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千裏躍進大別山到粟兵團渡江:看毛粟戰略分歧

(2009-08-21 13:55:36) 下一個

作者不詳

三軍配合,兩翼牽製是中央小河會議定的,戰略反攻的部署是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劉鄧真正下決心直出大別山是在八月七日。

七月二十九日,軍委給劉鄧,陳粟譚的電報中,有這樣幾句:

“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麵告陳賡),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的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陝北打開局麵,致陝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後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的困難亦將增加。”

按說中央就在陝北的溝溝裏打轉啊,實際情況比誰都清楚,難道是謊報軍情?

8月7日時,山東和延安是個什麽情況呢?

山東:6月29日就為配合劉鄧分了兵。此時,5個縱隊已到魯西和魯南一帶,粟裕正帶著六縱和特縱準備趕過來。即當時山東已在支援劉鄧了,也就談不上劉鄧為山東解決問題而在8月7日躍進了。

延安:5月下旬以來,局勢基本穩定,胡兵雖多,但負責的領域也大,處處分兵,機動力量有限。此時毛和中央已不用和以前一樣,常在山溝溝裏和胡宗南轉圈捉迷藏了。

從小河會議就可看出,這個會議,從籌備到結束,將近20多天,而且公然通知各前線部隊領導人,10來天後在中央駐地小河村開會,並不但心會有被胡偷襲的危險,可見當時情況已相對穩定,對安全已有了一定的信心。

那麽,為什麽中央在給劉鄧的電報中有“陝北情況甚為困難”這樣幾句話、進而促成劉鄧躍進大別山呢?

聯係到中央的電報不分兵與分兵之議,中野一下內線、外線之爭,個人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談一談:

1、華野方麵,三月開始重點進攻,開初也是緊密結合,難尋戰機,粟裕花了兩個月尋找周旋,到了五月中旬才找到戰機解決74師,而此次進攻6月25日才開始,短短4天後中央就命令華野分兵,且怎樣分,分多少,方向是哪裏都一一安排好,可見中央早就預先想好了,目的很清楚,支援劉鄧,而此時劉鄧在魯西南打勝仗,並沒有8月初的危險,隻能是為了:幫助劉鄧躍進大別山。

2、陝北方麵,期間6月彭開始打馬,8月接著打榆林,請注意:命令並不是說保衛黨中央,而是吸引胡軍主力北援,以利劉鄧大軍南下。陝北此時想的是吸引敵軍,把胡困在陝北,而不是讓劉鄧將胡拖走。但問題的要害在於,如果按“陝北情況甚為困難”的思路考慮,陝北此時想的就應是讓劉鄧將胡拖走,而不是把胡滯留在陝北。

可見陝北此舉,隻能是為了:幫助劉鄧挺進大別山。

3、陳賡方麵,從增援陝北,和彭一起消滅胡宗南,到改變命令,供給的確是一個方麵,但胡的地方可並不都是窮的,就食於敵為什麽隻有劉鄧能做?可見,讓陳賡改到豫西,同樣是為了:幫助劉鄧挺進大別山。

4、在此期間,發給其它戰區的電文也要求積極作戰,目的依然是:幫助劉鄧挺進大別山。

這樣看來,劉鄧挺進大別山,究竟為了支援其它方向的困難,還是毛原來意思,就是讓其它方麵支援劉鄧挺進大別山呢?

我認為這正是毛、粟戰略思想不同的反映。

1946年6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以晉冀魯豫野戰軍、山東野戰軍和華東也戰軍渡淮河向南奪取信陽、大別山、安慶、浦口之線,在外線殲滅國民黨軍粉碎蔣介石的戰略計劃的構想,聯係到開始要王震過江,後來要粟裕過江,個人認為,毛澤東戰略思想很明顯:你打壞我的後方,破壞我的經濟,打爛我的“壇壇罐罐”,我就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打到你的後方,打爛你的“壇壇罐罐”,威脅你的老窩,你比我有錢,看哪個損失大,方針是依托一些大山,你打我,就和你兜圈子,不打我就開辟新根據地。7月在小河會議上強調必須樹立長期作戰思想,準備五年到十年甚至15年才打敗蔣介石,結合起來看即持久戰的方法,先不打大仗,不跟你主力幹,發展根據地,發展到一定時後,集小勝為大勝,打敗蔣介石。

粟裕的戰略思想是什麽呢?1947年3月4日,華野致電中央,對今後作戰提出兩個方案:第一,集中山東及劉鄧軍於津浦線之兗(州)濟(南)間與敵決戰,如此能殲敵四、五個軍,不僅膠濟及兗濟段仍為我控製,且可迫敵向濟南、臨城收縮,甚至轉入全麵守勢,利於我提早反攻轉入外線,第二,華東主力轉魯南線殲敵,建議劉鄧軍向東南進擊,截斷隴海線,與華東部隊形成對徐州之鉗形攻擊,迫津浦敵南返,而後我再全力於運動中殲滅南下之敵。

由此電看來,粟的戰略思想有幾點:

1、並不反對外線作戰,但先要在內線有利條件消滅一定敵軍主力,再到外線與敵決戰。

2、此外線不是毛的想法中的敵深遠後方,以及敵政治中心附近,而是中原、徐州等地,這裏是大都平原,離老根據地不遠,後勤、補給有依托,適合打運動戰。

3、中野和華野合力,時分時合,打大仗,與國民黨軍主力決戰(徐州集團),消滅敵有生力量,即消滅了國民黨政權。

毛的個性很強,一旦形成一個戰略思想,是不容易改變的,從後來的文革和之前的59年廬山的事,可以看出,他可以在情況有變的形勢下是采取暫時的、或戰術性的撤退,但不久就會重新回到他的思路上來,解放戰爭時也是這樣。

而粟裕也不是一個容易改變自己思路的人,一旦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往會堅持下去,不惜與上級抗辯。

整個南線的種種爭論,往往可以歸結到這兩種不同的戰略思想上來。

如前所述,1946年6月中央的戰略計劃就是外線出擊,正是由於了粟堅持先內線作戰,才有了七戰七捷,由於此戰之戰果,中央在一段時間內暫時采納了粟裕的作戰方式,集中兵力,利用內線的有利條件消耗敵有生力量,在此一段時間內南線取得了不少勝利,華東的宿北、魯南、萊蕪,劉鄧的定陶、巨、金、魚等戰役,陳賡的同蒲、臨浮戰役。打擊了敵人,發展了自己。

但同時,由於國民黨軍占領了大片的土地和城市,使解放區的人力、物力財源受到了較大的消弱,解放軍戰線縮短,野戰部隊逐步集中,加重了解放區腹地人民的負擔,財政和糧食供應困難,特別是國民黨采取集中兵力對陝北和山東重點進攻的方針,兩地壓力更大。

毛此前一直沒有放棄外線出擊的想法,隻是暫緩而已,此時認為是時候了,47年初準備5月開始進行外線出擊,後經退遲,決定六月開始躍進。

那麽,重點進攻後是否真的內線無仗可打了?應該說,還沒有到那一步。最好的例子就是孟良崮,還有劉鄧過黃河後的魯西南戰役,都取得了較好的後果。

但隨著華野分兵,天氣陰雨連綿,敵又采取緊密結合的方式,防守戰術的提高,戰機的確比以前難尋,特別是對敵主力頑強堅守的陣地,如華野的南麻、臨朐、劉鄧的羊山集。

在這種情況下,7月23日,中央軍委致電劉鄧陳粟,要求劉鄧下決心不要後方,直出大別山,華野2個縱隊南渡,到閩浙贛創立根據地,陳謝挺進豫。毛的思路很清楚:

1、改變集中力量打大仗的策略,改為分兵掠地,建立根據地;

2、由依托根據地打,變為直出敵深遠後方,不要根據地,開拓新區。

對上述意見,陳粟、劉鄧有一個考慮的過程。

首先,這與粟的想法是背道而馳的,粟裕西來的打算是與劉鄧合力打大仗,於是先做劉鄧的工作。

7月27日給中央、劉鄧發電:……華東和晉冀魯豫兩戰略區……目前敵真正機動者為10到13個整編師約30個旅左右,如果我們能在內線再殲其機動旅十至二十個,將對外線殲敵有極大之便利,而要求得在內線殲敵是完全可能的,關鍵在於捕捉戰機,此次劉鄧大軍在魯西南殲敵,即完全證明在內線大量殲敵完全可能。

他還認為,即使要一定要躍進,也希望再在內線作戰1個月至雨季過去,解決了棉衣問題,然後在南進便利的多。

以粟的地位是不能直接對抗毛的決策的。他采取的策略往往是先拖一下,爭取時間和機會,打幾仗,隻要仗打的好,中央就沒的說,自然會退步,就會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如蘇中,七戰七捷,每一仗之後,中央都會給他放寬一點時間。

所以這七仗,完全是他一點一點爭取來的,一仗打敗了,就沒的打了。

再如豫東之戰,雖然他下了軍令狀,中央還隻是給了他一個緩期執行,如果有個閃失,還是得過江。

劉鄧收電後於第二天,即7月28日致電中央,首先,強調南下困難,彈藥、經費、冬衣困難,然後認為當前內線仍有殲敵機會,如果在隴海路南北機動兩個月,再消滅其七、八個旅以上,則南下更少困難。

很明顯,劉鄧讚同了粟的觀點,主張仍在內線作戰,爾後有依托根據地向國民黨統治區域推進,而非躍進。

7月29日,中央回電,很勉強的同意了這個意見,不過在前麵加了很多條件,而且還在後麵加上一個重重的尾墜,即本文開始時引的那幾句話: “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麵告陳賡),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的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陝北打開局麵,致陝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後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的困難亦將增加。”

實際上是毛的一種不滿表達,即如你們一意孤行,嚴重的後果由你們承擔,有軍令狀的味道。

在這種壓力下,劉鄧沒有支持住,改變了主意,決定直趨大別山。

這個改變過程中,我認為鄧應當起了很大作用。這從他後來一再為大別山決策辯護、在回顧曆史時美化大別山的行動可以看出,當然劉後來也同意了。

中央得報,正合我意,立即作出具體安排,請各大戰區執行支援任務,並將華野西兵團暫由劉鄧指揮,與前麵勉強同意截然不同,可見毛的意向。

粟此時有苦也說不出了。

在此還有一個黃河漲水的問題,據鄧說蔣可能炸堤,蔣有這種想法是可能的,他畢竟這麽幹過,但這已不是抗戰時期,可能性會有多大?是否有其它方式可以避禍?蔣在此地有重兵,他可能淹他自己的人嗎?現在是內戰,不是外戰,且基本在蔣區,而非我老根據地。以民族領袖自居的他敢冒這個大不諱嗎?後果他能承擔嗎?劉鄧向西有陳謝,向東有陳粟,難道除了大別山,真的避無可避了嗎?選擇是很多的,並非一定南下。即使南下,也不一定跨越黃泛區到大別山,搞的丟盔卸甲。換句話說如果此時炸大堤,劉鄧一樣逃不了。

反過來,我們按粟的思路看看,劉鄧此時已有十五、六萬人,且戰鬥力很強,與出大別山後不能比,剛剛在魯西南一戰即消滅國民黨軍5、6萬人,粟六個縱隊加特縱力量至少不在劉鄧之下,陳謝也有8萬多人,三軍合力,將近40萬,而此時魯西南一帶,國民黨軍還沒有建立象後來那種機動兵團聯合作戰機製,整11師,5 軍等還是分散各地,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各個擊破,至少比淮海輕鬆的多。

劉鄧南下後,蔣軍包圍堵截,但過了淮河蔣軍就停止追擊,劉鄧不一點非要到大別山,於其在被迫逼出大別山後,再到桐柏、江漢建根據地,不如一開始就在該二處建根據地,這些地方比大別山的條件要好,這從後來的實際效果也可看出。

毛為什麽這麽鍾情遠征和依托大山?

我想與其紅軍時的經曆有關,人容易被過去的榮譽所束縛,二戰時的法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時代、條件上的變化,軍事上反映最快,戰法一定得變,要不就會吃大虧。如果我們今天還按原來人民戰爭的思路去打台灣,後果不可樂觀,這是題外話了。

總之,毛期望的兩個結局,大量殲滅敵人和建立穩定的根據地都未達到,大別山到淮海戰役前也隻是遊擊區,而不是鞏固的根據地。劉鄧大軍的戰績和自身實力都遠不如解放戰爭第一年。劉鄧大軍在大別山打轉,減員6萬,重武器丟光,此後一蹶不振。華野七月分兵,減員6萬,華野外線兵團恢複元氣後,實力發展陷於停滯。合計減員,正好是1947年8月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時的全部兵力。這樣在很大程度上,相當於一支野戰軍在經過一番艱苦的鬥爭後,全軍覆滅。

之後的事是都知道的,毛按他的思路,要進行第二個躍進,粟一再鬥膽直呈,劉伯承和李先念鑒於教訓,積極支持粟裕,最終改變了毛的決定。

當然,如大別山之前一樣,壓力也是很大的,又是軍令狀,又是反對地方無組織無紀律了,又是不能依賴後方了,又是如你不去就讓其它人去,但難能的是粟頂住了壓力,打嬴了豫東之戰,這才有了後來淮海的機會。

淮海的前後也是有曲折的,毛並未放棄他的戰略,號稱將戰爭引到長江以南是正確的堅定不移的方針,無此一條不能戰勝國民黨。為此在淮海戰役之前的10月11 日,曾再次要粟南下過江,粟再此頂住了這個壓力。粟在有名的“齊辰電”中,全麵提出了自己的戰略思想:即在江北大量殲敵,過江後在蘇、浙、皖、贛、閩各省不至有大的戰鬥,這樣不但保護了新解放區,也減輕了老解放區的負擔,使他們得到恢複。粟的這個思想是一貫的,一句話,三軍會合,中原決戰。

曆史是一個公正的評判者,按毛的設想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的戰爭,兩三年間即已大白。

從南線的進程來看,最終獲得勝利的正是粟的戰略思想。

點評:依毛的思路,南線建遊擊根據地, 北線(東北)建鞏固的根據地,東北解放後,然後從北打到南,不知猴年馬月的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