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周恩來向毛澤東推薦:這是個好典型

(2008-04-29 17:24:06) 下一個

  1958年春,《人民日報》報道了浙江省長興縣耐火器材廠的李興發等22名複員軍人靠3700元複員費起家,勇攀科技高峰,試製成功了熱電偶管等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轟動整個冶金係統的先進事跡。周恩來認為,這是個艱苦創業的好典型,值得向全黨全國宣傳。

  毛澤東那幾天正在籌備召開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他看了周恩來推薦的文章後,心裏十分高興。為了解詳情,他讓秘書找來《浙江日報》、《解放軍報》上有關長興耐火器材廠的報道文章仔細閱讀。周恩來向毛澤東提議,推薦李興發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八大二次會議,向全黨同誌作一次宣傳介紹。毛澤東聽後完全同意,並讓周恩來立即通知中共浙江省委。

  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李興發向筆者回憶起了這段往事——

  1958年5月8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李興發代表全廠職工走上大會發言席。當時,他才33歲,莊嚴肅穆的會場,令他心裏不免有點兒緊張,但想到20多位複員軍人受到黨和人民如此重視,就應該好好向大會匯報,向毛主席匯報。他定定神,帶著濃重的浙江口音講了起來:

  “1954年秋天,我們20多位南征北戰的解放軍戰士帶著戰場上的一身硝煙,先後複員回到了家鄉——革命老區浙江省長興縣。家鄉的山山水水使我們感到格外親切,可是家鄉依舊貧困的麵貌又使我們轉喜為憂。怎麽辦?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集資辦廠,為國家分擔困難!大夥湊齊了3700元複員費,借合溪鄉光耀村的一所破土地廟作為廠房,並租用了光耀陶器廠的部分窯位,到上海聘請了兩位技術員,辦起了長興縣榮軍化工窯業廠,後遷至縣城,更名為地方國營長興耐火器材廠……”

  坐在主席台前排的毛澤東、周恩來全神貫注地聽著李興發的講話,不時滿意地點點頭。

  毛澤東插話道:“外國有的,我們要有;外國沒有的,我們也要有!”

  會場上,代表們仔細地聽著李興發的發言……

  20世紀50年代後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迅速發展。當時儀表行業使用的進口熱電偶管,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滿足不了冶金工業飛速發展的需要。試製這種耐高溫的熱電偶管,成為國內麵臨的一大科研課題。當時隻有100餘名職工、剛剛從困境中走出來的長興耐火器材廠,在上級有關科研部門的協作下,承擔起熱電偶管的試製任務。

  熱電偶管是測試高爐溫度的關鍵部件,其技術性能除了要求不軟化外,還要求急變性能特別強,而且這種管子的外形又細又長,在窯裏橫放、豎放都易變形,燒製難度很大。能否試製成功,說實在的,廠長沒數,工人心裏更是空蕩蕩的。專程從北京趕來的重工業部的工程師,在廠裏轉了幾圈,也不禁搖搖頭走了。

  沒有專家,沒有資料,沒有設備,就憑滿腔的熱情開始試製了。

  兩位上海師傅高德芝、邵荃章被這些複員軍人的精神感動了,他倆首先從上海儀表廠拿來幾隻廢舊管子化驗,結果表明該產品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鋁。技術人員經過幾個月的反複試驗,終於做出了一批管子模坯。但氧化鋁成型很困難,如何燒製,又像一隻攔路虎擋在他們麵前。

  炎熱的夏天,窯洞口的溫度高達四五十攝氏度,但大夥兒一待就是十多天。第一批橫放著燒,報廢了。橫放不行改豎放著燒,可又變形了。橫豎都不行就用護沙吊著燒,但用護沙後溫度卻上不去,達不到急變性能要求,還是報廢了。大家汗流浹背,疲憊不堪。後來,隻得臨時在窯洞口開了個“諸葛亮會”……

  最後,大夥決定改窯,將平爐式窯膛改成階梯式窯膛,增大空氣接觸麵積,減薄煤屑厚度,使溫度上升。

  1957年底,熱電偶管終於試製成功了。經北京熱工儀表研究所鑒定,該管耐高溫達1730攝氏度,高於從西德進口的產品,冷熱急變性能也比進口產品增強一倍,而價格隻有進口產品的1/7。消息傳開,幾乎轟動了全國冶金係統。

  1958年初,廠裏又承擔了一項新任務:試製玻璃纖維坩堝。當時這種坩堝全靠進口,產品技術性能要求極高,廠裏要擔很大的風險。但大夥信心十足地對李興發說:“外國人能做,我們也能做!”

  李興發說:“我大聲講完這句話後,毛主席激動得站了起來,親切地揮手示意讓我停一下,然後高聲對會場上的人說:‘外國有的,我們要有;外國沒有的,我們也要有!’主席洪亮的聲音剛落,全場上就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我當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一個多月後,該廠試製成功了氧化鋁玻璃纖維坩堝,80元1隻,而以前用的白金坩堝價格每隻卻高達四五萬元。

  5月26日,《人民日報》全文刊登了李興發的文章,題為《打開了技術神秘之門》。《浙江日報》全文予以轉載,並在以後的日子裏作了連續報道。

  周恩來指示北京人藝:“一定要演好這個戲!”

  長興耐火器材廠艱苦創業的感人事跡在全國各地引起了很大反響,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決定把它改編成話劇搬上舞台。

  周恩來得知後,非常高興,立即指示北京人藝:“要認真組織,精心排演,一定要演好這個戲!”

  為了盡快將這出話劇搬上舞台,北京人藝讓著名編劇梅阡、童超承擔起編劇任務。1958年6月,梅阡、童超南下浙江長興耐火器材廠,深入車間,體驗生活。經過一個多月的實地采訪,他倆寫出了以該廠艱苦創業史為藍本的話劇《烈火紅心》。

  梅阡、童超帶著劇本匆匆趕回北京。周恩來在百忙之中看了劇本,並同兩位編劇作了進一步研究。從主題思想到劇情細節,周恩來都作了重要指示。接著,北京人藝就組織力量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之中。

 日理萬機的周恩來先後兩次觀看了《烈火紅心》的彩排,並與該劇的編導、演員一起對該劇進行了反複修改,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不久,話劇《烈火紅心》在全國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後來,長春電影製片廠又將此拍成了同名電影。

  1959年11月15日,李興發以榮譽軍人代表的身份隨團出訪蘇聯。出訪前一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徐特立等中央領導同誌特意在中南海豐澤園接見了代表團成員。

  毛澤東見到李興發後,笑著對他說:“你們替中國人民解放軍爭了光,3700元創辦了工廠不容易啊!全國都能有你們辦廠的精神就好了。要學習你們的辦廠精神。你們也要繼續創造新成績。”當時李興發激動得不知說什麽好,隻是一個勁地說:“好,好。”接著,李興發向代表團再次匯報了他們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科技興廠的經過。

  匯報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親切地和代表團成員座談。毛澤東問李興發:

  “你幾歲了?”

  “34歲。”

  “你還很年輕啊,你們辦廠的都是當兵的嗎?”

  “是的,都是當年參加新四軍的。”

  這時,周恩來笑著問:

  “你們當初是怎麽想起要辦耐火器材廠的?”

  “為祖國的鋼鐵建設服務。我們國家要實現機械化,需要大量鋼鐵。”李興發脫口而出。

  周恩來聽後連連誇獎:“你們白手起家、艱苦辦廠的精神和方向都很好!”

  接著,朱德問道:“你們廠裏有幾個專家?”

  “一個專家也沒有,隻是從上海請來兩位技師。”李興發如實回答。

  毛澤東聽了高興地說:“你們就是土專家嘛!”

  第二天,代表團成員乘專機飛往莫斯科。他們先後參觀了莫斯科紅場、列寧格勒、“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到斯大林格勒參觀時與蘇聯軍界陪同人員一起合了影。

  如今,當年毛澤東、周恩來親自樹立起來的科技創業典型所在地長興縣已成為全國科技先進縣,高新產品已出口到美國、韓國、泰國等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