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謎:秦始皇陵的勞工墓為何挖出了“外國人”?(組圖)

(2008-11-12 13:50:15) 下一個

  是什麽原因使這位具有“歐亞西部特征”的外國人來到秦國,一直是一個難解的謎秦始皇陵西側的勞工坑近日成媒體關注的焦點考古隊發現的“勞工墓”“萬人坑”發現歐洲人種遺骨———

  專家對秦始皇陵挖出的幾十具屍骨通過了DNA的鑒定,終於知道了這幾十人的身份,其中有一具引起了所有人的目光,因為這是一具具有“歐亞西部特征”的外國人的遺骸。據史料記載,直至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才發現了西域36國,而秦朝怎麽會有外國人?

 秦始皇陵發現“萬人坑”

  2003年春天,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前區要進行環境改造,所以就對該地點進行考察,在考察到館前區西側的時候,突然發現有陶窯,就對這個陶窯進行了挖掘,在挖掘的時候發現幾具人骨。於是,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段清波就帶領他的隊員繼續挖掘,終於使這些秦始皇陵的勞工墓重見天日。

  “剛挖掘出的這個勞工墓比抗日戰爭時期的萬人坑好不了多少。”段清波這樣形容他剛剛看到這個勞工墓的情形。這座勞工墓一共埋了121個修建秦始皇陵的勞工的屍骨。據段清波介紹,當時,有人死掉了隻是簡單地處理一下,往這個勞工墓裏一堆,所以屍骨放得很淩亂。電視劇《紅樓夢》中王熙鳳在死後用草席裹屍這個場景很多人都記憶猶新,但是這些勞工在死之後連用草席裹屍都是特殊待遇,在埋葬他們的土中隻有一點點的席子的痕跡,更多的隻是將他們的屍骨扔進勞工墓,再蓋上一點點土。過幾天,又有勞工死去,就再扔進去。

  就這樣,這座勞工墓中的屍骨是一層一層,密密麻麻地層層覆蓋,因為中間有土作為間隔,並且每個勞工死去時的動作不同,被埋葬的方向也不一樣,所以還是可以分出每一具屍骨。  

  DNA鑒定破碎骨骼

  由於這些屍骨都是秦始皇時代的,距今已有2200年的曆史了,除了經曆了歲月的蹉跎,並且還受到一些汙染,致使這些屍骨十分脆弱,一碰就碎。為了能夠研究這些屍骨的身份,段清波和他的隊友就隨即采集了這些屍骨的樣本。根據這些屍骨的堅硬程度,隻好采集到比較堅硬的牙齒和趾骨作為遺骸的樣本。

  段清波說,原本是想把這121具屍骨全部都做DNA鑒定,但是由於自己所在的考古研究所沒有這種課題的研究經費,隻好委托上海複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做相關的DNA鑒定實驗。於是,他們就隨機地抽取了50具屍骨的樣本,最後發現其中一具並不是秦始皇執掌政權的領域中能夠出現的“秦朝人”,而是具有“歐亞西部特征”的“外國人”,是一個20~35歲的男人。  


  秦朝時期的外國人

  什麽樣的人具有“歐亞西部特征”?西北大學考古係主任王建新說,所謂的“歐亞西部特征”是從體質人類學、人的形體、骨骼結構來判斷的,而具有這種特征的人主要是印歐人。世界上主要有三個基本人種,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屬於蒙古人種,是黃種人,所以我們總被稱作是炎黃子孫。而具有 “歐亞西部特征”的人主要是指印歐人種,是白種人。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不但從外表上能夠看出來,從骨骼上也能看出來,比如說,印歐人種的鼻子比蒙古人種的高,眼睛往裏陷,顴骨也高於蒙古人種。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其他器官的區別。

  王建新說,這次發現的這具遺骸,主要能夠在證據上補充在秦朝時代,我們中原地區與傳統意義上的西域地區已經就有貿易的往來,並且還有人的往來。

  推測一:新疆人

  新疆的大部分地區在古代都屬於西亞,所以新疆的部分地區的居民也屬於印歐人種,也就是說他們具有“歐亞西部特征”。這具屍骨可能是,秦朝時來到中原地區的新疆人。

  中原地區主要是指當時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而新疆地屬西域。王建新主任說,從史書上記載來看,直到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之後,才知道西域那個地方還有 36國。雖然秦朝的史書上並無這方麵的記載,但是早在商朝或者說是更早的時代,中原地區就和西域有貿易上的往來。和田玉是很早就引進了中原地區,而和田玉的產地正是新疆,除了玉器之外,還有雕塑等物品的交流。這種物的交流主要以人作為交流的主體,所以說人之間的往來肯定也是有的。

  推測二:其他國家的人

  除了新疆,更西的地區也有可能進入中原地區,無論是貿易往來還是其他原因,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段清波解釋說,憑借DNA鑒定,還無法確認這具遺骸究竟是哪一國的人,由於這具遺骸的保存已經不是很完整,所以很難對它進行樣貌的複原。地中海沿岸的地區和兩伊地區都屬於印歐人種,所以他們出於某種原因進入中原地區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推測三:印歐人種的後代

  由於物件上西域地區和中原地區的貿易往來早在秦朝之前,這具遺骸是不是第一個來到中原地區的人就很難推測。王建新還提出了另一種推測,也有可能這個人的祖父來到甘肅,他的父親來到陝西,而他進入西安。這樣說來,他就是西域人進入中原之後留下的後代。

  無論是哪一種推測,王建新總結道:“是一個人出於某種目的來到中原地區,可能進行貿易往來,或者是其他原因。但是他在中原地區犯了法,由於秦朝的刑罰非常殘酷,他被判服勞役,所以就開始修建秦始皇陵,後來就死在這個修建地,就被埋起來,直到後來被我們找到。”

  相關鏈接

  “洋勞工”DNA如何測定?

  複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徐智,利用矽膠吸附法,隨機提取了50個勞工遺骨個體進行了DNA檢測。其樣本主要是肢骨殘段和部分牙齒樣本,利用其中的骨髓和牙髓進行檢測。那麽,為何2200年前的人仍然能通過骨骼和牙齒檢測出結果呢?

  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主任鄧亞軍表示,從此前媒體報道的情況看,此次檢測所用的DNA為細胞器中的線粒體DNA,常規的親子鑒定所用的 DNA,是細胞核中的DNA。一個細胞隻含有一個細胞核,而且細胞核中的DNA結構為線性,如果時間過長,細胞核中的DNA會高度降解,無法獲得很好的結果。而線粒體DNA存在於細胞器中,每個細胞約有上百個細胞器,所以一個細胞中的線粒體DNA的拷貝數比較多,而且線粒體的結構與細胞核中的DNA結構也不太一樣,為環狀,易於保存,一般對於年代比較久遠的DNA的檢測,多采用這種方法。

  作者: 薑瑩瑩 馮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