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色娘子軍幾位連隊幹部的不同的坎坷遭遇

(2008-07-01 13:34:54) 下一個

1931 年,在中國共產黨瓊崖特委的領導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特務連(即紅色娘子軍連)成立,王時香任指導員,龐瓊花任連長。三個排中,馮增敏任一排排長,龐學連任二排排長,黃墩英任三排排長。紅色娘子軍的成立以及她們在工農紅軍中發揮的作用,激發了廣大婦女的革命熱情,她們紛紛要求參加紅軍,拿起槍上殺敵前線。

為此,瓊崖特委決定擴建,由龐學連和黃墩英分別擔任擴建二連指導員和連長。紅色娘子軍在沙帽嶺阻擊戰、撥除文市炮樓、占據分界嶺據點以及掩護領導機關撤往母瑞山等到戰鬥中英勇頑強,威震瓊島。

1933年,大革命失敗,國民黨反動派調集大量軍隊對瓊崖紅軍進行“大圍剿”,紅色娘子連隊幹部王時香、馮增敏、龐學連、黃墩英、龐瓊花等五人先後被捕,在海南瓊山監獄關了兩年後,國民黨害怕共產黨劫獄,將他們與林尤新、蒙漢強、龐學葵三位紅軍女幹部一起押送到廣州國民黨監獄。當時,國民黨為了宣傳其剿共成果,拍下監獄中的八位姐妹(見翻拍照片)。在獄中,八姐妹堅貞不屈,患難與共,互相照顧、互相鼓勵,共同度過三年艱難的鐵窗生活。1938年,蔣介石被迫抗日,釋放被關押的共產黨人及愛國人士,她們才恢複了自由。

出獄後,由於娘子軍連已經解散,她們找不到自己的隊伍,便垂淚告別,各自回家。此後,她們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經受了不同的人生遭遇。 

龐瓊花是紅色娘子軍連首任連長。1932年肅反,她被懷疑 為“托派分子”而被撒職審查,由馮增敏接任連長。龐瓊花出獄後便嫁與人婦。日寇在她的家鄉修炮樓,建立維持會,強迫有點文化的龐的老公出來當維持會長。龐瓊花夫婦不願當亡國奴、當漢奸。便跑到上山搭草寮,種莊稼,自吃其力。國民黨派瓜牙圍山,抓捕龐瓊花夫婦,將龐的丈夫活活打死後。日寇軍官要長相漂亮的龐瓊花嫁給他,龐誓死不從,其惱羞成怒,將龐瓊花秘密殺害。

在坐牢的八姐妹中,數馮增敏的年齡最小。出獄後不久,她嫁給一位紅軍戰士。懷孕後,丈夫戰死戰場。不久,馮增敏生下遺腹女。革命意誌堅強的馮增敏含淚將年幼的女兒送人,深懷仇恨地投入火熱的抗日鬥爭中。直至解放後,她才將女兒認領回來。母女剛剛團聚,又適逢如火如荼的土改運動。馮增敏又再托付別人照顧女兒,自己打起背包下鄉蹲點。直到女兒上學,才帶回自己身邊。據馮的女兒回憶,母親對她要求相當嚴厲,不讓她沾染半點幹部子女的習氣。解放後,馮增敏一直在瓊海縣黨政機關工作,文革前擔任縣婦聯主任。她一心撲在工作上,未再結婚,是一名優秀的婦女幹部。毛主席曾經接見她,並獎給她一支小手槍。當年《紅色娘子軍》電影攝製組請馮增敏當顧問,隨組拍攝幾個月。

然而,這樣一位對黨對人民赤膽忠心的好幹部,在文革中卻最先被揪出批鬥,造反派找不出任何馮叛變革命的證據,就憑“邏輯推理”——你如果不叛變,國民黨為何會釋放你?馮被戴上“叛徒”的帽子,後又被開除公職,回老家務農。肉體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摧殘。使馮增敏的身體迅速垮了下來。戰爭年代留下的胃病,也越來越重。有一次她去放牛,因兩頭公牛打架,她想把牛拉開,結果被牛踢了一腳,口吐鮮血。之後,身體更加虛弱。1970年,馮增敏患腸梗阻,拉不出大便,痛的滿地打滾。她家地處偏僻的陽江江南村,到公社衛生院得過一道河。當時,天下大雨,河水猛漲,無人抬送,又找不到渡船。這位將自己的一生獻給革命的英勇的娘子軍連長就在撕心裂的劇痛中慢慢地閉上眼晴。

海軍女戰士訪問紅色娘子軍連指導員王時香

王時香的前夫是一名紅軍營長。在指揮娘子軍連掩護領導機關撤退時,她得知新婚不久的丈夫在戰鬥中犧牲,即昏厥過去,醒來後又繼續指揮戰鬥。據與王時香為鄰的龐學連的大兒子所述:王時香當年出獄回瓊海後,又被國民黨單獨關押。有一個家在陽江墟的國民黨中隊長,剛死老婆,出於對才貌雙全的王時香的傾慕,便從看守所中把王時香保釋出來。王時香後來嫁給他,生了二男一女。海南島解放後,丈夫被鎮壓。王時香被戴上“地主婆”“反屬”的帽子,文革中被折磨得死去活來。打倒“四人幫”後,王時香得以平反,並享受娘子軍戰士的政治待遇,她1998年去世。

1932年,在白色恐怖中,黃墩英當蘇維埃主席的父親及當紅軍戰士的弟弟雙雙被國民黨殺害。當紅軍的哥哥為了逃避國民黨的通輯逃到南洋。黃墩英被捕不久,在家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小妹妹放牛在山上也失了蹤……,一個六口之家,隻剩下母親一人孤苦零丁,終日以淚洗臉。黃墩英出獄的一段時間裏,在家種田陪伴苦命的母親。鄰區有個國民黨區長,因老婆生一女兒後,就再也不生育,前來求婚。開始,黃墩英不肯,母親苦苦相勸,加上那個人三天兩頭跑來求婚,黃墩英最後答應了她,也拉開她悲劇人生的帷幕。1951年,黃墩英的丈夫被鎮壓。她戴著“地主婆”“反屬”的帽子,處境十分艱難地贍養老母親與3個幼子。文革中,外加“叛徒”的帽子,她被打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二連指導員龐學連參軍前已結婚,丈夫也是紅軍戰士,在一次戰鬥中犧牲。1933年,龐學連從國民黨圍剿的母瑞山突圍出來,回到娘家。當時國民黨到處搜捕共產黨人及愛國人士。在那白色恐怖下,她父母作主,將龐學連許配給陽江墟一個姓吳的人家。丈夫是個老實厚道的農民。她們成親後感情很好。後來,有人告密,龐學連被捕。自轉移廣州監獄後,幾年音訊皆無,龐學連丈夫以為她已不在人世,又結了婚。

龐學連出獄回到海口,聽到丈夫已結婚的消息,又傷心又失望。丈夫趕到她的娘家看她,讓她回家一起過日子,龐學連謝絕丈夫的好心。之後,丈夫又一次次來勸說她:“我現的妻子也是貧苦出身,她欽佩你,也理解你的處境,是她叫我來請你回家的”,丈夫的誠意終於打動了她。於是,在特殊的曆史條件下,這個一夫二妻家庭,日子過得很平靜,相處也很融洽。龐學連一連生了三個兒子。與王時香、黃墩英不同,龐學連家是貧農。但由於坐過監獄又被釋放的曆史,龐學連在文革中也被批鬥。她於1998年逝世。

從整體上看,紅色娘子軍是中國婦女解放的一麵旗幟。在娘子軍幾位連隊幹部中,馮增敏是革命最堅定最徹底的娘子軍形象。至於王時香、黃墩英、龐學連等人革命的不徹底甚至嫁與國民黨人,用曆史唯物觀分析,這當中既受她們自身的思想覺悟與文化水平限製,也與當時的社會現狀與時代背景有關。她們出獄時,娘子軍隊伍已解散,無奈隻好回娘家。而她們的家鄉——瓊海,封建意識相當濃厚,男大當娶,女大當嫁,娘家是不能留成年女子。她們的青春歲月都流逝於戰火中、監獄裏。出獄時已是二十多歲了。舊社會興早婚,女子一過二十歲就不好找婆家,加上當時國民黨到處進行反共宣傳,說什麽“女子上山是給共產黨當共婆”,在貞節觀念甚強的社會背景下,背著“共婆”名聲,她們的處境之艱難,心境之淒涼,嫁人之無奈,是可想而知。

不管她們最終走的是哪一種人生軌道,但這幾位紅色娘子軍連隊幹部在娘子軍中國革命鬥爭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無法抹煞的。

打倒“四人幫”後,馮增敏等四人的冤案得以平反。中共瓊海縣委還為馮增敏補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1998年“八一”建軍節,王時香、龐學連、黃墩英三位古稀老人被邀北京參加紀念活動。國慶五十周年,已是八十六高齡的黃墩英老人應邀進京參加隆重的五十周年慶典活動,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接見並合影留念。

歲月滄桑,黨和政府沒有忘記紅色娘子軍,人民沒有忘記紅色娘子軍。1999年底,海南省瓊海市在風景秀麗的白石嶺風景區建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曆經淪桑的黃墩英老人與當年浴血戰鬥的幾位健在的紅色娘子軍戰友歡聚一堂,在園裏幸福地賾養天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