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朝戰中美不宣而戰 什麽原因令杜魯門食言?

(2009-03-12 15:34:30) 下一個

  1949年底,國民黨退守台灣,美國杜魯門政府認為,蔣介石大勢已去,美國此時的基本對華政策是:台灣問題是中國人的問題,中國的內戰由中國人自己解決,美國將接受北京控製整個中國的事實。

  然而這一政策卻因朝鮮戰爭突然爆發而中斷。朝鮮戰爭爆發不僅導致美國直接派兵進入朝鮮,而且招致美國插手台灣事務,再度在政治、軍事與經濟上援助蔣介石,全麵卷入中國內戰。朝鮮戰爭的爆發和美國介入中國台灣問題,與導致海峽兩岸長期分裂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

 美國準備從中國內戰中徹底脫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人決定將全國工作的重心轉入經濟建設,人民解放軍大規模複員。軍事上的戰略目標是準備發動解放海南島與台灣的渡海戰役。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在東南海沿岸集中數十萬主力,隨時準備渡海解放國民黨軍隊退守的最後一座孤島———台灣。新中國的領導人向全中國與全世界宣誓,台灣不解放,中國的統一就不完整。台灣本是中國領土,甲午戰敗後割讓日本。日本投降後,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派員接管了被日本強占半個多世紀的台灣,寶島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重新開始支持台灣的蔣介石政權。蔣介石敗局已定,杜魯門想在中國尋找新的機會

  蔣介石退守台灣後,美國華府政壇頗具影響力的共和黨人,如前總統胡佛與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塔夫脫等,竭力鼓吹動用美國海軍協助台灣國民黨軍隊抵抗中共。共和黨參議員亞曆山大·史密斯建議,派美國軍隊占領台灣,根本阻絕中共解放台灣的計劃。國會中由共和黨議員組成的“中國集團”,如諾蘭等人,繼續遊說美國行政當局在經濟與軍事上援助國民黨。

  執政的民主黨杜魯門政府,雖然在中國內戰爆發後一直援蔣,但此時完全承認對華政策全麵失敗,並對獨裁腐敗的蔣介石政權喪失信心,相信中共的勝利不可避免,國民黨政府的曆史終結隻是時間問題,美國將不得不接受中共控製中國的事實。因此,杜魯門政府雖然當時不情願在外交上承認新中國,但也無視共和黨反對議員鼓吹的繼續援蔣的主張,開始準備從中國內戰中徹底脫身,由國共雙方最後定奪台灣。

  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表關於台灣問題的指示,強調“台灣從曆史和地理上看,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沒有特別的軍事重要性”。言外之意,台灣既然屬於中國,軍事上的地位也不重要,美國在未來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卷入台灣海峽的衝突。12月29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進一步指出,在防務上,美國並不真正那麽需要台灣。意即如果中共要解放台灣,美國無能為力。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總統在有關聲明中闡明了對台政策: “美國對福摩薩(台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野心。現在美國無意在福摩薩獲得特別權力或建設軍事基地,美國也不擬用武裝力量幹預現在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會尋求卷入中國的內部衝突,同樣,美國政府將不會提供軍事援助或顧問給福摩薩的中國軍隊。”

  美國政治家分析,杜魯門關於台灣問題的聲明表明了美國不再插手台灣問題的立場,美國不會軍援蔣介石,台灣問題將由中國人自己解決。此時的杜魯門政府非常清楚,中共遲早會解放台灣,中國的統一乃大勢所趨,美國隻能作壁上觀。這一時期,除了經濟上的若幹援助,美國基本上已停止了對國民黨的軍援。

  艾奇遜後來在闡述杜魯門總統的聲明時指出,“台灣應歸還中國”。艾奇遜及其國務院的官員們預料,北京很快就會攻下台灣,他們甚至已在內部準備好了在台灣易手、國民黨垮台後如何應對局麵的指導情報文件。1月12日,艾奇遜在全國新聞俱樂部關於美國對太平洋防線的談話中,將日本、衝繩、琉球群島與菲律賓劃入美國的太平洋防禦圈,絕口不提台灣,有意把台灣放到美國的亞洲防禦圈外。他甚至在地圖上畫一條弧線,明確地將台灣與南朝鮮排除在美國的太平洋防線以外。美國大多數民眾也認識到,中共很快就會占領台灣,他們不願意看到美國政府在這個時候采取任何行動阻止這一結局的發生。

  這個時期,除了美國國會中的若幹抗議聲浪外,美國朝野基本達成共識,台灣問題是中國人的問題,中國的內戰由中國人自己解決,美國與國民黨蔣介石多年的關係即將畫上句號,美國將在等待塵埃落定後決定未來對華關係。

  佛羅裏達大學教授約翰.W.斯帕尼爾認為,杜魯門政府宣示的不幹涉中國內政的對華政策,實際為北京解放台灣開了綠燈,美國人相信北京會在1950年底以前取得台灣,北京將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政府,美國隨後將會承認北京的中共政權。因為預期北京不久會解放台灣,蔣介石政權行將終結,杜魯門與艾奇遜向全世界的美國駐外使節發出通報,準備應付中國國民黨政府徹底垮台後對其他國家造成的衝擊。

  朝鮮戰爭令杜魯門食言

  在杜魯門公開提出美國不提供台灣軍事援助、不卷入中國內部衝突的聲明後,不到半年,美國的對台政策發生了急轉彎。杜魯門不僅在當年6月派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而且重新在軍事與財政上援助蔣介石,直接而公開地卷入中國的內部衝突。

  杜魯門食言插手中國台灣問題,直接原因是朝鮮戰爭的爆發。朝鮮戰爭是美國改變遠東及對華政策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它的爆發,使美國完全改變此前在亞洲收縮力量的方針,不僅立即卷入朝鮮戰爭,而且重新幹涉中國內戰,並逐步加強對法國在印度支那殖民戰爭的援助,美國開始在亞洲對中國及共產主義實行全麵遏製政策,視其為在全球對蘇實行遏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從美蘇鬥爭的觀點出發,立即認定它是由蘇聯發動、支持和慫恿的,非用武力不能製止。美國認為朝鮮戰爭的爆發是蘇聯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新擴張,美國不立即作出有力反擊,保護其在亞洲的一個盟國,就會在亞洲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結果將會損害美國在西方世界的領袖地位,整個遏製共產主義的戰略就會破產。基於此,美國迅即介入朝鮮戰爭,並重新調整在亞洲的軍事戰略部署。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的當天一早,坐鎮東京的美國遠東總司令、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就獲悉了朝鮮戰事的戰況報告,立即提出一份“在亞洲遏製共產黨的戰略計劃”,經國防部長約翰遜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等同意後轉給杜魯門總統。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1)立即援助南朝鮮,且建議由台灣調一個軍馳援南朝鮮;(2)台灣極具戰略地位,應以海空軍保衛該島,給予蔣介石以廣泛的軍事援助;(3)加強菲律賓和印度支那的軍事力量;(4)保衛日本的安全。

  征得約翰遜和布萊德雷同意後,麥克阿瑟連夜派出以費爾德為組長的“駐台灣軍事聯絡組”進駐台灣。同時致電蔣介石,通報朝鮮戰況,詢問蔣介石在確保台灣安全的前提下能否派一個軍馳援南朝鮮以及台灣所急需的援助。

  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

  得悉朝鮮戰事後,蔣介石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對南朝鮮進行最有效的援助,以“擊破北朝鮮共軍的進攻”。6月26日,蔣同費爾德等人研究後,決定派遣台灣最精銳的五十二軍(附十三師)約32000人立即作開赴朝鮮戰場的準備。並對五十二軍的幹部配備、兵員裝備等問題作了具體部署,決定仍由郭永擔任該軍軍長,由第二師師長侯程達、二十五師師長李有洪升任副軍長,高雄守備區參謀長王楚英任五十二軍參謀長,十三師幹部保持原狀。規定五十二軍在朝鮮戰場直接受命於麥克阿瑟將軍,且受其派駐南朝鮮的代表的節製。

  6 月27日,杜魯門在白宮發表聲明,一麵命令駐日美軍參加朝鮮作戰,支援南朝鮮,一麵下令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準備阻止並擊退對台的任何進攻。杜魯門說:“共產黨部隊可能占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以及在該地區執行合法而必要任務的美國部隊的安全。”因此,他下令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止國共雙方的相互攻擊,聲稱“台灣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複、對日合約的簽訂或經由聯合國的考慮”。

  杜魯門當天發表對於台灣問題的談話,與年初的聲明大相徑庭。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開始重視台灣在遠東的軍事戰略地位,正式將台灣列入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安全的重要一環。朝鮮戰爭爆發不僅使台灣在美國人心目中的軍事地位驟然上升,為美國插手台灣、卷入中國內部衝突提供了契機,同時也給孤立無助的蔣介石政權提供了一個絕處逢生的最佳時機。

  7月上旬,利用美軍登陸朝鮮作戰之際,台灣再次主動表示願派兵赴朝協同美軍作戰,向美方通報中共軍隊向東北調動,有支持北朝鮮侵略的企圖,而且通報說毛澤東已於7月4日秘密訪問了蘇聯,中共軍隊在華東大規模集結,可能於7月中旬攻打台灣,以博得美國對台的進一步關注與重視。

  美國中央情報局經分析認為,沒有情報顯示毛澤東於最近第二次訪問蘇聯,也沒有證據顯示中共將在7月中旬進攻台灣;中共軍隊向東北地區調集企圖支持北朝鮮的消息,是國民黨的宣傳手段,以影響美國視聽。美國中央情報局認為,美國承諾防衛台灣已經阻延了中共進攻台灣的時間表,中共沒有外力的支持,不可能攻占台灣。

  美國中情局在7月上旬判斷中國大陸不會馬上攻打台灣,但對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共會借機在遠東擴張共產主義勢力表示了擔憂。中央情報局認為:朝鮮戰爭對遠東最直接、最令人憂心的影響是,國際共產主義企圖通過北平政權在該地區加速共產主義。中共軍隊的力量加強與部署,會允許它在很少警告甚至沒有警告的情況下對該地區許多地方發動軍事入侵。北平政權無疑會向東南亞地區的遊擊行動和顛覆活動提供支持。與此同時,中共政權會繼續增加它的非軍事行動,在東南亞地區進一步擴張共產主義。

  根據這種分析,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後開始將新中國視為在亞洲推行擴張共產主義的危險對象,認為必須加強力量對中共進行遏製與圍堵。蔣介石政權,自然被視為其在亞洲遏製中共的天然盟友和有形資產。

  麥克阿瑟不遺餘力援助蔣介石

  朝鮮戰爭爆發後,麥克阿瑟兼任赴朝參戰的“聯合國軍”總司令,其對蔣介石的援助不遺餘力。6月26日,麥克阿瑟經約翰遜和布萊德雷向杜魯門提出了援助蔣介石的計劃。在6月26日、27日和29日,三次要求杜魯門從速接受蔣從台灣派軍增援南朝鮮的建議,同時通過約翰遜等人積極促成了杜魯門批準向台灣派駐兩個中隊的噴氣式戰鬥機,從衝繩島向台灣運去數萬噸武器裝備。隨後又通過他們促成杜魯門於7月27日再次發表聲明,宣布:(1)給予國民黨中國以廣泛的軍事援助;(2)由麥克阿瑟調查國民黨中國軍隊的現狀和它實現現代化的需要,提出切實的建議;(3)解除台灣對大陸沿海進行海空活動的限製,計劃對大陸沿海作偵察飛行和海軍巡邏,以確定中共對台灣進攻的緊迫性。

  7月31日,朝鮮戰局正酣,麥克阿瑟突然飛抵台灣與蔣會談,商定在台灣設立美國駐台軍事聯絡組,美台雙方陸海空軍歸麥克阿瑟統一指揮,“以共同防守台灣”。美國完全改變不在台灣設立軍事基地、不向台灣國民黨提供軍援和顧問的初衷,開始直接在軍事上與台灣國民黨軍隊結盟,共同對付中共。

  作為遠東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深悉台灣在美國遏製共產主義的太平洋防線中的戰略作用。1950年8月17日,麥克阿瑟在給美國海外戰爭退伍軍人全國野營年會發出的電文中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戰略邊界發生轉移,它包括了整個太平洋。太平洋已成為我們的巨大護城河”。8月28日,麥克阿瑟在海外作戰軍人協會的演說中再次稱太平洋已成為美國巨大的護城河,“杜魯門總統 6月27日的決定,已經燃起了整個亞洲的希望之燈”。如果台灣落入對美國不友好的國家手中,“就成為插入防禦圈正中央的一塊敵性凸角”。麥克阿瑟十分看重台灣在美國太平洋防線中的戰略地位,將台灣比做“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供應艦”,美國必須盡一切努力保衛台灣。

  朝鮮戰爭與中國台灣問題

  杜魯門三次拒絕蔣軍赴朝的建議


  在朝鮮戰爭期間,蔣介石前後三次決定派遣五十二軍赴朝,增援南朝鮮。杜魯門曾表示:當他聽到蔣介石願意派兵援助南朝鮮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應當接受蔣委員長的這番好意”。但由於國務卿艾奇遜的堅決反對,蔣介石的馳援計劃在華盛頓始終未遂。

  艾奇遜認為,如果蔣介石的軍隊開進朝鮮,中共必將加倍還擊。“那樣一來,朝鮮戰爭馬上就會擴大,局勢的發展也必然難於控製,其結果不僅美國將要深深地陷進去,而且會把我們的盟友嚇跑。蔣介石的軍隊雖然自稱是他們最精銳的部隊,實際上卻缺乏現代化的技術裝備,恐怕是難以抗衡具有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北朝鮮共軍的,又豈能指望蔣介石的軍隊去扭轉朝鮮的局勢呢?”

  由於害怕蘇聯出兵和中共增加兵力,再加上英國的反對,杜魯門采納了艾奇遜的建議,於1950年6月30日、12月6日兩次拒絕了麥克阿瑟派蔣軍赴朝的建議。蔣介石第三次要求派五十二軍馳援南朝鮮是在1952年5月克拉克到東京上任不久。1952年5月12日,美國陸軍上將李奇微離任,另一陸軍上將馬克•克拉克取代李奇微成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由意大利調到東京後,發現日本的防務極其空虛,除75000名警察外,竟無一營美國的地麵部隊,遂建議從台灣抽調一個軍到朝鮮戰場,以便從朝鮮戰場抽出三個師的美軍去防守日本。他滿以為這項建議能獲通過,就同時電告蔣介石預做準備。“從台灣調一個軍去朝鮮戰場替換美軍”的陣風刮起後,蔣介石明知隻要杜魯門還在白宮、艾奇遜還當國務卿,從台灣派軍支援南朝鮮的事就永遠無法實現。但為了配合克拉克的行動,蔣介石還是積極備戰。艾奇遜堅持己見,再一次頂住了五角大樓和國會的壓力,促使杜魯門拒絕了克拉克的建議。自此,五十二軍馳援南朝鮮的事就銷聲匿跡,再無人提起。

  盡管蔣的提議未被杜魯門政府采納,但其投靠美國依賴美國的心態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華府的接連受挫卻使麥克阿瑟援蔣的決心更趨堅定。或許是不甘心杜魯門的桎梏,或許是出於和蔣介石的密切關係及要全力給予支援的目的,麥克阿瑟在1950年12月6日電告蔣取消五十二軍軍援計劃的同時,向美國國防部建議將駐台聯絡組升格為“美國協防台灣軍事顧問團”,進一步擴大對蔣的軍事援助。

  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將打算遺棄的台灣蔣介石政權重新拾了回來,繼續置於卵翼之下。美國這時不僅要協防台灣,而且更將台灣看做是一顆在亞洲遏製中國大陸與共產主義的戰略棋子,一艘屹立在美國護城河中的航空母艦。正是在美國的保護之下,台灣蔣介石政權苟延殘喘,偏安孤島。

  圍堵孤立中國

  美軍介入朝鮮戰爭並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立即導致美中公開交惡。 6月28日,杜魯門發表白宮聲明的次日,中國政府對美國的介入表示了強烈抗議。毛澤東指出“全世界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嚴正聲明,宣稱杜魯門27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台灣屬於中國領土,不容任何外國勢力插手幹涉。

  朝鮮戰爭爆發之初,盡管美國已派兵幹涉朝鮮內戰,但中國政府考慮更多的卻是美國的對台政策,這種顧慮超過了正在朝鮮半島發生的軍事戰爭。因為美國對台灣的軍事卷入,封鎖了中國解放台灣的通道,阻撓了中國的統一進程。

  美國漢學家指出,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後,沒有證據顯示中國參入了“對南朝鮮的侵略”,北京方麵似乎不太願意支持蘇聯武裝幫助北朝鮮,相反,中國希望盡快解放被國民黨占領的台灣,完成國家統一大業。中國軍隊當時的部署反映了北京領導人的戰略意圖,因此,北京對美國違背諾言插手台灣問題感到憤慨。麥克阿瑟突然飛抵台灣與蔣會晤,中國擔心美國會進一步支持台灣國民黨軍隊采取行動。為此,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在8月致電聯合國,強烈指控美國“武裝侵略中國的領土,幹涉中國的內政”,要求聯合國命令美國軍隊撤出台灣海峽。

  美國方麵並未理會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執意將台灣納入其太平洋防線,分裂中國領土。9月20日,美國代表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提出《福摩薩問題案》,要求討論“台灣未來地位問題”,企圖使台灣問題國際化,不讓台灣落入中國手中。不久,美國又在聯合國發起對中國的經濟封鎖與製裁,“圍堵與孤立中國”逐漸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主軸。

  朝鮮戰爭成為中美不宣而戰的戰爭

  隨著朝鮮戰爭事態擴大,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在占領平壤後不顧中國方麵的警告直逼鴨綠江,中國領導人感到美國和台灣蔣介石政府正在南北呼應,對中國大陸形成挾鉗之勢。美軍逼近鴨綠江邊的新中國重工業基地東北,戰火延至中國家園。在國家安全受到直接威脅的情況下,毛澤東決定答應北朝鮮政府領導人金日成的要求,派兵入朝協助北朝鮮人民軍抗擊美軍,保家衛國。這是中美軍隊首次交戰。

  中美在朝鮮戰場的大交鋒,使得因美國插手台灣問題而惡化的中美關係更加激化,雙方的仇視與敵對進一步加深。

  曾在中國多年、報道中國問題的美國新聞記者、《美國人民與中國》一書的作者斯迪勒指出,中國與美國在朝鮮戰場激烈交鋒,美國士兵在朝鮮戰場遭受慘重傷亡,使美國人一夜間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與態度。以前,美國對中國懷有一種以恩人自居的優越感,現在卻對中國感到驚恐與憤怒。斯迪勒說:“在我們的整個曆史上還從未有過這種對中國人的感覺。”

  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使驕橫一世的美軍遭受重創,美國的威信受到沉重打擊。中國人民誌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的堅決抗擊,使美軍傷亡增大,陷入朝鮮戰場的泥潭難以自拔。杜魯門政府不能從軍事上在朝鮮戰爭中獲勝,且考慮到美國的主要敵人是蘇聯不是中國,美蘇爭奪的戰略重點是歐洲不是亞洲,因此決定通過談判結束戰爭。

  1951年春天,杜魯門罷免了企圖將朝鮮戰爭升級、把戰爭行為擴大到中國沿海與內地的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權,開始與朝中方麵談判接觸。此後談談打打,直至艾森豪威爾政府上台後於1953年7月中旬與朝中方麵正式達成停戰協議,結束了曆時三年的朝鮮戰爭。

  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幹涉台灣問題上走得更遠

  朝鮮戰爭結束了,但中美之間的敵視並沒有完結,因為朝鮮戰爭爆發而引起美國插手的台灣問題複雜化、國際化,台灣問題成為美中互相仇視與交惡的導火索,中美之間的冷戰圍繞台灣問題愈演愈烈。

  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力圖盡早結束朝鮮戰爭的同時,卻繼續抓住台灣不放,進一步加強了對台灣問題的幹涉,企圖把台灣培植成美國在亞洲抑製紅色中國與共產主義的前哨陣地與橋頭堡。這一點,艾森豪威爾政府與杜魯門政府一脈相承,並在幹涉台灣問題上走得更遠。

  1953年2月2日,艾森豪威爾在首次對國會的國情谘文演說中公開宣稱,美國不再限製台灣蔣介石軍隊的行動,第七艦隊不是用來保護中共。此話一出,蔣介石立即仗恃有美國支持,開始派軍機對大陸沿海進行襲擊。艾森豪威爾放虎出山、讓台灣蔣介石軍隊騷擾大陸的目的,是想迫使北京政府在朝鮮戰場上答應美國的談判條件,使美國盡快脫身。朝鮮停戰之後,蔣介石仍不甘寂寞,不斷地對大陸沿海進行軍事騷擾與挑釁,企圖在挑起戰事後,將美國拉下水,達到軍事上反攻大陸的目的。

  1954年夏,台灣海峽多次發生海上與空中衝突,情勢十分緊張。9月,中國福建前線部隊炮轟金門,對蔣軍以示懲罰。美國立即對海峽兩岸的衝突作出反應。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表示不僅要協防金門,並建議艾森豪威爾總統容許蔣派飛機轟炸共軍在福建的炮兵陣地,必要時甚至可以深入大陸內地進行轟炸,如果導致北京反擊,美國將參加戰鬥。國務卿杜勒斯公開宣稱:“中國人正在進行冒險刺探,如果我們不阻止他們,我們將在遠東麵臨災難性的後果。”

  1954年12月2日,美國與台灣蔣介石政權正式簽訂《共同防禦條約》,規定美國可以有“在台灣、澎湖及其附近為其防衛所需而部署美國陸海空軍的權力”,對雙方“任意締約國之領土的武裝攻擊”,即應共同“采取行動,以對付共同危險”。

  翌年1月6日,杜勒斯在向艾森豪威爾總統呈交的報告中聲稱:“此項條約將成為阻遏共產黨奪取西太平洋地區陣地企圖的重要力量。”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爾就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在向國會提交的特別谘文中,要求國會同意使用美國軍隊協防台灣。

  隨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分別在1月25日、28日通過授權美國總統在台灣海峽地區使用美國武裝部隊的緊急決議,從而使美國政府向台灣提供軍援、派駐部隊及在軍事上的直接卷入完全合法化。從此,中美關係更趨緊張。在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美中數次在台灣海峽發生軍事對抗與武裝衝突。艾森豪威爾政府甚至準備在台灣海峽發生軍事衝突時對中國大陸使用核武器,但遭到美國盟友英國與加拿大的強烈反對。美國輿論認為,台灣問題已成為美中之間隨時可能發生衝突的一顆定時炸彈。

  尼克鬆政府承認隻有一個中國

  尼克鬆政府上台後,開始決定與中國接觸,實現美中關係正常化。在此過程中,美國認識到,台灣問題是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1971年8月7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指出,北京方麵已多次表示,如果華盛頓不回到朝鮮戰爭爆發前對台灣問題的立場,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它將不會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也不會與美國開展有實質意義的貿易活動。在認知與尊重中國這一根本立場的基礎上,1972年2月28日,尼克鬆與周恩來在上海代表美中雙方簽署了舉世聞名的《中美上海聯合公報》。

  公報明確宣布“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利益的。關於中美關係中最棘手的台灣問題,美國方麵在公報中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中國方麵在公報中重申了自己的立場:台灣問題是阻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幹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台灣獨立”和鼓吹“台灣地位未定”的活動。

  美國在公報中對台灣問題的認識與承諾,標誌著美國基本上又回到朝鮮戰爭爆發前的對台認識及政策,它結束了美中兩國長達22年的敵對關係,為中美關係正常化鋪平了道路。

  中美建交後,台灣問題仍是中美主要摩擦點

  1979年1月1日,美國在卡特總統任內正式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結束與台灣國民黨政權的外交關係,隨後撤出所有殘留的美國駐台軍事人員及軍事設施,僅與台灣保持非官方的商務、文化和其他民間關係。美國表示讚成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主張。但是,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後,美國國會卻通過了《與台灣關係法》,並由卡特總統於1979年4月10日簽署生效。

  該法案宣稱美中建交“是基於台灣的前途將通過和平方式來決定這樣的期望”, “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製或禁運來決定台灣前途的任何努力,將是對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的威脅,並為美國嚴重關切”。該法案還規定美國政府可“向台灣提供部分防禦性的武器”,“使美國保持抵禦會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和社會經濟製度的任何訴諸武力的行為或其他強製形式的能力”。

  《與台灣關係法》的出台,表明美國雖然承認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但仍不放棄朝鮮戰爭爆發後對台灣安全的承諾,仍要把台灣作為保護領地,繼續視台灣的獨立存在為關係美國西太平洋地區利益與安全的砝碼。因此,中美建交後,台灣問題仍是中美兩國的主要摩擦點。

  隨著蘇聯與東歐集團的瓦解及冷戰的結束,美國朝野仍維持冷戰思維的部分人開始將正在崛起的中國視為美國的新敵,遏製圍堵中國的聲音一時甚囂塵上。有些美國人又開始在台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反對與阻撓中國統一。台灣島內的一些“台獨”人士則在台灣當局領導人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希望依靠美日支持,實現台灣“獨立”,與中國大陸正式分離。但曆史已經並還將證明,“台獨”是行不通的死胡同,海峽兩岸的統一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這一曆史事實與法理定論已記載於如《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國際曆史文獻,並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各國所承認。

  台灣與中國大陸長達半個世紀的分離是由於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插手中國內部問題所造成的。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罔顧先前的承諾,立即派兵卷入朝鮮戰爭,同時派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並開始向台灣國民黨軍隊提供新的援助。

  斯坦福大學曆史學教授馬克·曼科爾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國會作證時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向台灣提供軍援與經援,已成為中國內戰的直接參入者。”

  華盛頓大學研究遠東問題的學者泰勒博士60年代中期在國會作證時也承認,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是世界上“唯一卷入中國內部衝突的世界強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