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鳳凰涅磐:科大辯論隊浴火重生

(2005-02-14 14:04:00) 下一個
鳳凰涅磐:科大辯論隊浴火重生 2002.09.08 首發於中國科大BBS瀚海星雲 這次科大辯論隊在決賽階段的首場比賽就失利出局,我和各位的心情一樣,都是很不好受的。很多人包括外校的同學都認為,科大辯論隊抽到的反方立場很不好辯,所以才導致了失敗。其實反方的立場也並不一定是完全不利的。科大的毛病是立論不夠,沒有好好把問題闡述清楚,過於注重邏輯技巧,想不到現在科大隊還是這個毛病。 我記得16係曾經和15係進行過一場生死戰,辯題是“人類的永久和平可以實現”。16係抽到了一個很不好辯的立場,就是“永久和平可以實現”。本來以為15係一定會立論說“戰爭永遠不能根除”,想不到15係跑去谘詢科大校辯論隊,搞了一個很新奇的立論:戰爭可以永遠根除,但是矛盾和衝突不可能根除,而矛盾和衝突是和平的對立麵,所以人類的永久和平不可能實現。當然這種新奇的立論一開始就打亂了16係的陣腳,原先準備的材料通通用不上了,因為原先是想批判15係“戰爭永遠不能根除”的。 但是16係在辯論現場想出了一個很好的反駁:“對方認為矛盾和衝突是和平的對立麵,那麽請問,如果我愛上一個女孩,卻不知如何對她表白,對方是否認為我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衝突是人類和平的巨大威脅呢”?這樣一來,15係的立論轟然倒塌。而且因為15係承認了“戰爭可以根除”,所以15係在攻擊16係的時候,是沒有任何著力點的。15係的立論是相當新奇的,至少他們認為防守防得很好,確實如此,16係原先準備要攻擊15係的所有問題通通沒用上。但是15係加強防守的同時,削弱了攻擊。致命的是,沒有攻擊情況下,防守的邏輯底線一旦被衝破,就導致必然的失敗。比如16係提出的“心理矛盾”的問題,就立刻攻破了15係嚴密的防守。 這次中國科大和電子科大一役,中國科大顯然象15係那樣,繼承了科大校辯論隊的風格,使用了過於刁鑽的邏輯框架:“環境立法阻礙經濟發展,但是阻礙的結果是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立論,和15係一樣,把對方的立論也納到我方的邏輯框架當中來,這樣對方就不能問“環境立法為什麽阻礙了經濟可持續發展”了。但是加強防守的同時,削弱了攻擊,因為中國科大已經承認“環境立法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所以就不能用“環境立法不能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來攻擊電子科大了。但是這種加強防守的戰略,是非常“險”的,一旦防守被對方突破,就變成既沒有防守也沒有攻擊了,失敗就是必然的。例如電子科大觀眾的一個問題,立刻衝破了中國科大在立論上防守底線:“既然中國科大認為環境立法可以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那麽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不是經濟發展呢?如果環境立法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有促進作用,豈不是也促進了經濟發展”?問了這個問題,中國科大的立論框架已經被攻擊得支離破碎了,無論怎麽解釋,都很難讓評委和觀眾信服了。 科大的毛病:1、戰略過於保守,強調防守而缺乏進攻。事實上科大完全可以否定“環境立法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這個結論的。理由是環境立法並不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而僅僅有保障作用,立法之後還要有執法、守法才可以推動經濟發展。另外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要靠科技進步和製度創新,環境立法是無法推動科技進步和製度創新的,它隻能在科技已經進步、製度已經創新的情況下,提供一個最低的保障線。2、立論缺乏高度。如果你要否定對方的觀點“環境立法促進經濟發展”,應該給出一個比對方更高的立論,告訴大家既然環境立法不能促進經濟發展,那麽到底什麽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我給出的答案是:經濟立法、經濟調控、科技進步、製度創新。還要告訴大家環境立法不能促進經濟發展,那麽我們還要不要環境立法還要不要經濟發展。我給出的答案是:我們要經濟發展也要社會發展,所以需要環境立法來阻礙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社會發展。3、對我方的立論深度不夠。中國科大的立論很平常,僅僅是強調了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的矛盾衝突,這種觀點是大家所熟知的。而且也不扣題,如果題目是“環境治理阻礙經濟發展”或者“環境發展阻礙經濟發展”,我們同樣可以使用這種立論。中國科大對“立法”、“法”、“環境法”、“經濟發展”這幾個詞都沒有深入挖掘,沒有告訴大家環境立法本身的不足,以及法律和經濟發展的矛盾。這樣就讓自己的立論顯得太平常,容易受到攻擊。比如我提出的:環境資源和經濟資源的矛盾、法律僵化性和經濟發展靈活性的矛盾、資源強製分配和資源合理使用的矛盾性,就建立起了三條嚴密的防線。即使第一個立論被對方攻破,第二個、第三個立論還可以繼續捍衛我方的觀點。中國科大抽到的辯題不好,但是好處是對方很難想到我方的立論,如果立論好,防守是相當嚴密的。比如我提出的第二個、第三個立論,估計對方是很難想到的。他們唯一的反駁途徑,是玩弄概念遊戲,我方隻要直接指出對方玩弄概念就可以了。 整體來看,科大辯論隊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是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辯風、現場反應的快速程度。但是科大辯論隊還需要改進以下問題:1、立論;2、概念遊戲;3、自由辯論當中的提問。西安交大代表隊是華語辯論史上水平最高的隊伍,他們不但在立論上非常強勁,還很擅長玩概念遊戲。概念遊戲怎麽玩呢?西安交大的手法是使用比喻,攪亂你的思路,搞混你的邏輯,其實很多比喻跟不就是文不對題,胡說八道。電子科大顯然也繼承了西安交大的風格,但是與西安交大不同的是,西安交大玩概念遊戲,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比如自由辯論當中處於下風的情況下,而電子科大的概念遊戲是到處用,整場比賽都變成名詞解釋賽。其實反擊他們的文字遊戲或者概念遊戲,我覺得起碼有一個笨方法可以回擊,就是直接指出他們在玩概念遊戲,或者直接指出他們的比喻不恰當。例如:“經濟發展不是經濟增長”,我方可回擊:對方不要玩文字遊戲了,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概念區別在經濟學家之間都有爭論,沒有達成共識,對方又是如何明明白白地區分出來的呢?再比如:“我有一顆毒瘤,難道對方認為我長胖長壯了嗎?”,我方可回擊: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是環境和經濟,而不是你的毒瘤,對方的比喻跟本就是不恰當的,我不能說你長胖長壯,難道就不能說你體重增加麽?其實回擊概念遊戲還有一個更加高明的方法,那就是自己使用事實來逼對方回答。這種方法缺點是不能現場直接回擊,需要事先準備。比如:“經濟發展不等於經濟增長,因為經濟發展是質和量的增長,經濟增長是量的增長”。我方可用事實回擊:“中國從80年代到90年代,是經濟發展還是經濟增長,請用是或不是回答”。如果他們回答“是經濟發展”,我方可繼續回擊:“從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的環境生態惡化,莫非是經濟質的發展?”。如果他們回答“是經濟增長”,我方可回擊:“中國政府白皮書明明說80年代到90年代經濟有了巨大發展,對方卻說經濟沒有發展,這種抹煞中國政府在發展經濟上的努力的說法,我方不敢苟同”。最後談談自由辯論當中的提問,如果立論不好,自由辯論是問不出什麽好問題的,所以症結還是立論。如果按照我的邏輯框架,可以問下麵的難題:“環境立法使用政府強製力對資源定價,請問強製的定價是否‘一定’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經濟轉型的力量是科技進步還是環境立法”;“立法禁止大家使用石油,是否一定促進經濟進步”;“環境立法必須服從於經濟發展狀況,因時因地製宜,那麽是經濟發展促進了環境立法還是環境立法促進了經濟發展呢?”;“如果環境立法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什麽非洲國家不使用環境立法來促進他們的經濟發展”。 科大辯論隊這次表現出了很高的水平,但是經驗還稍嫌不足。我知道大家失敗之後心裏都很不好受,舊事重提也讓大家心裏更不好受。但是我說這些,並不是指責科大辯論隊太差,而是認為科大辯論隊還可以變得更好、更成熟。真誠希望科大辯論隊把這次的失敗當成今後的動力,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即使以後辯輸了,但是這種自我提高的過程,不但對科大辯論隊,對辯論隊隊員本身,都是很有助益的。在此願意表達一下對四辯劉繼海的敬意。劉繼海在上次比賽當中就已經初嚐敗績了,但是這次還是勇敢地參賽,而且可以看出他的辯風比以前有了改善。他對辯論賽的愛好和堅持,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說說我自己吧,我曾經代表16係參加過3次比賽,前兩次在第一場就立刻被淘汰了。但是第三次16係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拿到了校辯論賽冠軍。失敗是很痛苦的,我自己也經曆過,但重要的是失敗以後不要消沉。科大不象中山大學那樣,有評委的照顧,但是這些都不能成為我們自暴自棄的理由,中國科大本身不也從來沒有得到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垂青嗎?沒有評委的照顧,恰恰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變得更強,科大辯論隊的目標應該是學習西安交大,用壓倒性的優勢來說服評委和聽眾,而不是僅僅小占上風即可。願科大代表隊能把劣勢化為動力,再下次比賽當中賽出水平,賽出風格,展現科大人的風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