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養身之道

(2005-12-16 14:02:34) 下一個
寒暑易節,氣候變化,人賴以生存的外在環境發生變化,必然對人體產生各個方麵的影響。 比如,在我國24節氣中,有2個重要的節氣,一個是夏至,另一個是冬至。夏至,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北回歸線上,冬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南回歸線上,其他時候,太陽直射在這兩個緯度帶之間,從南到北,從北到南,形成有規律的氣候變化,這就季節交替。回歸,即“太陽走到這裏為止,掉頭又回歸赤道”的意思,其實是地球自轉的軸線發生了轉折。天人相應,因而,夏至前後的這段日子,身體的變化相對較大,有些身體虛弱,較敏感的人,可能會有不適,情緒低落,胸悶,心慌等反應。以前,農村裏要吃新收成的大麥糕、蠶豆,過夏至節,一則休息調整一下,一則補充維生素B族,有利神經係統的協調。冬至,一般在12月22日,在我國是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這天陰氣最盛,從前,朝廷和地方政府要在這一天舉行盛典祭天,北京就在天壇。百姓往往冬至掃墓,祭祀先祖的習俗。冬至前後是老年疾病多發、死亡率最高的季節。因而,外出的人要回家探望老人、祈求平安,一家人在冬至團聚,吃“湯圓”,既有團圓,又有天時轉換的意思,親情的溫暖驅散嚴冬的陰寒,體弱多病的家人平安度過天時轉換的季節。俗話說:冬至大如年,陰氣至極,陽氣初盟。這一天是人和動植物進入新的生長周期的起點。冬至大掃除,清除塵垢,調整床鋪、飯桌到向陽靠窗朝南的方位,“調風水”順應氣候的變化,迎接新春的到來。在古曆、命理學中,過了冬至就是新年。在西方,冬至後2天,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聖誕節,家人團聚,祈求上帝,祈求平安,過了聖誕節,新年就開始了。端午節,人們將艾草、菖蒲掛在門前,喝雄黃酒,小孩掛香袋,芳香、辟濁、化濕,清除室內、體內春夏之交濕濁之氣。端午賽龍舟,是非常有意義的集體體育活動。清明掃墓,祭祀先祖,吃清明團子,去野外踏青、采風;油菜花開,也是精神病高發季節,親人相聚,維係家族親情、鄉情,交流情感,調整健康心情。九九重陽節,酷暑已過,秋涼已來,登高賞菊,讓戶外運動和大自然的清風,修複我們酷暑中消耗太多的身體。八月中秋,明月高照,是人情緒最高漲的時節,晚輩提著月餅看望長輩,夫妻團聚,家人團聚,血濃於水。春節,從農曆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守歲,到正月十五鬧元宵,是最豐富多彩的日子,祭祀天神祖先,裏裏外外大掃除,辭舊迎新,貼窗花春聯,燃煙花爆竹,穿新衣吃團圓飯,敬長愛幼,舞龍唱戲,充滿人間歡樂。在我國有許多與季節有關的養生諺語,如“春捂秋凍”,晚春,穿得暖一點,讓身體與慢慢變暖的氣候相適應,保暖身體抵禦傳染病,預防感冒,晚秋,讓身體與慢慢變涼的氣候相適應,這也是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的健康原則。“白露身不露”,白露,秋涼已深,晚間已有露水,早晚要穿好衣服,切勿貪涼受寒。 還有如:“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中醫養生學更注重要適應四季氣候的寒暑變換,“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在《周易》,《河圖,洛書》,中醫的五運六氣,針灸的子午流注,及風水命理等許多古典傳統學說中,闡述許多宇宙變化、地理、氣候等變化與生命變化的關係。現代科學認為:氣溫、氣濕、氣壓、風向、風速、降雨量以及太陽黑子、宇宙射線、星體運動、山川河流等多種氣象因素,通過下丘腦對人體的代謝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不斷認識,已形成了“時間醫學”,和“氣象醫學”專門理論。幾千年文明生活的積累,形成的生活方式使人類健康適應環境的變換。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從鄉村到城市,忙碌的都市生活跨越了先祖的節奏。理解傳統生活的內涵與道理,順應自然,把握自己健康的軌跡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