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地震與文明相隨——中國古代著名抗災事件

(2008-05-16 15:10:19) 下一個


  自然災害與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相伴相隨,但中華民族正是在同災荒的頑強抗爭中一步步堅定走來。這裏,既包括每一個普通個體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也包括曆代王朝在防災減災救災方麵作出的努力。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應努力!當一個勇往直前、眾誌成城的民族拭去眼淚從廢墟中站起來時,我們發現,麵對災難,我們從沒有失去過信心。

  “罪己詔”

  據記載,商湯在桑林中祈雨時曾說“六事”,要求帝王在災害發生後,要及時地對政道、民生、儉奢、宮政、官員收受賄賂、讒言盛行等等有關吏治民生的情況進行檢討。

  其後,“六事”不斷演化,其目的無外乎是祈求上天寬恕所犯的罪惡,達到天地人之間的和諧,達到農業經濟的複蘇。

  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的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為十一,震中在今北京、平穀、河北三河一帶,“東至遼寧之沈陽,西至河南之安陽,凡數千裏,而三河、平穀最慘”。地震所及範圍至河北、山西等數省,共計200多個縣市,最遠記錄達700多公裏。

  麵對著如此嚴重的災情,當時的統治者康熙發了“罪己詔”,言道:“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協,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職業,以致陰陽不和,災異示儆。”大災麵前,古人不能理智地做出應對,反而認為天災緣於人禍。

  拜天祭神

  據《元史》記載,元代每次發生海嘯之後,都有“祀海神”,“修醮禳之”,以及“修佛事”、“造浮屠”“以厭海溢”等舉動。

  宋朝文學家蘇軾有一篇文章,名為《喜雨亭記》,記述了陝西的一次旱災情況。蘇軾當時為鳳翔簽判,被派赴太白山求雨。蘇軾非常認真地做這件事,不但求神祝禱,甚至還不惜越級向皇帝寫疏奏,請求把太白峰龍神的爵位由“侯”改為“公”。因為唐代就封龍神為“公”,如今降了級封為侯,蘇軾恐怕是因為龍神鬧情緒,才不下雨。沒想到過了些日子,連下三日喜雨。蘇軾大喜,把自家院子中的小亭命名為“喜雨亭”,並作文《喜雨亭》記,在文中他稱:“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天子。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此一文充分顯示出像蘇軾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對上天充滿敬畏之情。

  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做這樣的無用之舉,大多時候往往帶來的是實質性賑災的延誤。唐代元稹就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唐中期一次全國性的大旱災中,元稹這樣評價政府的祭天之舉:

  國家抗災雖然有點成績,但旱情仍然不減,整個農曆六月都沒有下過一滴雨。我們向上天禱告不能說不殷勤,每天都要祭拜龍王河神。但我祭拜歸來深深思忖,“天道”太遠了,還是直接救助災民要來得實際一些。

  開倉賑糧

  曆朝統治者對災區施行賑救的態度大多還是積極的,如上文提到的漢元時期的大海嘯。漢元帝災後即“詔吏虛倉廩,開府庫賑救,賜寒者衣”。就是把所有的庫存物資全部調出救濟,特別是發放衣物幫助災民禦寒。

  但有些朝代沒有災害應急措施,動用國庫的規矩又定得比較死,所以很多官員進行緊急賑災和自救甚至是要冒被懲罰的危險的,弄不好還要丟官罷職。

  《元史·趙宏偉傳》中記載:大德五年(1301年),“大風海溢,潤、常、江陰等州廬舍多蕩沒,民乏食。(趙)宏偉將發廩以賑,有司以未得報為辭,宏偉曰:‘民旦暮饑,擅發有罪,我先坐。’遂發之,全活者十餘萬。”由於這個官員不避罪責,冒著政治風險及時賑濟,挽救了十多萬災民的生命。明代嘉靖年間,“海溢,沒通、泰民廬”,主持兩淮鹽政的吳悌“先發漕振之而後奏聞”(《明史·儒林列傳二·吳悌》)。這樣的舉措,也是冒著一定的政治風險的。

  到清代,賑濟已經比較完善了。賑濟的形式主要有正賑、大賑、展賑、摘賑以及煮賑和工賑。最緊急的賑災方式為正賑:即不論成災分數,不分級次貧民,即行概賑一個月,又稱急賑或普賑。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減少審核的手續,盡快把賑濟品發放到災民手中。

  移民就粟

  移民就粟,即難民遷徙,使之到沒有受災的地方。在國力充盈時,統治者一般不會采用。如清代中前期由於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就不準百姓隨便移民。即使有難民自行遷徙,也要求“俟本處麥收有望,即可速回鄉裏”。意思是到了麥收的時候,一定要速速回到家鄉。

  但到了嘉慶年間,由於人口壓力和國力衰弱,這一時期發生災害後,往往“恐借糶緩征,亦未能周普”。就是單靠國家救助,已經無法普賑災民。於是對“移民就粟”的限製逐漸放鬆,主要是允許直隸、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災民移家覓食。

  這種救助方式,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周禮》中記載“若食不能人二鬴,則令邦國移民就穀”。原文意思是,如果不能每人分配到300斤米(一年的消耗量),就可以施行移民。《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記載:“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河東就是山西,河內即陝西。山西有災就移民到陝西,陝西有災則移民到山西。(來源:山西青年報;本報記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