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8.5級 死亡總數23.4萬人

(2008-05-22 17:06:17) 下一個


  86 年前,甘肅海原西安州(今寧夏海原縣)發生了一次罕見的「環球大地震」,地震強度高達 8.5 級,世界上不同國家的 96 個地震台均記錄到此次地震。 86 年過去了,海原人代代相傳,仍繼續著祖輩的生活方式,但是地震的印記無處不在:地震中倖存的老人、滑坡的山窪、地縫裂口留下的山洞、震湖、錯位的田埂……所有這些,都向人們訴說著那次毀滅性的世紀大震。 2006 年,寧夏黨政高層提出建立「海原地震博物館」,保護和開發海原大地震遺跡、遺址,大力開發旅遊和科考價值。

 這次地震發生在 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 8 時,震央在海原乾鹽池湖,其地震波繞地球傳播兩圈,震波範圍之廣創歷史之最。北京、上海、廣州「電燈搖動,令人頭暈目眩」。據《 1920 年海原大地震》一書記載:地震發生時,「狀如車驚馬奔,轟聲振耳,房倒牆塌,土霧彌天,屋物如人亂拋,桌動地旋,人暈難立。頃刻之際,何所為金湯鞏固者,頓成禿垣缺隙,昔之亭、台、樓、閣變為瓦礫之場;疇之畫棟雕梁,成為平坦禿垣。」地震波將海原縣一棵柳樹扭成兩半, 86 年後,古柳依然存活,其畸形的枝幹留下大地震的烙印。

動物驚恐 震前異兆明顯

 大震過後,各地死亡人數達 23 萬人,很多家庭無一人倖存。極震區的中心地帶,有的村莊甚至全村覆沒。幾十年後,後人從新挖出的被掩埋的村莊、倒塌的窯洞中,尚能見到遇難者的遺骨,窯壁上也仍能見到遇難者用雙手挖刨求生的痕跡。大震中的倖存者,多數是在偶然的情況下逃過大難,他們或在穀場勞作,或在戶外趕路,或出門尋找逃跑的家畜,才撿回一命。

 據寧夏地震局的資料顯示,海原大地震前曾出現地下水、動物、地聲、地光、氣象等方麵的異兆。臨震前,豬、狗、牛、雞等動物驚慌不安,紛逃出村外。野生動物也表現極度不安。另據固原縣誌記載,「未震之先,有居山之人,有時夜半聞溝內空響。」西吉、海原、固原一帶有人看見了西北山上亮光,不久就發生了地震。

保護遺跡 政府擬建博物館

 如今,踏足海原,隨處可見斷裂帶活動所形成的地質地貌現象,保存完好的有李俊地震大滑坡、西安菜園地震鼓包、陡坎、堰塞湖等。這些遺跡不單具有科學研究價值,也給科普活動提供了理想的場所。早在上世紀 20 年代,很多中外著名的地質學家和地震專家就開始到海原實地考察。專家認為:海原大地震遺址的地震研究價值不僅在於中國,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

  2006 年,寧夏黨政高層提出,要建立「海原地震博物館」,保護和開發海原大地震遺跡、遺址,大力開發旅遊和科考價值,讓參觀者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地震應急救援能力。目前,寧夏有關部門正積極籌備召開大地震國際學術研討會,希望促進地震學界的學術交流,保護地震遺跡,開發旅遊。

藏寶傳說吸引尋寶人

  86 年過去了,傳說中海原大地震掩埋的金銀財寶一直吸引著尋寶者的眼球,成為他們尋寶的原動力。

 據徐家匯觀測台記載:「地震發生後,有一個滿載金銀財寶的駱駝商隊全部在地震區的大路裂縫中消失了!當時,震央的海原乾鹽池盛產食鹽,乾鹽池城內商賈眾多,食鹽銷往周邊的固原、西安、蘭州等地。這一駝隊主人在繁華的大都市出售完食鹽,想利用年關的嫁娶高峰商機,傾其所有捎帶些金銀財寶準備回到海原大賺一筆。不料,返程途中遭遇地震,連人帶駱駝一起被地裂吞沒了。」

 另據著名地震專家謝家榮在《民國 9 年 12 月甘肅地震報告中》說:「地震後有傳,靖遠因山崩發現古城,一時,京、滬各地頗為信以為真者,且有廣東某君,擬組織一遠征隊往探其地,藉為古物學之研究。」後來也有人調查認為,當時發現古城之地可能是西夏王李元昊留下的避暑山城。

數千年後或再現大震

 寧夏地震局副總工程師柴熾章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原斷裂帶是青藏高原東北緣的重要邊界斷層,其活動與高原的形成演化密切相關,是解答青藏高原抬升這一科學問題的關鍵之一。海原斷裂帶以大幅度的逆掩和顯著的走滑而著稱,地貌上表現為山地和盆地的分界線,沿斷裂帶還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拉分盆地(如乾鹽池等),並使大量的地層、岩石和山脊錯段,包括黃河在內的眾多水係發生了同步彎曲。因此,海原斷裂帶活動的地質、地貌表現,連同地震遺跡,都是研究海原斷裂帶活動規律的寶貴資料。

 長期從事大地震研究的柴熾章表示:就大地震發生的規律和其形成的條件而言,海原地區再次發生大地震可能是數千年之後。在今後四、五百年內,海原地區可能隻會發生一些二、三級的小震,不會再有大震發生。

海源大地震資料

海源大地震,發生於 1920 年(民國九年) 12 月 16 日(陰曆十一月初七)世界協調時十二時六分,震央位於中國甘肅省海源縣。規模為 8.5 級芮氏地震規模,矩震級為 7.8 級,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第十二度,即最高級級別烈度地震,中國有地震記載中最高烈度地震,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烈度地震,波幅是後來 1976 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約為二億噸 TNT 炸藥的能量,全球九十六個地震監察局錄得此次地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據官方統計,約有 234,117 人死亡,為中國有記錄至今第三多人死亡的地震。僅在海源已造成超過 73,604 人死亡,附近的縣城全被波及,近至甘肅省、寧夏及青海省全境,離至西南部的四川省及雲南省、東至綏遠省及山西省、西北至新疆等地造成破壞。海源縣在地震後山崩地裂,由於當地居民居住於窯洞內,因此難以抵受地震衝擊,死傷無數。中國國內各省均感受震動,以及鄰近的越南亦感受震動。

在地震前夕,當地的收成與平時有極大差別,平年收成普通,但該年卻有大豐收。特產香水梨在果子未成熟時,再度開花結果。動物走出原先居住處,並不停地大叫及造出反常行為,此舉為普遍的地震的先兆。黃土崖倒塌。當地出現龍卷風及地震光,井水濺起。

據《固原縣誌》及《朔方道誌》記載,海源縣在震前已是一個經常發生地震的地方。

海源縣地震局副局長劉剛解說,歸納出各個可能成因:

青藏高原正進行地殼運動

天王星運動引起地球板塊出現引力

海源附近火山爆發

太陽黑子

月球引力

隕石撞地球

地震情形

在協調世界時十二時六分五十三秒,即當地時間晚上八時六分五十三秒發生。震央位於甘肅省海源縣(今屬寧夏自治區)西安州(北緯 36.7 ,東經 105.7 度)、六盤山地區至乾鹽池湖一帶,發生 8.5 級芮氏地震規模地震,計算出矩震級為 7.8 級,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的第十二度,亦是人類文明及中國有史以來烈度最高的地震。地震波及最嚴重的是海源縣、固原縣、隆德縣、西吉縣、靖遠縣、景泰縣,鄰近的陝西省的蘭州及西安、新疆等地出現房屋倒塌,範圍達 170 萬平方公裏。中國全國包括香港等地均受地震影響,北京、上海、太原、重慶、廣州、汕頭等等城市亦有不同程度破壞,全國約四分一麵積的人感受到震動。全世界的九十六個地震監察局錄得這次地震,地震波繞地球兩圈。

災後狀況

按當時官方的統計,在甘肅省內有 234,117 人死亡,震央海源 73,604 人死亡。二十三萬死亡數字隻單計甘肅省內的數字,但地震所波及的地方不僅甘肅內,在鄰近的省市均有嚴重死傷,所以死亡人數仍有斟酌餘地。另外,傷亡數字,由於當地未有確實統訊,因此無從考究。這次地震是繼嘉靖大地震、 2004 年印度洋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及阿勒頗大地震後,死傷數字為全球地震的第五大 [1] 。

這次地震烈度被評定為十二級( XII ),即最高級別,表示地震造成的破壞最大。由於地震造成了山崩及地裂,造成了滑坡現象,形成各式各樣的斷層,地形改變。當地居民住在黃土上,多以窯洞為居,由於黃土容易崩塌,所以災後海源各個村莊在地震後麵目全非。

當時北洋政府並沒有積極救災及防治,國內政局動盪,中央政府內部貪汙腐敗,造成很多救災災款未能直接抵達災民及省政府手上。

地質公園

在 2006 年,寧夏黨委內部提出建立海源博物館的構想。後來, 2007 年,寧夏自治區政府批準建立「海源縣地震地質公園」,公園主要以地震遺跡為主要景觀,並申報國家級景點。海源地震的遺跡在山走動的地方成為一直積極發展旅遊的海源,再增添一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