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的翻譯吳建民:“外交是什麽”?(圖)

(2008-12-23 18:53:55) 下一個

吳建民,22歲起就步入外交領域,曾給毛主席、周總理、陳毅等老一輩領導人做過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席位後,他是第一批進駐聯合國的工作人員之一;他曾任駐荷蘭、法國大使;如今,他是外交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外委會副主任、國際展覽局主席。40多年的外交生涯讓他見證了中國外交的起伏跌宕。就是他,在離開外交工作第一線時,向外交部提出建議:“揭開外交神秘的麵紗”。在北京略帶寒意的早春,我們走近了這位溫文爾雅的外交官。

“太神秘的結果是雙輸”

外交,在普通人看來,神聖而又神秘。有記者曾以“外交是什麽”為題采訪過街上行人,得到的回答大都是,外交很貴族化啊,衣著光鮮啊,出席高級宴會啊,等等。吳院長半帶調侃地說:“大家不了解外交,所以外交部想漲點工資都難。”“今天,中國的開放度是史無前例的。去年,2800萬人走出國門,1500萬外國人來到中國。這種情況下,老百姓不了解外交,就會喪失很多機會。”此外,老百姓不了解外交,就不會知道外交人員為國家做出了怎樣的貢獻,更不會明白他們付出了怎樣的犧牲和代價。有人把我們的駐外使館戲稱為“和尚廟”,因為外交官家屬大都因為工作和家庭等原因無法隨行。有些外交官的孩子甚至因為沒人照顧而誤入歧途。“這可是父母終身的痛苦啊,”吳院長加重語氣說,“外交太神秘了,結果不是雙贏而是雙輸。”

“外交是一種資源”

外交究竟是什麽?吳院長告訴我們:“外交是一種資源,可以做很多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隻是可惜,現在很少有人能意識到這一點。”

吳院長舉了一個例子解釋自己的觀點。2000年,民航總局準備從法國進口3套空中管理設備,但是對方開價高達1.3億美元,雙方談判形成僵局。民航總局找到了當時任駐法大使的吳院長,希望他能從中調節一下。“在法國,大使很受尊重。我和對方一說,我想見你,他就來了。我們談了半個小時。我說,你要賺錢,這我很理解,但是要一下子賺太多,恐怕不行。這裏有個長期和短期的問題。中國可是個很大的市場啊。”吳院長接著說:“半個小時,隻用了半個小時,問題就解決了。你說,外交的作用大不大?”

“嬉笑怒罵皆是外交”

在人們印象中,外交官永遠儒雅平和、彬彬有禮。他們似乎沒有發脾氣的權利。不過,在吳院長看來,“嬉笑怒罵皆是外交”。

4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吳院長自然也有憤怒的時候。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日內瓦的一次會議上,某國外長點名貶斥中國的人權狀況。吳院長聽了很生氣,於是口授答辯稿,措詞非常嚴厲。吳院長說起這段往事時,依然抑揚頓挫、堅定有力:“第二天,他們就氣勢洶洶地來找我,臉都氣紅了,指責我說,‘你們怎麽敢點我們外長的名?’我說,‘是他先攻擊了我們,自衛也是人權。’他們叫嚷著要和我們進行答辯。我就回答,‘那就來吧,我會進行反答辯。’”看著陷入往事的吳院長,我們完全可以想象10年前他說這番話時的磅礴氣勢。

當然,外交官不能亂發脾氣。“成熟的外交官通常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這種平和來自客觀,而客觀來自自信。”吳院長說,“大庭廣眾之下,我沒發過脾氣,因為我認為,多數人更容易接受娓娓動聽地講道理這種方式。”

“做外交官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22歲就進入外交領域的吳院長對外交可以說感情深厚。他曾說過:“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我還會選擇外交。”“我喜歡外交,因為每天都可以接觸到新鮮的人和事。做外交官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覺得,每天都能學到新東西是種很大的獎賞,這樣,就不會覺得世界太無聊。”

專業為法語的吳院長一畢業就被派到了總部設在布達佩斯的世界民主青年聯盟任代表翻譯。“我很幸運,一畢業就到了一線,因此得到了很多鍛煉機會。那時候參加會議,常常要連續翻譯6個小時。”當時為了工作需要,吳院長還自學了英語和西班牙語。

1965年到1971年,吳院長在外交部翻譯室工作期間,曾多次給毛主席、周總理、陳毅等老一輩領導人做過翻譯。“能在他們身邊,學習他們的言談舉止,我真的非常幸運。他們是時代造就的,可以說是千錘百煉、大浪淘沙,這些人真的是不得了。”儒雅的吳院長說到這裏時頗有幾分激動:“到現在,總理的氣質依然被外國人津津樂道。我在法國時,法國人對我說過,‘他的眼睛真的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1971年,吳院長被派到了聯合國。用他的話來講,那裏“是全世界外交官的櫥窗”。除了外交官,在那裏,每天都能見到幾十個國家元首,可以近距離觀察他們在舞台上的表現。這個“見識”的過程也讓他獲益匪淺。

吳院長一直強調自己幸運地得到了這麽多學習的機會,但他的經曆正是“天助自助者”的最好詮釋,因為正是他那種強烈的求知欲才使他能抓住機會不斷充實自己。正如吳院長所說,這種求知欲是一個外交官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

外交學院院長的願望

如今,作為外交學院的院長,吳院長的最大心願就是為祖國多培養外交人才。

作為資深外交官,吳院長指出,要成為成功的外交官,首先要愛國,“愛國,才有勇氣往前衝。”其次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麵太窄,就聽不出別人話語中的奧妙,就無法抓住關鍵。而這就需要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不懂就得查。”再者就是外語要好,這是溝通的基礎。“外交官應該能進行電視辯論。”吳院長最後強調了交流的重要性。他出席外交活動時,處於“時刻準備著”的狀態。“我隨時都準備講話,還會爭取每個可以講話的機會。在那麽多外交官聚集的場合,能讓大家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就可以讓別人對中國多一點了解。當然,這就需要給自己一些壓力。”

43年前,吳院長走出校門,進入外交領域;43年後,他從一線退出,回到了學校。如今,他依然忙碌。他似乎正努力為自己的外交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