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學術界要日本歸還“鴻臚井碑”(組圖)

(2010-03-18 13:07:58) 下一個

日軍在1908年從中國搬走的一塊唐代石碑,目前還橫臥在日本皇宮的庭園內。這默默躺了快一個世紀的石碑,最近成了中日間的一個爭議話題。中國學術界要求日本歸還石碑進行研究,不過遭日本宮廷拒絕。

圖:原存旅順黃金山下的唐鴻臚井碑及碑亭


 

現存在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碑及碑亭。


 

“唐鴻臚井刻石”拓片之一。

日本宮廷說:“這一石碑已被列為日本的國有財產,不容公開。”

引發爭議的石碑名為“鴻臚井碑”,目前收在日本皇居庭園的一個稱為“吹上苑”內。

這石碑身高1.8米,寬3米。按資料,石碑上記載刻字的時代是731年,是唐朝封渤海國國王為郡王時,特地立下的一個紀念石碑。渤海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及現時中國東北地區東部,現遼寧省旅順一帶。

這一石碑在日俄戰爭後的1908年,被打勝戰的日軍搬到日本。日軍將石碑以戰勝品,奉獻給明治天皇。目前,在日本防衛廳的圖書館內,還可在“戰勝奉獻品”的記錄冊子內,找到這一石碑越洋過海的資料。

據了解,北京的一些學者們在2004年,設立了有關研究該石碑的研究會,主張與日本一起研究石碑,以便促進中日的學術交流。去年8月31日,大連召開了有關這一石碑的學術大會,也邀請日本學者們參加。

今年1月,遼寧省大連市政治協商會議及大連大學的王禹浪教授一起倡議應該進一步加深該石碑的研究,並建議日本將石碑歸還中國。王禹浪教授認為:“應該讓多一些人知道這一石碑的存在。”

《大連日報》也在3月份刊登了石碑新聞。日本媒體引述,報道中呼籲:“拿回國寶,團結最重要。”

日本媒體分析,此次中國突然要求歸還石碑,是因為不久前,日本將原屬於朝鮮的一個石碑,從靖國神社內取出,讓它物歸原主。二來,是因為對中國而言,要證實渤海國是中國唐朝的藩國,為曆史定位,這石碑甚為重要。

日宮廷:國家專有財產 最多隻能提供照片

日本國學院大學短期大學教授酒寄雅誌在1999年發表過“鴻臚井碑”的論文。他受訪時指出:“因為這是一個可供人思考中國曆史的重要石碑,就不應該讓它深鎖在日本皇宮的庭園內。應當將它開放,讓學術界有機會進行深入研究。”

可是,管理日本皇宮事務的宮內廳卻不這麽認為,他們的回答是:“石碑已經列為日本的國家專有財產,擺放在皇居內,並規定不準讓人們進入參觀,不準公開,最多隻能提供照片。”

日本衝繩要求北京 “琉球珍寶榮歸故裏”

中國學術界要求日本歸還“鴻臚井碑”,與較早前日本衝繩要求北京故宮院藏的“琉球珍寶榮歸故裏”事件,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上個月初,日本衝繩民眾為新任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舉行歡送儀式時,托付他向北京故宮交涉,要求索回故宮內的“琉球珍寶”。宮本雄二答允民眾,一定會盡全力令珍寶“回歸故裏”。

琉球是衝繩的舊名,在明清時代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琉球共向中國進貢了超過六百件工藝品,包括彩繪織物、漆器、兵器、繪畫等。

對於衝繩民眾的要求,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兼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當時表示,如果衝繩民眾希望再次一睹寶物風釆,想借這些珍寶在當地辦展覽,故宮願意促成,但如果他們要把這批琉球珍寶“帶回家”,那是不可能的。

鄭欣淼說,這是明清年間琉球向中國皇帝進獻的貢品,如果現在來要回去“也太不像話了”。

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今年3月起首次在其官方網站展出部分“琉球珍寶”,精選當年琉球王國進貢的彩繪織物、漆器、武備兵器以及與琉球有關的繪畫、書籍等,展現了琉球的風土人情、生活起居以及過去與清朝的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