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認清真正的美國

(2005-02-13 16:26:35) 下一個
認清真正的美國 2002.02首發於網大論壇 http://forum.netbig.com 關於布什來清華的演講,網上分成兩大陣營,一方認為清華學生太幼稚,問了很多愚蠢的問題;一方認為清華學生情有可原,因為發言受到執政黨的強力控製,也就是說執政黨不但要管你聽什麽說什麽還要管你說什麽。這種事情如果讓美國知道,肯定笑話中國的專製了。美國一直認為5.9事件當中,學生遊行是受到政府的操縱的,因為如果政府不操縱自己可以控製的學生遊行,很可能會被更大的自己控製不了的遊行示威所推翻。真實的情況是,當時清華大學有很多同學聚集在圖書館前麵,群情激昂,都打算到大使館遊行示威,但是人數太多,如果不能一起趕到無法形成聲勢。大家討論的結果是要求校團委學生會提供車輛,如果校團委學生會不肯提供,那麽就舉行全校學生大會先把校團委學生會撤掉。後來大家分頭遊行到校團委學生會那裏威脅他們提供車輛,可能學生會那幫人以最快速度通報上級並獲得批準,後來迅速提供車輛,大家才浩浩蕩蕩到美國大使館抗議,北京大學的動作都沒有這麽快。可見以布什的清華演講攻擊清華學生親美是沒有任何根據的,清華學生在5.9事件當中的表現已經充分反駁了“清華學生親美”這種觀點。 但是不可否定,清華對外可能表現出整體的一致性,但是對內並不完全是觀點統一的。即使在5.9事件當中,也有人反對遊行示威。這次在對待布什的問題上,清華內部也分出激進派和保守派兩種不同的取向,因此不能使用一部分清華學生的表現或者觀點來代表所有的清華學生。當然清華做得好的一點是,即使觀點不同,也不會發展到人身攻擊或者批評對方的道德,去年我在北大論壇上看到的大規模內鬥在清華是沒有的。這次關於布什演講的討論已經告一段落,繼續爭論沒有意義。不如向大家介紹一下美國的手段。 以前我曾經專門研究過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深入研究才發現,金融危機這種現象並不單純是經濟現象,而是和政治息息相關的。70年代左右,國際金融市場上發生了著名的“美元危機”和“布萊頓森林體係崩潰”的事件,導致美元直接和黃金脫鉤。這次影響深遠的金融市場動蕩,除了因為美國經濟相對實力落後,幕後還有許多政治鬥爭。當時是美蘇爭霸的高峰期,阿拉伯國家正是抓住了美蘇爭霸任何一方都無力操縱他們的時機,組成石油集團,對美蘇進行討價還價。東南亞危機爆發前,美國銀行大量借錢給東南亞國家的銀行,美國當然知道這些錢都是投機而不是投資,但是讓東南亞國家背上美國的債務是主要的目的。經過東南亞金融危機一役,東南亞貨幣貶值,又欠了美國的銀行一大筆錢,無力還債,不得不乖乖地變成美國的銀行。美國銀行體係在東南亞危機當中雖然有部分損失,但是得到的好處是很大的,一方麵控製了東南亞的金融體係,另一方麵間接控製了東南亞的實業經濟,因為他們可以根據美國政府的要求對那些對美國造成競爭的產業收縮銀根。(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美國為什麽拚命在WTO裏麵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了吧。)美國從兩次世界大戰當中撈了不少好處,因此美國有一個哲學,讓兩個人爭鬥,自己就可以從中漁利。因此讓台灣和中國大陸不統不獨,最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在世界各地製造的麻煩還不少嗎?許多地區的種族矛盾民族糾紛,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對付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雖然不能把他們弄死,但是讓他們吞下一根刺,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這還是美國可以辦到的。 縱觀美國的曆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英雄史詩,有興趣的網友還可以研究一下19世紀的美國,看他們如何發展的。美國人欣賞強權和智慧,美國大片裏,Save the World比比皆是,美國人民有這個自信,自信成為世界的救世主。美國的強大不是偶然的,而是所有美國人奮鬥的結果,在美國人看來,所有的利益都要去爭取去奮鬥,而不能靠施舍。如果有中國人認為中國隻要對美國表現出友好的態度,美國就會施舍一點東西給中國,按照美國人的思維,這種想法是極為可笑的。美國總統布什雖然鼓吹宗教,但是美國宗教也有一個哲學:天助自助者。 中國沒有民族矛盾,美國推銷的民主自由,無非是希望在中國製造內亂罷了,就象他們對付南美那樣。我支持民主,但是僅僅支持為所有民眾謀福利的民主,因此我支持中國的基層選舉,這才對民眾產生最直接的好處,另外我反對國內這麽快就搞直接選舉。如果搞全國直接選舉,民主往往變成少數利益集團爭權奪利的工具,又不會對所有民眾產生直接的好處,這種民主隻會被美國利用。中國國內沒有什麽宗教,如果允許宗教自由,就會派生出形形色色的宗教,有可能會產生宗教矛盾,這也是製造內部矛盾一個利器,美國一定會善以利用。民主、自由的基礎設施——法律體係在中國還不成熟,民主自由穩健一點比較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