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嘴貓的快樂生活空間

快樂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為愛滿人間。
個人資料
正文

老爸的文章 海寧陳家 5

(2005-01-21 06:47:03) 下一個
文武陳其元 海寧陳家之五 目今50多歲的人一定會記得“文革”時期人們往往會被查三代(出身),有時還要自報三代。還有人因在火車上被紅衛兵查問三代時,過於老實,說了真話而被活活打死的。其實查三代到並非“文革”時的發明創造,封建製度下講究出身門第自古而然。自報三代也是常事,如下級初次見上司,學生初次拜見老師,同年換帖,結拜兄弟……都要自報三代,前二種情況都要具手本,寫明祖××,父××及其基本情況。不同於現在的名片隻有自己的姓名及頭銜,當然古時也有名片叫做名刺或片子,用作拜客或差下人送禮時用。就不用寫上三代履曆了。 我從學寫字起就會寫父母的名字,七八歲時,雖然要站在小板凳上才能趴在五鬥櫥上,邊聽祖母口述邊給遠在巴彥的大伯父寫信,到最後就會寫祖母的名字“陸紹詩”而被祖母糾正不是寫名字而是寫上“母字”即可!而且母字還要寫得大。但祖父的名字是到很大了看曾祖母留下的手寫詩集時才知道的。因為先父8歲喪父,家中大人一般從不提及祖父,可能他的病故對家庭的影響太大了!我的記憶中隻是擺供(祭祖)時,最下手的一邊隻放一個椅子就是他的“位子”,好得我上小學到工作,出身不好一直是公開化的。好象也沒有自報家門的經曆。寫不出祖父的名字也沒有成為過麻煩。 曾祖父叫陳其元,字善卿,知道的就更晚了!先父生前有時說起他會武功,會輕功,除讀家譜見有數十字的記載:生於同治庚午(公元1870年)十一月十日,卒於光緒壬寅(1902年)六月九日,父明浚,祖宗灝,享年僅33歲,死於小站練兵。故報積勞成疾而亡,光緒卹贈道銜。生前為直隸霸州知州賞帶花翎。國學生出身。據此看來是一位投筆從戎的武官,英年早逝。子德荘受廕入國子監就讀。他的夫人是山東巡撫諡勤果上虞張曜的長女,封恭人。小站練兵即是袁世凱練新軍,中國最早的新式軍隊。據此可見他早年讀書,未中過科舉,但也當了官(六品——四品),國子監學生出身,不算異途。他的嶽父張曜(朗齋)到是晚清伊犁抗俄的名將,至今還有曆史小說家如高陽等常常寫及他的故事。 另一位陳其元當是遠房的曾祖輩,因作有庸閒齋筆記而被後人知之甚多。字子荘,生於嘉慶十六年,卒於光緒七年(1811—1881年),祖陳萬森 太平府知府,父陳鼇 福建同安知縣,讀其作品時誤以為吾輩曾祖父所作,叩問姑母陳宜樂女士,答曰不知祖父有此遺作,再考知是另一位陳其元。他的筆記作於晚年60—70歲之間。而早期即攻讀四書五經,並關心政治時事,可惜仕途多挫,從17歲(1828戊子年)起應童子試十五次均不第,即秀才也無份,四十五歲時無奈捐資選了一個金華訓導(縣學的老師,從八品)以後升了富陽教喻,(正八品縣學主管)再後參於了左宗棠的幕僚集團。左平浙過程中被保舉為七品知縣賞帶花翎,因“洪楊”事平熄過程中,各種各類被保舉的人員成千上萬,七八品的小官不知其數。許多“紅頂”或三品官員都無處補缺,小官候補的終身無缺的多的是。他卻因被密薦而曆任南匯青浦新陽和上海知縣,還做過鬆江(府)厘局主官。到60歲後致仕,在同治年代他所任的縣份都是要缺(清代的缺份分簡、中、要、最要四等),上海可能要算最要缺。因要涉及洋務,外交等。他雖早年即文譽,政識均屬上乘,但除中年教書外,出仕當屬晚年。據同代名人俞樾,薛福成等記述中都說他勤政、清廉,見識為曾國藩、李鴻章、林則徐等晚清重臣所賞識,特別是左宗棠,可能出身與他類同(非科甲出身),除了賞識還力保他當實缺知縣,江蘇巡撫丁日昌也一再委以要缺,而且“內政外交多有建樹”,晉階知府加秩道員(四品虛銜)六十歲後在知縣這一等級上退休,故同時代人稱之“大令”。客居桐鄉,隨著庸閒齋筆記(晚年自號庸閒老人)由子德浚德清幫助整理,光緒初年,即有刻本八卷問世以後漸增到十二卷,以後宣統年間有掃葉山房本,民國時期有進步書局本,至改革開放後的上世紀90年代未有中華書局本,一再出版。子荘從曾祖也因此傳名,聖賢曰“文章千古事”,信不謬也。七十歲(1881年)卒,左宗棠為之撰墓誌,海寧州誌有傳。據說左宗棠去浙時隻向朝廷保薦浙士三人,丁丙,陳政鑰與陳其元。故史論“(曾)文正之宏獎素廣,(左)文讓之薦 剡素隘”。 筆者記述這兩位曾祖父及從曾祖的簡史,是覺得他們很有清中葉後陳家大多數讀書人的代表性。他們都未中舉,也非恩拔副歲優貢生,實在可算科舉的未成功者,而最後都被清廷敘為道員級官員,也算成就一番事業。據誌海寧陳家癢生及貢監生幾及千人,大都應是循這兩位的足跡,而他們應是這批人中的較為成功者。而且都賞帶花翎。說明有武功可敘。當然道光後,花翎也不大稀奇了,據誌1851年(洪楊起事)前海寧陳家中不乏高官,但賞帶花翎者隻有一人。到1864年(洪楊事平)已有5人,可能包括陳子荘。而吾輩曾祖還在其後,不在這5人之數。可見清後期陳家也不乏向從武轉移者。 當然科舉之受挫,肯定影響仕途之發展,因為據《清朝典製》道光末年,全國文官共11316人,其中京官司2369人,外官8947人。戲文中常說“新進士三佰名”其實據“清史稿”記載每科新進士從未有過300人整數,少的一科100餘人,多的也有超過300人的,雖然說三年一大比,但總有恩科特科等。光進士出身的新官員平均每年就要安排100餘人,舉人的數量幾十倍於進士。清後期的捐班出身更多。有些人雖說隻要一個虛銜,或出出風頭或便於與官場交往。其中也有因虛銜而得實利的。最出名的要算榮寶齋的阿大當家(相當於現在的承包經理)莊虎臣,他到不是捐來的官,庚子事變結束,慈禧光緒母子回朝後,說他護街有功,賞了他一個七品頂帶(1902)按現在的說相當於縣處級政治待遇。他因此而得便於出入午朝門朝房,常能襲先得到宮門抄(其主要用部份為吏部任免官員名單)帶回後刻印,賣給(當然有部份要送)大小官員。後來幾成每位官員及吏員的必讀品。發了不少小財。捐班的人也有想當實官的,比起科甲出身的人就要難多了,因此影響了他們的買官積極性,清未又加了××捐先補,逢缺先補,及輪補製等多種花樣。因此讀書人要做官也決非易事。文武陳其元當應算是佼佼者。 2004年6月25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