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永貴的孫女陳冬梅:我爺爺的晚年生活(圖)

(2010-08-05 08:07:50) 下一個

她是陳永貴的孫女,19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4年10月作為山西省高校唯一的代表參加了中國紅十字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受到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背景資料

陳冬梅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原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的孫女。1977年9月出生於山西省昔陽縣。大學本科,管理學學士,在讀碩士。1996年7月參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忻州師範學院電大部黨總支書記、忻州師範學院團委副書記、忻州師院紅十字會常務副秘書長、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山西省青年聯合會委員。2004年10月作為山西省高校唯一的代表參加了中國紅十字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

陳永貴的孫女——陳冬梅

記者: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爺爺的影響有多大?

陳冬梅:爺爺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爺爺的精神使他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人物。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麽令我肅然起敬的人的話,那就是爺爺。我的一生都將仰望著他。轉眼爺爺離開我20年了,可我仍認為他不過是下樓給我買冰棍去了。

記者:印象中爺爺是什麽樣子呢?

陳冬梅:爺爺長著一對濃濃的眉毛,頭發又黑又亮,臉上的皺紋像被雕塑家雷諾阿刻出來的一樣線條分明,顯得那樣滄桑、平和、樸實。他鼻子高挺,嘴唇寬厚,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氣,對我們總是微笑著。他站在那裏一句話都不用說,便能讓人感到一種威懾力。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他那雙深邃的眼睛,仿佛一眼能看穿人的心思……我既深愛他,又敬畏他,這就是爺爺給我的印象。

記者:小時侯,在爺爺家你都幹些什麽?

陳冬梅:爺爺家裏有許多書,我很喜歡。經常一進門就馬上搬個小凳子,看圖畫書和小人書。爺爺見我看書,就拿出蘋果給我吃,一邊說:“這孩子愛看書,好啊!”爺爺在縣裏開會的時候,我也跟著去,周圍的人都愛過來抱一抱我,表示親近。我感受著人們對爺爺的尊敬。

記者:爺爺對你偏愛嗎?

陳冬梅:我給你講個故事吧。那時,由於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太寬裕,糧食是定量的,每天的早飯很簡單,小米稀飯加饅頭。由於爺爺是家裏的主心骨,有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國家有特供,所以奶奶每次都給他吃的是一大碗油茶湯外加4粒炒花生米。他每次喝油茶之前,先吃一粒,喝完油茶後,再美美地嚼上一粒,然後把放著其餘2粒花生米的小碟子推到我麵前,在家中其他大點孩子羨慕的眼神中,我享受著無法比擬的優越與滿足。對我來說,因為爺爺的偏愛,那時每天早上便成了我最幸福的時光。

有時,爺爺還帶我去樓下稱上一元錢的紅皮熟花生米,然後掏出兜裏的小手絹包起來,回去後悄悄地藏在他的臥室裏。我跟著爺爺睡,也知道花生米放在什麽地方,有時會掏出一兩顆花生米悄悄地閉著嘴嚼著吃,爺孫倆彼此心照不宣。有一次,花生米被幾個大孩子發現,他們就趁爺爺不注意時偷著吃。過些日子手絹裏便空空如也,爺爺發現後,看著這些又好氣又可愛的孩子,隻是笑著搖搖頭。

記者:在爺爺麵前有不如意的事嗎?

陳冬梅:爺爺帶給我的快樂時光真是太多了,數不勝數。不過我“怪”他的事我也記得很清楚。

有一次在街上看見別人吃蛋糕,不諳世事的我使勁盯著,一根手指放在嘴裏吮著,還口齒不清地說:“爺爺,我想吃‘刀’(糕)”。他先是吃驚地問:“你要吃什麽?”弄清楚是“糕”不是“刀”後,他沒有說話,隻是笑著輕輕拍了拍我的腦袋,沒給我買,當時感覺特委屈,心裏麵就有點“怪”爺爺不親我。

可是後來爺爺卻用他自己的方式補救了我心中的缺憾。那年我過生日,他為我做了一個金黃色的“蛋糕”!是用山西老家的黃米麵做的,用胡蘿卜片和青菜葉子擺成“生日快樂”的字樣。不知他是怎麽想出來的!吃著他親手蒸的土蛋糕,深知他的用心良苦。直到今日,我都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

記者:在別人眼中,你小時候肯定是有優越感的。爺爺怎麽看待這一點呢?

陳冬梅:我小的時候,曾經對那些穿破舊衣裳、穿露腳趾鞋子的人有一點戒備心理,但是當爺爺把一位流浪的小孩帶到家裏和我們生活了一段日子以後,我就去掉了這種陰影,他用行動教會了我寬厚助人。

記者:從爺爺身上你學到了什麽?

陳冬梅:爺爺生活很規律,每天早起先步行到市場買菜,了解農民的生活情況,打兩套自創的“莊稼拳”,活動活動身體,回家後看報紙,了解國家大事。《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參考消息》四種報紙是他每天必讀的報紙。每次讀報都是先看農業方麵的新聞。他常常對我們說:“中國是世界上農民最多的國家,了解今天農民的變化,就知道了當代中國是什麽樣的。”

他對生活總是充滿了信心,每天晚上都會戴上眼鏡花一個多小時讀文件和報紙,我便在旁邊悄悄地拿他的放大鏡玩,每當這時,他就意味深長地對我說:“把自己看小些,世界就大些;把自己看大了,世界就變小了。”那時隻覺得能變大的東西真好玩,自己也渴望快快長大,卻不知他是在潛移默化地教給我麵對困難的心態。

看我們坐在他身邊很乖的樣子,他開始教育我們:要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什麽事都好商量,經濟上不能馬虎;自己吃了是攢肥的,給別人吃了是揚名的;路上有髒物,別人走開了,自己要去打掃;什麽時候都不要怕,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了人,什麽辦法都會想出來……

記者:聽說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曾想把你帶去培養成為一名藝術人才?

陳冬梅:有這事。郭蘭英阿姨來家裏作客,想把我帶去培養成為一名藝術人才,被爺爺婉言拒絕了。

記者:與爺爺最後一次見麵是什麽時候?

陳冬梅:1986年的冬天異常冷,凍得刺骨,可因為我和爺爺在一起特別開心,並不感覺冷。一天,我在寫字台上找到兩個牛皮紙袋,拿在手裏玩。他看見了,便接過手把裏麵的東西倒了出來,全是硬幣。他說:“這是我平時積攢下的,交給你一個任務,把這些分類數清楚。”我認真地按5分、2分、1分錢的順序疊著擺好,數完後大約共有15元。我不解地問:“這是做什麽用的?”他說:“唉,真想開春暖和了回大寨看看,我人回不去,等我死了,你們按老家的風俗給我撒一撒。”爺爺說這話時,我竟然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過了幾天就是大年夜了,我們幾個孩子拿著爺爺給的10元壓歲錢,高興得追出追進打打鬧鬧,還在陽台上放了鞭炮和彩花,爺爺忙著跑出跑進張羅飯菜。爺爺做的飯很好吃,尤其是涮羊肉。記得他在廚房裏,使勁將凍住的羊肉切成薄片,大家圍著木炭火鍋涮著吃。他盯著我們每個孩子看了又看,一臉的幸福。沒想到這竟是最後一次與爺爺見麵!

記者:記得爺爺最常說的話嗎?

陳冬梅:我常常想起爺爺說過的話:“咱們是農民出身,什麽時候都不要忘了本。”我們幾個孫子輩的孩子在外麵讀書時生活都非常節儉,舍不得吃肉。爸媽很心疼,每次通電話總是叮囑我們:“孩子,學習要緊,身體更要緊,就別老這樣節儉了。”可是我們每次都想到他對我們的教誨,就用實際行動來分擔大人的生活壓力,用實際行動來實踐跟他的約定。我們不敢忘了本,也沒有忘記爺爺最後的囑咐。今天,我們這一代都是大學生、研究生了。他在天之靈或許會有一絲欣慰吧。

記者:對家鄉人民怎麽看?

陳冬梅:離開家鄉的十幾年,每年父母都會托人千裏迢迢地給我送來大寨的蘋果。當我走到全國各地,啃著蘋果,吃著米飯,總會想到:正是學大寨年代開出了荒坡,栽上了果樹,開渠引水澆灌,我才能吃到甜甜的蘋果和香噴噴的米飯,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是爺爺他們那代人的功勞!我深深地理解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每當唱起毛澤東年代的歌,我總是心潮澎湃,每當提起那個讓人激動而純潔的年代,懷念之情倍增。

記者:你認為爺爺那一代人留給我們青年人,特別是青年一代大學生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麽?

陳冬梅:曾記得周總理對大寨精神作了高度概括,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愛國家、愛集體為核心的大寨精神,得到了毛澤東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的充分肯定。在新的曆史時期,胡錦濤總書記再次強調了艱苦奮鬥的重要現實意義,他指出:“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鬥精神。”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更應理解大寨精神的深刻內涵,它幾乎蘊含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團結協作、寬厚平和等傳統美德和無私奉獻、百折不撓、奮勇拚搏的大無畏英雄本色,以及勤儉建國、開拓未來、敢於創新的時代精神。我們更應繼承並發揚這種精神,自強不息,正直清廉,敬業執著,不斷地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