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閻明複:我給毛澤東當翻譯12】赫魯曉夫下台與周恩來最後一次訪蘇

(2010-05-12 13:15:30) 下一個

  中蘇論戰重燃戰火   

  不過,好景不長,到 1961 年底,中蘇之間的論戰又複燃。 1961 年 10 月,赫魯曉夫在蘇共第 22 次代表大會上公開指名攻擊阿爾巴尼亞,大家都明白,這實際上是針對中國的。對此,中共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發言中不得不表明中共的態度,他說:對任何一個兄弟黨進行公開的片麵的指責,是無助於團結、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的。把兄弟黨兄弟國家之間的爭執公開暴露在敵人麵前,不能認為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鄭重態度,這種態度隻能使親者痛,仇者快。周恩來沒等代表大會結束,就提前回國了。

   1962 年 11 月至 1963 年 1 月,保加利亞共產黨、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意大利共產黨、捷克共產黨、德國統一社會黨先後召開代表大會。在歐洲五黨代表大會上,蘇共領導人蘇斯洛夫、庫西寧、科茲洛夫、勃列日涅夫、赫魯曉夫分別帶頭公 開攻擊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和中國共產黨,並暗示阿爾巴尼亞攻擊蘇聯是受中國唆使的。中共代表團團長伍修權和趙毅敏當場都進行了有力的反擊。此外,為了回答這些攻擊,中國共產黨從 1962 年 11 月 15 日到 1963 年 3 月 8 日先後發表七篇文章,沒有指名蘇共,但批評的都是蘇共的觀點。

  我們的第七篇反擊文章發表前,蘇共中央於 2 月 21 日來信呼籲停止公開論戰、舉行兩黨會談、召開兄弟黨會議,毛主席、黨中央給予肯定回應,所以進入 3 月中蘇之間的論戰暫時平息下來。

  

     毛澤東批評赫魯曉夫“言行不一”   

   1963 年 2 月 23 日,毛澤東接見蘇聯駐華大使契爾沃年科。契爾沃年科交來蘇共中央致中共中央信,該信表示願意同中國共產黨恢複團結,建議停止公開論戰和舉行兩黨會談,共同籌備召開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毛澤東說,赫魯曉夫言行不一,他自己在德國黨 6 大上提出停止公開論戰,同時自己卻在進行論戰,公開批評中國黨和其他兄弟黨。隻許你們批評,不許別人批評不行,我們還有幾篇文章,發表完了就暫停。同時表示同意舉行中蘇兩黨會談,為召開新的國際共運會議作準備。

  

  毛澤東決定起草“關於國際共運總路線的建議”   

   1963 年 3 月 30 日,蘇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蘇共中央在信中除詳細地闡述了他們在一係列重大問題上的觀點外,還提出了一個所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問題,並建議以他們提出的這條總路線問題作為兩黨會談的基礎。 4 月 3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開會討論蘇共中央來信,毛澤東決定建議起草一份全麵闡述我們的係統觀點的文件,提出同蘇共來信針鋒相對的國際共運總路線。

   1963 年 6 月 14 日,中央把《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作為中共中央對蘇共中央 1963 年 3 月 30 日來信的答複交給蘇共中央。蘇方對這個文件的反應十分強烈。 1963 年 6 月 18 日至 21 日舉行的蘇共中央全會,對即將舉行的中蘇兩黨會談作出決議,說蘇共中央斷然拒絕中共中央對蘇共第 20 次、 21 次代表大會的決議進行的攻擊,認為這種攻擊是誹謗性的。赫魯曉夫在中央全會上的講話中說,中共領導人使中蘇分歧“尖銳化到極點”。

  從 7 月 6 日至 7 月 20 日,以鄧小平為團長的中共代表團和以蘇斯洛夫為團長的蘇共代表團在莫斯科先後舉行了 9 次會談,雙方相互指責,各抒己見,毫無結果。會談期間,蘇共中央發表了《給蘇共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公開信》。他們用公開信的形式,逐條批駁了中共中央 6 月 14 日《關於國際共產主義總路線的建議》。 7 月 20 日舉行第九次會談。會談一開始,鄧小平就按照經中央批準的方案首先講話。他指出,從前幾次會談的情況看,中蘇兩黨存在嚴重分歧。特別是 7 月 14 日蘇共發表《公開信》後,蘇聯報刊紛紛攻擊中國共產黨。在這種情況下,兩黨就某些問題達成協議已不可能。因此,中共代表團建議:中蘇兩黨會談暫時告一段落,休會到另一個商定的時間再舉行。蘇方表示同意。

   1963 年 9 月至 1964 年 7 月,中共連續發表 9 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 ( 簡稱《一評》—《九評》 ) 。中蘇分歧由此演變為公開論戰。

  

  赫魯曉夫下台與周恩來最後一次訪蘇   

   1964 年 11 月 14 日深夜,蘇聯大使契爾沃年科打電話到中央辦公廳,請求緊急會見中共中央領導人。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根據當時的慣例決定由中聯部副部長伍修權接見他。接見時,契爾沃年科宣讀了蘇共中央剛剛作出的決議:赫魯曉夫由於年事已高,健康欠佳,向蘇共中央提出了解除他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的請求。 10 月 14 日,蘇共中央全會滿足了赫魯曉夫的請求,並一致推選勃列日涅夫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一致同意向蘇聯最高蘇維埃提名柯西金擔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為了探尋恢複團結的途徑,首先為了摸清情況,中共中央決定派周恩來率團訪問莫斯科,團員有賀龍、康生、劉曉、伍修權、潘自力和喬冠華。在出發前,毛澤東對代表團說,此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現場觀察,看看蘇方有什麽動靜,他們可能往哪方麵走。軍事上有個術語叫火力偵察。

   1964 年 11 月 7 日,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舉行盛大酒會,招待各國代表團。當賀龍向蘇軍元帥們敬酒敘舊時,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走過來向賀龍挑釁說:我們已經把赫魯曉夫搞掉了,現在輪到你們了,你們把毛澤東也搞掉,這樣我們就和好了 !

  周恩來對此立即向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提出嚴正抗議。勃列日涅夫解釋說,馬利諾夫斯基是喝醉了,是酒後胡言。周恩來說,酒後吐真言嘛 ! 周恩來要求對方正式道歉。隨後他和中國代表團全體成員退出宴會廳。代表團來到中國駐蘇使館,連夜致電中央,報告馬利諾夫斯基挑釁事件。

  次日,當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到各國代表團住所回拜周恩來時,周恩來質問他們,蘇共中央歡迎我們來,是不是為了當眾向我們挑釁 ? 周恩來指出,西方國家的媒體 11 月 8 日從莫斯科發出消息說,蘇共已和中共達成協議,要毛澤東下台,由周恩來當主席,難道這也是偶然的巧合嗎 ? 如果不是蘇聯領導人有這種思想,馬利諾夫斯基敢這樣胡說八道嗎 ? 蘇方答複說,馬利諾夫斯基是酒後胡言,不代表蘇共中央,且已受到中央委員會的譴責。他們現在代表蘇共中央正式向中方道歉。

  這次“火力偵察”,徹底弄清了蘇共新的領導實際上執行的是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外交路線,中蘇關係轉好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