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主流大報反思侵華戰爭

(2009-11-25 12:23:41) 下一個


“日本的侵略戰爭不僅給中國造成了慘禍,也讓日本自身走向悲慘的結局!”2007年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體《朝日新聞》罕見地用四個整版來刊登名為《日中戰爭》的專題報道,對侵華戰爭進行全麵冷靜地反思。如何看待這場戰爭,一直是日本國內激烈爭論的焦點話題。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表示,日本從戰後清算到改造、高速成長再到蕭條以及現在的複蘇,觀察二戰曆史的視角在不斷變化。此次《朝日新聞》的報道就是最新的體現。 

薛葆寧個人影集中,四張拍攝下慘死於敵機之下的南京市民,文字標注為“1937-7-11”。專家推斷此日期為農曆,公曆即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六日,恰為侵華日軍對南京實行轟炸的第二天。

“一場無謀的戰爭”
 

“現在一想那真是一場無謀的戰爭!”文章一開始就定下了主基調。文章寫道,“這場戰爭始於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究竟是誰先開的第一槍,到現在仍然存在著各種說法。不容置疑的是戰爭發生的地點在中國,還有發生的時間是在日本軍隊夜間演習剛結束時。”文章說當時日本政府竟以為“隻要對沒有建立起國家體係的中國發起攻擊的話,中國就會立即跪地稱臣”。於是,“這個隻看眼前,沒有遠見的進軍開始了。”文章說,那個時代是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蔑視達到了極點的時代。可是當時日本“似乎沒有一個人想到”,被日本人看作落後於時代的中國事實上並不是那樣落後。當時由軍閥割據造成的支離破碎的貨幣製度在英國的幫助下得到統一,正在激烈戰鬥的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即使並非心甘情願,但也最終在“西安事變”後因為抗日而走到了一起。文章評論說,日本顯然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當時“民族主義”情緒已經在全國高漲。 

文章還從當時的國際形勢分析了這場戰爭的失策。文章說,當戰火蔓延到上海之後,日本的殘暴也展現在世界麵前,當時上海已經是一個國際都市。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之後,國際社會都不願意看到戰爭發生。 

文章還提到,由於戰線拉得太長,日本部隊給養沒有保障,隻能現地“補充”,這讓部隊所在的當地居民陷入了悲慘境地。文章執筆者之一日本記者福田宏樹寫道,他采訪過日本老兵,還拜訪過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越聽越覺得是一幅地獄圖”。可是當時的日本媒體卻整日謳歌皇軍的“進攻”,讓日本國民沉浸在虛幻的輝煌戰果之中。文章寫道,回顧日中戰爭的軌跡,日本的盲目“暴走”讓人感到一片黯然。即使是現在的日本,想把那場戰爭正當化的聲音仍然存在。日本政界也有這種聲音,它是引發中日關係緊張的導火索,也是兩國曆史問題的核心所在。 

中國電影中的日本兵形象在變 

在專題報道的最後部分,日本記者中野晃用很大篇幅描述了中國人對“日本鬼子”的態度。文章說,“抗日戰爭是中國永遠的題材”,“日本鬼子”這個詞匯是中國人對日本兵的蔑稱,也是中國電影中不可缺少的“醜惡角色”。但現在這種表現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中國人開始把日本兵當人看了。”中野晃還以活躍在中國的以扮演“鬼子”出名的日本人矢野浩二為例,說他已經出演了8部電影,現在終於可以發揮自己的演技了。中國電影、電視中的日本兵角色由日本人來演,“這本身就是改革開放的成果”。日本兵的角色不僅僅是中國人仇恨的對象,“也可以在喜劇中帶給人們快樂”。 

文章的執筆者之一福田宏樹專門前往中國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在文中,他描述了他看到的變化。福田宏樹寫道,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展示的內容原來主要描寫共產黨如何英勇抗戰,現在則加上了國民黨軍隊抗日戰績的內容。正在翻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文章稱,有中國人提議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改名為 “和平紀念館”。但是,對於這樣的提議,不少人堅決反對,所以提案沒有被采納。反對的理由是,在日本還有很多人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翻建一新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將在今年12月開館。有人認為這是加強了反日活動的結果,“但是聽說事實上展示內容變得更加強調和平了”。 


中國為何能堅持8年 

在《日中戰爭》專題報道的下集開頭,另一名執筆者五十川倫儀寫道:“中國抵抗日本軍的攻擊整整8年。為什麽能夠堅持8年?據說一座遠離北京、南京的小橋是解決這個謎底的關鍵,為此,我探訪了那座小橋。”五十川說這座小橋在雲南省的“瑞麗”,是連接中國與南亞的重要口岸,戰爭中美國和英國的大量戰略物資就是通過這座小橋從境外運到中國。1944年春天,中國、美國、英國和印度等國開始了對日本的夾擊。在打仗的同時,還建設了印度通過緬甸至雲南的道路,建成“援華通道”。為此,中國軍隊的給養一直得到了保證,而日本卻因為沒有充分的物資支援而走向了自殺的悲壯結局。從盧溝橋事變開始的8年之間,日本始終沒有能夠切斷“援華通道”。 

五十川在文中還詳細寫出了他在雲南采訪時的個人感受:“我的腦際突然浮現出最近的中國報道。報道說要在南亞和雲南之間建設一條石油和煤氣管道。目的是要把從中東進口的石油等通過南亞運到雲南,再輸送到重慶。如果這樣的話,中國就可以保障石油的供給,戰略意義十分重大。這讓我感到‘援華通道’還在暢通。” 

中日韓教科書如何描述這場戰爭 

《朝日新聞》用了其中的一個版麵對中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台灣的曆史教科書進行了比較。首先寫到日本教科書的特點是改變了“南京大屠殺”的稱呼。文章說在日本被廣泛使用的是東京書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社會曆史》。其中用了兩頁對“日中戰爭”中日本的社會體製進行了描述。關於日軍的侵略行為和殘酷屠殺的記錄較少。對於“南京事件”也隻是在文中加上少量注解。比如寫“日本軍占領了南京,在占領過程中殺死了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大量中國人”。在注解中則寫到,“這一事件在國際上被稱為‘南京大虐殺’受到了譴責。但是日本國民卻並不知道。”而在10年前,該教科書還寫著“死者20多萬人”,事件的稱呼也不是現在的 “南京事件”,而是“南京大虐殺”。可是後來因為被日本右翼批判為“自虐”,所以才改成了現在的內容。 

報道說中國的教科書共有12頁關於日中戰爭的描述,並配以多種照片,對主要戰役也進行了非常生動的敘述。而韓國則把這次戰爭稱為“中日戰爭”,在中學世界史的教科書上有記述。但是從抗日的角度描述這場戰爭的隻有7行。台灣的教科書中,在中國史和台灣史中都有所涉及,全部加起來大約3頁多。報道還提到了一本叫做《後方的中國社會》的書,是由日本琦玉大學教授川裕史等撰寫的。這本書聚焦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普通民眾,描述了中國全國動員參加抗日的史實。文章說,這種以日本侵略這個曆史事實為前提的曆史書在日本“實在太少”。 

日本觀察曆史的視角在擴展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表示,最近一段時間隨著中日關係好轉,高層互訪從破冰到融冰的恢複,出現了很多振奮人心的變化,似乎很多不愉快已經煙消雲散。其實中日兩國之間過去固有的矛盾並未得到真正解決。尤其是二戰曆史問題----―這個涉及兩國民眾感情的“疙瘩”並未全麵化解。《朝日新聞》這次係列報道的刊頭就是“曆史猶存”(或譯為“活著的曆史”),而且在前兩天(11月24日)也用一版篇幅專門介紹“南京大屠殺” 的經過及現在的爭論等,說明日本各界仍然在心裏深深地關注、思考著二戰曆史問題,甚至比中國人想的還要多,還要複雜。有朋友說:日本人大都在淡忘二戰曆史,這可能過於表麵。據路透社11月27日報道,日本右翼導演水島悟執導的《南京真相》將在日本上映,影片稱南京大屠殺是中國偽造的謊言。這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出曆史問題在日本的複雜性。 

庚欣認為,相對於早期主要以反省、清算為主,現在的觀察視角有很大擴展。例如這次專題內容中,涉及到的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的戰爭回憶,而是更廣泛的話題領域。首先是從時間上,跳出了8年戰爭的範圍,從前後更長的曆史時期進行觀察。從前期的“滿洲國”、世界及東亞的變化,到戰後處理等都有相當的研究及關注。其次是在國別上,跳出了中日兩國的範圍,從東亞到美國、蘇聯及歐洲等更廣泛的國際空間進行觀察。尤其是對美國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很多注視。再次是在領域上,跳出了曆史研究的範圍,從更多的專業領域進行觀察。僅這次專題報道就涉及到曆史、法律(東京審判等)、教育(教科書等)等各個領域的內容。這說明日本觀察二戰曆史的視角在不斷擴展。日本現在比較注重介紹各種觀點的爭論。幾乎在所有二戰曆史的重大問題上,日本及各國學術界都有一些爭論。不過,這也容易使一些不顧重大曆史事實及原則是非的觀點得以出籠,因為人們總是對一些貌似新奇的說法感興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