增速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但比上年末加快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9.8%,增速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M1增速加快,主要是由於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增長較快,一是經營效益好,市場活躍,企事業單位投資意願較強,對活期存款的需求迅速增加;二是銀行承兌匯票簽發量增長放緩,企業為滿足支付需要而持有更多活期存款。流通中現金M0餘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16.7%,增幅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第一季度,累計現金淨投放315億元,同比多投放875億元。
二、金融機構存款增長有所放緩,繼續呈現活期化趨勢
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金融機構,下同)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6.7萬億元,同比增長15.3%,增速同比降低3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5.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增速同比降低3.7個百分點;外匯存款餘額1649億美元,同比增長3.76%
企業和居民更加傾向於活期存款。3月末,金融機構居民戶人民幣存款餘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同比降低5.7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1萬億元,同比少增836億元,其中,居民戶活期存款同比多增2065億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2901億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餘額15.8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同比降低2.1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4403億元,同比少增761億元,其中,企業存款餘額1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3815億元,同比多增1109億元,其中活期存款同比多增819億元,定期存款同比多增290億元。財政存款餘額1.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3006億元,同比多增854億元。
居民戶存款增速減緩主要是因為:一方麵,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消費意願增強。另一方麵,資本市場繁榮使居民選擇收益相對較高的股票、基金等投資工具或理財產品的意願增強,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大幅增加,分流了部分居民戶存款。
三、金融機構貸款增長較快,消費貸款顯著多增
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25.3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4萬億元,同比多增1492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24.0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4萬億元,同比多增1678億元;外匯貸款餘額17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2%,比年初增加26億美元,同比少增16.7億美元。
人民幣貸款分部門和期限看,居民戶貸款特別是消費貸款顯著多增,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平穩增長。3月末,居民戶貸款餘額4.22萬億元,同比增長23.2%,增速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3321億元,同比多增1578億元,其中,居民戶消費性貸款比年初增加1629億元,同比多增1199億元,居民戶經營性貸款比年初增加1692億元,同比多增380億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餘額
2.74萬億元,同比增長14.9%,比年初增加1萬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票據融資增長率繼續保持自2006年4月份以來的下降趨勢,短期貸款增速呈上升趨勢,中長期貸款增速趨於平穩。主要金融機構(包括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人民幣中長期貸款的投向多為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製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行業,投向上述行業的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3841億元。
分機構看,政策性銀行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股份製商業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貸款增長較快。第一季度,政策性銀行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分別增加858億元和5948億元,同比分別少增36億元和57億元。股份製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外資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分別增加3517億元、894億元、2575億元和224億元;同比分別多增653億元、479億元、679億元和64億元。近幾年,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和貸款餘額的差額即存差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有觀點認為存差擴大是金融對經濟支持力度不夠,這種認識並不準確、客觀。在中國人民銀行搭配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等對衝工具大量對衝商業銀行流動性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持有的央行票據資產和法定準備金存款相應大幅度增加,存差必然不斷擴大。在信用貨幣製度下,發放貸款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存款的過程,如果不考慮存款中的一部分會被提取為現金的情況,那麽在金融機構整體中,貸款增加多少,存款也會增加多少,存差與貸款數量沒有關係,不可能通過讓銀行多發放貸款的方式來使存差減少。
四、扣除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影響後,基礎貨幣平穩增長
3月末,基礎貨幣餘額7.7萬億元,比年初下降778億元,同比少下降1014億元,同比增長23.1%。基礎貨幣增速較高,主要與2006年下半年以來中央銀行較多運用存款準備金工具凍結流動性有關。與央行票據不同,法定存款準備金計入基礎貨幣。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一季度末,中央銀行5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其中2007年一季度上調兩次),由此凍結的流動性統計在基礎貨幣總量中導致基礎貨幣同比增速較高。如果2006年以來由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所凍結的流動性改由發行央行票據進行對衝,那麽當前基礎貨幣增速將大致相當於2006年平均水平。3月末,金融機構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為2.87%,同比降低0.11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商業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為2.47%,股份製商業銀行為2.79%,農村信用社為6.25%。
五、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平穩
第一季度,除金融機構短期貸款利率小幅下降外,其他各檔次中長期貸款利率繼續保持平穩上升的勢頭。其中,1年(含)以內、1-3年(含)、3-5年(含)和5年以上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6.86%、7.04%、6.79%和6.65%,比上季分別下降0.04和上升0.03、0.1、0.13個百分點。商業銀行人民幣1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51%,為基準利率的1.02倍,利率水平比上季度降低0.07個百分點。
2007年第一季度金融機構發放的全部貸款中,實行下浮利率和基準利率的貸款占比較上季分別上升1.08和1.22個百分點,實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較上季度下降2.31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人民幣同業存款利率小幅下降。其中,金融機構同業活期存款餘額占比為91.7%,加權平均利率為1.38%,比上季度下降0.03個百分點;定期存款發生額占比8.3%,加權平均利率為2.29%,比上季度下降0.27個百分點。
單筆金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人民幣協議存款利率略有上升。3月份,61個月期協議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2%,比年初上升0.03個百分點;37個月期協議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7%,比年初上升0.28個百分點。
境內外幣貸款、大額存款(300萬美元以上)利率水平小幅波動。
六、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
第一季度,人民幣匯率總體走升,市場供求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7342元,比上年末升值745個基點,升值幅度為0.96%;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為1歐元兌10.3068元人民幣、100日元兌6.5539元人民幣,分別較年初貶值0.39%、升值0.14%。2005年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以來至2007年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7.01%,對歐元匯率累計貶值2.84%,對日元匯率累計升值11.47%。第一季度,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進一步增強,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匯率聯動關係明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最高達7.7303元,最低為7.8135元。銀行間外匯市場共有57個交易日,其中人民幣匯率有33個交易日升值、24個交易日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單日最大升值幅度為161個基點,單日最大貶值幅度為90個基點,日均波幅為46個基點,較2006年日均波幅40個基點繼續擴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