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公廁手紙與福利文明

(2018-09-12 19:13:01) 下一個

二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從上海虹橋機場出國,上機之前問大廳裏一位清潔工阿姨廁所在哪,她友好地指給我方向,還熱情地告訴我:“裏麵有衛生紙,不要錢的。”我對此事的印象深刻有兩個原因:第一,公共廁所配了免費衛生紙,在當時的中國幾乎沒見過,的確是新鮮事物。那個年代誰都知道,出門身上除了一定要帶點現金之外,另一樣必備品就是手紙。第二,這個信息是她主動額外提供的,不僅說明在她看來很有價值,也讓我感到她態度格外友好。

到了美國加拿大之後看到,所有的公共廁所都配有免費手紙。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時間,漸漸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環境,出門前再也不會想起手紙這個事情了。但是,把這個新習慣不小心帶回中國又成了一個危險的事情。“出門別忘了帶手紙”,是每次回國前朋友們聊天時給出的最有用的忠告之一,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到目前為止,我個人在回國期間這方麵的記錄都還可以,沒有因為忘帶手紙而陷自己於窘境之中。畢竟是過來人,從前的經驗再揀起來並不太困難。但從歐美去中國旅遊的老外沒那麽簡單了,他們從小就沒有自帶手紙的習慣,到了中國不免尷尬。沒有這樣的經驗和習慣,即便有人曾經提醒過他們,估計也不是每次出門都能記住的。

那年回國,我帶小孩去北京的雍和宮看看。跨進院門,旁邊就有一公共廁所。剛好就看到一個小姑娘難掩興奮地從廁所裏跑了出來,笑著對幾個站在那裏的婦女說:“嗨,嗨,裏麵一個老外在叫,大概是沒有手紙!”女孩的母親是個好心人,一邊哈哈笑,一邊吩咐女孩給那窘迫的老外送手紙進去了。

這事情我一直就想不通。雍和宮怎麽說也是個每天要接待大量外國遊客的著名場所,那時候中國也已經向外開放有二三十年了,難道就不知道來訪的老外遊客通常沒有隨身帶手紙的習慣?難道就從來沒有注意到(或竟然注意到了卻可以從來不介意)沒帶手紙的遊客被困在廁所裏?即便不能提供免費的手紙,為什麽就不能在那個公廁外設一個賣手紙的地方?比如在賣門票的窗口旁放些手紙,或者在公廁門外放張小桌子(國內有很多公廁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就隻在公廁門上寫幾個字提醒遊客自帶手紙?這些便民之事並不很難,雖比不上造七級浮屠,但能解決客人三急,必然也是功德大大的。為什麽雍和宮就不做?我一直想不通。

我當時就把這些問題去問門口站著的一位看似寺廟管理人員。那人對我的問題很不耐煩。他把頭一擺,說那街上不就有賣的麽。雍和宮外麵的街道兩邊,有大大小小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香火香紙店鋪,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一家有賣手紙的。即便有,也完全不能解決我提到的這個問題。

這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可謂日新月異,每次回去都看到新的高樓大廈、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修成。這些年中國也出錢主持舉辦了不少世界級的大型活動,北京奧運會、世界政黨大會、杭州青島等等世界領袖高峰會,更不提大筆投資大筆撒錢的一帶一路,都以無可匹敵的豪華為中國賺足了風光無限。錢多了,政府或相關部門向社會提供一些免費的公共服務,也就變得可能。像在著名旅遊景點和公共場所放置一點免費的手紙,應該不難做到。我有理由相信雍和宮公廁沒手紙的情況已經解決了。所以,這問題不是我今天要談的重點。

我想到這個事情,是因為在目前左右派的爭論中,關於社會福利的爭論又熱烈了起來。其間我就想到,免費的公廁手紙其實就是一種公共福利。如果我們先不在量上去比較,而在過程或本質上看,這事情是和政府用稅收實現麵向全社會的福利是一樣的。政府以稅收的形式將企業利潤和勞動者收入的一部分收集起來,再用於麵向全社會的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養老、全社會基本收入等等。隻是免費手紙這一項公共福利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不去注意罷了。

西方社會一直都有支持和反對福利政策的兩派。支持方通常支持的是他們認為社會能夠承擔的具體福利政策,而反對方中卻有相當一部分人以福利政策會侵犯個人經濟權利並鼓勵不勞而獲為由而絕對反對。我現在要說的,就是針對這些福利政策的“絕對反對派”而言。

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即便把個人財產權視為神聖不可侵犯而絕對反對福利政策的那些人們,似乎也不反對免費的公廁手紙這種公共福利。為什麽在這件事情上他們並沒有如其一貫堅持“自己賺錢自己花”那樣堅持“自用的手紙自己帶”?為什麽他們沒有反對把自己小小的一部分收入統一征集了以便社會上人人都能隨處有免費的手紙可用?為什麽他們在這事情上並不介意縱容社會上的懶惰和愛占便宜的心態?(別說我太誇張,無論是因為沒錢買還是懶惰不去買,我剛出國那幾年的確聽到過有留學生偷拿學校公廁的手紙卷回家用的。)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為了實行免費手紙的所需要“侵犯”到的個人經濟權利很小,成本很低,低到他們根本不在乎。

曆史和現實都表明,在一項福利政策的實行過程中,個人財產權力是否被“侵犯”並不是它能否實行的主要障礙,成本和效果的比較才是。那些在福利政策的辯論中拒絕在成本和效果比較的基礎上針對具體可行性進行討論,隻緊緊抓住“個人財產權力不可侵犯”這個理念不放的人,其實其主張和他們自己以往的實踐是相矛盾的。

在一個國家經濟體中,財產在個人和集體之間的分配,從來就是一個隨時代發展而變化的概念,是法律規定的範疇。堅持個人財產權不可侵犯的原則,和政府為了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而對稅收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兩者並不衝突。一項福利政策能否或應該不應該實行,關鍵不在於它是否侵犯了“個人財產權利”,而在於它的社會成本和效果。超前的福利當然是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但符合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福利體係不僅不是對個人財產權利的野蠻掠奪,而是文明發展的標誌。

而實行一項特定福利政策的成本是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逐步降低的。以前不可能的福利,現在可能了。現在不可能的福利,將來經濟水平進一步提高了就會變得可能。包括加拿大等在內的一些國家不僅已經實現了免費中小學教育、免費醫療等一係列社會福利,目前正在討論或試行免費大學和全社會基本收入等更進一步的福利政策。如果現在討論免費醫療在中國還太早的話,至少像免費公廁手紙這樣低成本的“福利”現在應該沒什麽人反對了吧。

黃未原,2018/08/2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