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兩岸重新發現林語堂的魅力

(2010-01-05 09:25:35) 下一個



圖:林語堂和太太在一起

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六日,是世界文壇傳奇華人作家林語堂逝世三十周年。而改編林語堂作品的電視劇及林語堂的書,都大受歡迎。此刻,「林語堂」成了兩岸民間社會的關鍵辭。在台灣的奇摩雅虎網站輸入「林語堂」三個字,出現一百五十多萬筆記錄,而在中國大陸的百度網站,則出現六十萬筆記錄。兩岸新一代驀然回首,發現這位上個世紀的「幽默大師」主張的《生活的藝術》,竟然跟他們今天追尋的「生活的藝術」不謀而合。

對這一代年輕人來說,林語堂提供了魯迅和胡適之外的選擇,林語堂的世界超越了左右意識形態之爭,沒有感時憂國的沉重,而將生命回歸到生活的藝術及趣味上,追尋「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境界。

兩岸新一代發現林語堂的軌道,可以從兩岸先後改編自林語堂的著名小說《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電視劇談起。

正在台灣的民視播出、由大陸演員趙薇擔綱的《京華煙雲》收視率不錯,吸引觀眾「尋根」,重新發現林語堂。《京華煙雲》的女主角姚木蘭溫柔婉約。林語堂生前曾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這個角色港星趙雅芝曾經演過,而且早在十八年前於台灣的華視播出,也很受歡迎。《京》劇新版本播出,吸引當年影迷重溫舊夢,把趙薇演出的《京華煙雲》拿來和趙雅芝比較,看誰最像林語堂筆下「最完美的女人」,有些影迷則是和自己的兒女一起觀賞新版《京》劇。兩個世代因為林語堂的《京華煙雲》,而有了新話題。

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仰德大道的「林語堂故居」也因應影迷要求,每周日播出十八年前趙雅芝演出的《京華煙雲》電視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新生代網友問:「趙雅芝飾演的京華煙雲,當時評價好嗎?收視率如何?」有網友立刻回答:「我是趙雅芝迷。我想,還是趙雅芝版較精彩。」不過,也有趙薇影迷表示:「趙薇版《京華煙雲》上檔前,趙薇曾忐忑不安地說:『不知道是不是能勝過當年的趙雅芝?』,趙薇有這份心,因此,她演得也很好。」

發明首部中文打字機

要不是電視劇《京華煙雲》播映,台灣新生代對林語堂愈來愈陌生。網路上有網友詢問:「林語堂是何許人?」「林語堂被稱作什麽大師?」熟知中華文化的網友迅即回答:「林語堂是文學家、旅遊家、語言學家,也是發明家。他著作等身,中、英文都很好,還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中文打字機、發明會擠出牙膏的牙刷。為了製造中文打字機,林語堂在四零年代投入所有積蓄,可惜因逢中國戰亂,未能生產,使他瀕臨破產。為了中文打字機,林語堂在人生旅程中,散盡家財。」

還有網友更仔細,忙著寫道:「林語堂生於民國前二十七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九五年,他以英文寫作介紹中國文化,馳名國際,中文也很好,飽讀詩書。他提倡幽默文學,有「幽默大師」之稱。著有《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蘇東坡傳》等數十部經典作品。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六日逝世於香港,四月移靈台北,長眠於台北陽明山故居,享年八十二歲。」

有網友寫道:「《京華煙雲》一共七十萬字,林語堂以純熟精練的英文,花一年的時間書寫完成。秘訣是靠著一根根的煙鬥提神激發靈感。」不過,「煙鬥神奇,有助靈感」引來少數網友質疑「真的這麽靈?」於是,有網友說:「林語堂喜歡新事物,如果他活在今天,知道自己成為網路議題,也許會哈哈大笑,上網來和全球網友討論。」

興起讀林語堂著作熱

在這股林語堂風潮中,「林語堂故居」舉辦的「讀原著學英文」活動,吸引民眾參與,傾聽台灣前國防部特等編譯官盧穗榮授課,研讀林語堂以英文寫成的《京華煙雲》。「林語堂故居」主任蔡佳芳說:「因為民初文人小說連續劇的播映,興起一股讀書熱潮。」

《京華煙雲》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出版,是林語堂首部小說,以英文寫成,曾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全書以中國文學名著《紅樓夢》為藍本,描寫近代中國變遷的故事,書中透過女主角姚木蘭的半生經曆,書寫姚、曾、牛三代家族的興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歡離合。林語堂在《京》書前的小引寫道:「它不過是一樁故事,說當代的男女,怎樣成長並學著相處,怎樣愛與憎、爭辯與寬恕、痛苦與歡樂,某些生活習慣和思想怎樣成形,尤其,在這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塵世上,他們怎樣調整自己,以適應生活環境。」

林語堂的大女兒林如斯生前曾為《京華煙雲》寫書評:「《京華煙雲》實際上的貢獻是:介紹中國社會於西洋人。」至於此書寫作的因由,林如斯寫道:「一九三八年春天,父親突然想起翻譯《紅樓夢》,後來再三思慮而感此非其時也,且《紅樓夢》與現代中國相離太遠,所以,決定寫一部小說。初兩個月的預備期全是在腦中的,後來開始打算把表格畫得整整齊齊的,把每個人的年齡都寫了出來。幾樣重要事件也記下來。」

林如斯生前追憶,林語堂於一九三八年八月在巴黎開始動筆,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擱筆。「每晨總在案上著作,有時八頁,有時兩頁,有時十五頁,而最後一天共寫了十九頁。」有一天,林語堂寫完書中人物「紅玉」之死,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淚所寫成』,今流淚,必至文也。」

林如斯評《京華煙雲》:「此書的最優點不在於性格描寫得生動,不在風景形容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繪畫的巧妙,而是在它的哲學意義……留給讀者細嚼餘味,忽然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夢也?而我乃稱歎叫絕也……或可說「浮生若夢」是此書格言。」林語堂七十六歲時,林如斯自殺身亡,讓他晚年悲傷不已。

在《京華煙雲》電視劇影響下,林語堂故居吸引許多遊人前往憑吊,重溫他學貫中西的傳奇曆史,領略他當年自況的名言:「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人們在林語堂的書房「有不為齋」駐足,重炙大師風範,體會他一生的堅持:「我始終沒有寫過一行討好權貴或博得他們歡心的文字。」

遊客之中,有一些是大陸來台觀光的民眾,他們特別安排行程,走訪林語堂故居。「林語堂」這三個字在中國大陸曾經是「禁忌」。一九三零年代,林語堂曾與魯迅以及左翼文人論戰,一九四九年之後,他的名字一度在大陸消失了。不過,一九七零年代末,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學界和出版界開始重新發現林語堂。

於是,在多重因素中,林語堂又成為兩岸熱門的名字。除了林語堂在陽明山的故居吸引中外人士探訪,故居的網站(www.linyutang. org.tw)也有許多網友點閱。

林語堂生前寫作《生活的藝術》一書時,曾提到「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麵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像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這段話現在體現在林語堂身上,恰到好處。

除了《京華煙雲》之外,這位「幽默大師」留下的「幽默話語」也成為林語堂在台灣新生代心中駐足的因素。網友們探討《京》的同時,也傳播了林語堂的兩個著名笑話:有一次,林語堂參加某院校的畢業典禮,很多人發表長篇大論,輪到林語堂講話時,已經十一點半了。林語堂站起來說:「演說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全場哄堂大笑。

另一段名言是他在巴西愛格利港的一個集會上說的:「最理想的萬國生活便是住英國的房子,用美國的水管設備,雇中國的廚師,娶日本太太,交法國的女朋友。」這些「老笑話」透過網路流傳,有了新生命,讓林語堂再度受到新新人類注意。

林語堂故居主任蔡佳芳表示:「自一九七六年三月林語堂先生辭世,家屬尊重其遺願,歸葬現址。數年後,林夫人廖翠鳳將先生的房舍及物品捐贈政府。一九八五年五月以『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對外開放,一九九零年三月台北市政府決定將圖書館移撥文化局主管。」蔡佳芳說:「其後,台北市文化局以委外招標的方式,由佛光人文學院經營,以活化古跡,加深其人文廣度,讓隱遁山林的文學重現蹤跡。林語堂故居於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六日開館,成為結合參觀、藝文講座、餐飲休憩的多元化空間,完整呈現了林語堂先生的格調思想、發明創意、生活態度與文學成就。二零零五年十月一日改由東吳大學接手。以研究為指標,活絡林語堂學。」

雖然,「林語堂故居」成為台北市的重要景點,不過,當年擔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的龍應台為了林語堂故居,曾被部份台灣政壇人士責怪。龍應台於二零零五年五月應北京《中國青年報》邀請,撰寫《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觀連宋訪大陸有感》一文,即提到這件往事:「為國學大師錢穆和林語堂修葺故居時,我被怒罵質問:「錢林兩人都是中國人,不是台灣人,不可以用台灣人的錢去修中國人的房子!」

龍應台為林語堂受責

為林語堂而被罵的詳情,龍應台於二零零四年五月在香港《明報》發表《向核心價值邁進,超越台灣》一文中寫得更詳細:「一九九五年九月,以政務官的身份我站在台北市議會接受質詢,晴天霹靂而來的不是質詢,而是指控:『你,不是台灣人!』當我修複地層下陷的林語堂、錢穆故居時,隆隆的指責是:『林語堂、錢穆都是中國人,不是台灣人;你為什麽修他們的房子!』當我試圖將二二八紀念館以公開競標的方式尋找經營者時,我必須忍受被指為『文化殺手』,『外省文化局長在消滅台灣本土文化!』而時不時,一張匿名的傳真信會交到我手上:『中國人,滾回去!』」

林語堂於一九五八年第一次到台灣,一九六六年決定定居台北,度過晚年。他在陽明山的房子是當時國民黨政府送給他的,由林語堂親自設計。整座房子以白牆藍瓦中國四合院的架構,結合西班牙的設計,兼具現代感與古典美。林語堂曾經形容這座宅院「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對於居所,林語堂說:「我要一個自己的書房,可以安心工作。」林語堂把書房命名為「有不為齋」,他為此寫了一篇文章,「直接引起我這個齋名的是一個一八九八年時的維新黨人康有為。既是「有為」,那麽另一方麵一定有「有不為」。當然一切相反的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在基本上,康有為與我也十分相符,雖然我們所論很不一樣。」林語堂有哪些「不為」的事呢?他自己寫道:「我憎惡強力,從不騎牆,也不翻斤鬥,無論是身體的、精神的或政治的,我連看風頭也不會……」

林語堂對於住處的想法是:「我想,一個人的房間,應有幾分零亂,七分莊嚴中帶三分隨便,住起來才舒服。」晚飯後,他最喜歡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含著煙鬥,遠眺觀音山和淡水河。他在一篇文章裏寫到:「黃昏時候,工作完。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裏,下麵天母(注:台北市北投區天母)燈光閃爍,清風徐來,若有所思,若無所思,不亦快哉!」

台灣有林語堂故居,中國大陸也有「林語堂紀念館」。該館位於福建漳州西郊的五裏沙,林語堂的父母在此長眠。零一年,薌城區、天寶鎮和當地村民投資一百六十多萬元人民幣,建成林語堂紀念館。林語堂的二女兒林太乙於零二年三月在台灣參加了林語堂故居重新揭幕後,即飛往漳州五裏沙的林語堂紀念館,為林語堂塑像揭幕。

林語堂育有三女,長女林如斯於林語堂七十六歲時,自絕身亡。晚年喪女是林語堂夫婦一大打擊。林語堂次女林太乙承繼林語堂的文采,出任《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並著有《林語堂傳》、《林家次女》、《金盤街》等名作。林太乙於一九九二年七月五日逝世,享年七十七歲。

林太乙生前寫作的《林語堂傳》中寫道:「我生長在一個很特別的家庭,父母親是個性完全相反的人,一個是出身閩南鄉山中樂觀成性的窮牧師的兒子,一個是廈門鼓浪嶼嚴肅的錢莊老板的女兒。我一直想把他們那不尋常的婚姻故事寫出來。」倜儻不群的林語堂認為,一部字典在手,什麽學問都可以自修。「一個人隻要肯自修,什麽事都難不倒」,林語堂即以他特殊的教育方式,任由林太乙自由發揮。

三女兒喜歡旅行

林語堂的三女林相如是一位科學家,偏愛理科。林相如今年七十多歲了,住在美國。她像林語堂一樣,喜歡旅行。亞洲周刊和林相如連絡時,她正計畫前往歐洲。林相如於二零零一年台北林語堂故居開放時曾返台。談起父親,林相如在當時的座談會上表示:「一九七四年,父親身體狀況日漸不佳,與母親搬到香港與我同住。我常陪他們逛街。有一天,我突然問他:『人活在世上有什麽意思?』他馬上說:『我認為生活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

林語堂對飲食特別講究,林相如追憶:「在台灣的幾年,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日子。因為台灣的食物很合他胃口,比如說用早晨剛從山上砍下來的筍尖煮的鮮湯;或是新鮮的蛤蜊湯。他尤其喜觀吃西瓜,常故意做大快朵頤狀,任憑汁液從嘴角滴落。他說,這樣才過癮。」

飲食與文學之美

為了研究林語堂的飲食與文學,林語堂故居與東吳大學文學創作研究室將於今年四月到六月舉辦周末藝文講座,由名師授課,剖析林語堂的飲食味覺與文藝心理。接下來也將舉辦係列講座,今年十月還計畫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發表論文,探討林語堂在文史哲方麵的貢獻。

「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裏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閑陶醉於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麽輕鬆,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嚐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這段林語堂生前寫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的話語,也許正是他長眠台北陽明山仰德大道居所的心情。

  • 林語堂小檔案林語堂(1895~1976),福建省龍溪(漳州)縣人,譜名「和樂」。父親林至誠牧師,母親楊順命女士,有兄弟六人,姊姊二人。曾獲上海聖約翰大學學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是一位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旅遊家、發明家於一身的全球知名學者。

    林語堂十七歲入上海知名英文學校聖約翰大學,在預備學校奠定英語基礎,改名玉堂。二十一歲與廈門富商廖悅發之女廖翠鳳訂親。二十五歲於上海與廖翠鳳女士結婚。二十八歲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再度獲胡適資助。進入以語言學馳名的萊比錫大學攻讀博士,研究中國音韻學。二十九歲以論文《古代中國語音學》獲語言學博士學位。其後,任北京大學英語係教授兼北京師範大學英語係講師,開始署名語堂發表文章。

    一九二四年五月將英文的Humor譯為「幽默」,為「幽默」一詞出現之始。一九三二年起,他先後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三本雜誌,以「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為編寫範圍與態度,提倡幽默文學。《論語》的成功,使先生得到「幽默大師」的美稱。

    一九四七年,林語堂發明「明快中文打字機」,一九五二年獲美國專利。一九五四年,出任新加坡南洋大學首任校長。一九六六年返台定居,一九七二年,《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出版,一九七五年,小說《京華煙雲》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作品。

    著有《吾國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風聲鶴唳》、《朱門》、《老子的智慧》、《蘇東坡傳》等經典名著。

    一九七六年三月廿六日病逝香港,四月移靈台北,四月一日,一部聖經伴隨林語堂遺體,安葬於故居後園,享年八十二歲。摯友錢穆題字碑上。

  •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我的話》

  •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國吾民》

  •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一夕話》

  •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裏,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裏。由那一刹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蘇東坡傳》

  • 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後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範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生活的藝術》

  • 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裏保持著樸實真摯。──《生活的藝術》

  • ……如果我們在世界裏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麽可憐的世界啊! ──《生活的藝術》

  • 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麵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生活的藝術》

  •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係統時,它已死了三次,並被埋葬了三次了。──《生活的藝術》

  • 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塗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氣、深刻和機巧。他們永遠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的幽默家更能應付偉大的事情。 ──《生活的藝術》

  • 一個學者是像一隻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生活的藝術》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