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齊白石拉著新鳳霞的手,不轉睛地看她:“生得好看”(組圖)

(2008-02-27 16:50:59) 下一個


1957年9月16日,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悄然辭世,享年93歲。如果就百年來中國的知名畫家進行一次民意調查的話,那麽,名列首位的一定是廣為人知的“齊白石”。他早年貧寒的出身,備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譽,構成了他具有傳奇色彩的藝術人生。像齊白石這樣的全能型畫家,稱之為“百年難現”一點也不過分。他詩、書、畫、印無所不精,筆下的人物、山水、花鳥等作品具有質樸純真的農民情感,他鮮明的畫風使傳統的文人畫筆墨形式產生了活潑的生命力和剛健清新的獨特品格,雅俗共賞的審美取向更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一代大家。

從“芝木匠”到畫壇巨匠

公元1864年1月1日,湖南湘潭縣南一個叫做星鬥塘的地方,一戶貧窮的人家生下了一個乳名叫“阿芝”的男嬰——齊白石。清貧的家境,使這個體弱多病的孩子在念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後,就不得不砍柴牧牛,擔起生活的重擔。齊白石晚年有方印叫“係鈴人”,追憶的是他小時上山放牛,祖母和母親不放心,在他脖子上掛一銅鈴,歸家時即可遠遠聽見的情景——“祖母聞鈴心始歡。”

有兩件事對於青年時代的齊白石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一是15歲開始學雕花木匠,二是27歲時拜胡沁園、陳可藩為師,正式開始學畫。從此,聞名鄉裏的“芝木匠”開始利用相對穩定和集中的時間來畫畫和讀書。由於白天還要幹活,齊白石讀書學畫的時間隻能在晚上。這一時期他還十分窮困,饑餓時常常隻能飲水充饑。晚間無錢買燈油,便點鬆火做燈,“燈盞無油害何事,自燒鬆火讀唐詩”就是當年真實境況的實錄。齊白石在40歲之前沒有離開過家鄉一步,主要以替人畫像和刻印過活,這無論是在眼界上,還是在學問上都使他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後來在朋友的竭力鼓動下,他才“五出五歸”,遠遊南北各地,足跡遍及半個中國,祖國的壯美山河和多姿的風土人情,開闊、豐富了這個民間畫師的胸襟,提升了他的描繪境界。

60歲之後,齊白石多在北京賣畫謀生。由於那時他的畫風學八大山人冷逸的路子,不為時人所喜愛,故畫價比同時的一般畫家便宜一半也少有人問津。後來,幸遇當時聲名正隆的著名畫家陳師曾,陳師曾力勸齊白石改變以前的畫風,用“畫吾自畫自合古”來激勵他自創一格。在陳師曾的無私幫助下,齊白石“衰年變法”,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畫風和境界發生了質的飛躍,一度受到冷落的畫作逐漸得到了大家的重視。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為老畫家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並給予極高的榮譽。1953年文化部授予齊白石“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他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4年當選為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確定齊白石為1955年國際和平獎金獲得者。老人在安靜舒適地生活中,勤勞愉快地創作著,他的許多不朽之作都誕生在這一時期,他最後幾年中所作的大量作品,是他貢獻給他熱愛的民族、土地最珍貴的瑰寶。

恪守“寂寞之道”的鄉土畫家 

可以毫不諱言地說:齊白石是個鄉下人。他有著對鄉土風物真切的愛戀,畢生眷念著家園的一草一木,畢生把童年的記憶和家鄉的一切作為畫題、詩題,這是齊白石作為一個善良農民所特有的情感。他畫《小魚煮絲瓜》,以四條還帶著瓜花和藤蔓的絲瓜與幾條活潑蹦跳的小魚組成奇妙的畫麵,用濃墨畫近景的藍子,用淡墨畫遠景的魚碟,並用碟子中躍起的三條小魚將兩組不相關的景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層次分明,筆簡意深。所題:“小魚煮絲瓜,隻有農家能諳此風味”更是點睛之筆。另外像《梨花小院懷人》、《釣蝦圖》、《清白家風圖》等大量作品,都洋溢著濃鬱的鄉土之情。

齊白石將繪畫視為“寂寞之道”,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條和成功的秘訣。“掃除凡格總難能,十載關門始變更”講的就是他在1920年到1929年之間以超出常人的毅誌和精力,用10年時間關門杜客,潛心研究,摸索適應自己才秉、氣質和學養的藝術道路。他做誓言道:“餘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乃餘或可自問快心時也。”同期,齊白石也在治印上下過死功夫,他在記載自己刻苦治印時有這樣一段話:“餘學刊印,刊後複磨,磨後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幹,移於東複移於西,移於八方,通室必成池底。”這段時間齊白石作畫萬餘幅,刻印3000多枚,可以說齊白石是穿越作品的海洋衝進藝術的自由王國的。他常說:“一天不畫畫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癢”。

稱齊白石是鄉土畫家,是因為他用深情的筆,勾畫出溫馨簡樸的生活氣氛,並給一向高雅的文人畫注入了新生命:勞動者的精神。

返璞歸真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的畫“雅俗共賞”,他的喜怒、嘲笑、同情、智慧、幽默……都能讓人在畫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宛如一個親切的大千世界。

愛憎分明,在齊白石的作品中總是給人以清晰的概念。從處世大節上看,在日本侵略者占領北平期間,齊白石拒絕侵華日本軍閥的利誘,退回了美術學院教授的聘書和贈煤,貼出了“官入民家主人不祥”的告白以拒見日酋、漢奸。這張告白傳遍了全城,大家把齊白石的這份告白與程硯秋息演在西郊留須種地共同傳為藝林佳話。

齊白石的許多作品都有自己明顯的情感傾向,如有諷刺敲剝民膏軍閥官僚的《燈鼠圖》,諷刺腐敗糊塗的政客的《不倒翁》,諷刺惟利是圖商人老板的《發財圖》等,當然也有表現舐犢情深的《遲遲夜讀圖》,讚美金秋的《楓葉寒蟬》……

齊白石童心不泯,對生活始終抱有美好的向往。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曾記述她與齊白石第一次見麵的情景:“白石老人坐下來和大家打完招呼,就拉著我的手不轉睛地看我。過了一會兒,護士伍大姐帶點責備口氣對老人說:‘你總看別人做什麽?’老人不高興了,說:‘我這麽大年紀了,為什麽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說完,氣得臉都紅了……”正是這種率直的個性、純真的童心使他能夠始終創造出情趣盎然、令人愉快的藝術形象。中國人對畫家的評價,向來有“風格即人”、“人品即畫品”之說,人們能夠通過這些生活中的瑣事窺見白石老人單純而不簡單、真率而不粗俗、熱烈而不癡狂、鮮明而不華豔、詼諧而不滑稽的心靈,從而加深對其作品的理解。

新鳳霞


齊白石由一個民間藝術家成為一代大師,是他繼承了傳統文人畫而又拋棄了文人畫的僵化程式,繼承了傳統民間美術而又拋棄了民間美術中那些低俗因素的結果。文人藝術的高度精粹、高度修養化與人格化,民間藝術的質樸剛健、開朗幽默,在他筆下凝為一個新生命。他的藝術是傳統繪畫在20世紀突起的又一奇峰。

晚年的白石老人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畫大師,來京的各國政治文化界人士往往都要求登門拜訪。考慮到他自置的位於跨車胡同的住宅比較簡陋,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北京市特別在沙井胡同給他撥了一所大宅。周總理親自審視陳設,親自去迎接老人移住新居。不料老人情緒波動很大,天天鬧著要回舊居。沒有辦法,周總理隻好又親自送他老人家回跨車胡同。同年9月,白石老人逝世,享年93歲。

簡介   

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更名璜,字萍生,號白石,別號借山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誕辰100周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齊白石作品選集》、《齊白石作品集》等傳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後從當地文化人陳少蕃、胡沁園學習詩文、篆刻、書法、繪畫。遂以賣畫、刻印為生。中年曾多次遊曆祖國大好河山。詩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製印取法秦權、漢印、漢碑額,單刀直下,豪快有力。書學何子貞、金冬心、李北海、《天發神讖》、《三公山》,晚年參以曹子建碑。繪畫在陳師曾支持下有“衰年變法”,在博大與精微之間遊刃。做了不少“千古絕唱”的“好文章”。

齊白石像中國所有書法家一樣,都有一個出入古賢門庭的學書過程。如他所說:“書法得李北海、何紹基、金冬心、鄭板橋與《天發神讖碑》的最多。寫‘何體’容易有肉無骨,寫‘李體’容易有骨無肉,寫金冬心的古拙,學《天發神讖碑》的蒼勁。”他一生中最有成就的書體應是行書與篆書,但行書終生未脫李北海形神,篆書至死未跳出《天發神讖碑》藩籬。當然,個別行書單字部首換上鄭板橋的寫法,如走之最為明顯。這倒有了變法的意識。篆書用筆上,改方起為圓起,尖收為平出,轉折加重頓筆,亦是其篆書的新格。

齊白石的行書作品,形神酷似李北海《李思訓》碑,神采飛揚,堪稱精品。他曾借蘇軾的話說自己“我書意造本無法”則是英雄欺人了。他自辯說“我是學習人家,不是摹仿人家,學的是筆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與胡橐談臨摹)其實,他學習也好,摹仿也好,既有取外形的,也有取筆墨精神的。取形取神是學書的前後過程,每位書家都有個中甘苦,大可不必閃爍共詞。他的作品頗為率真勁健,橫劃向右上聳,以取氣勢,但有聳右肩之嫌。有時行筆太快,一劃而過,雖有筆力,但缺少內在的力美蘊含,稍嫌油氣,而大起大落的甩筆出鋒,筆到手未到,看似凶狠勁利,實則單薄村野氣。他為了造勢,一味以偏鋒出鋒為能,看似雄強,卻無內涵雋永之味,識者自當鑒之。20世紀的人們由於種種非藝術的原因,僅憑小花、小草、小鳥、小蟲、小魚、小蝦、小擺設等日常小物象,以及草野書法便把他捧上大師的寶座,確實捧過了頭。若說他是一介普通的民間書畫家,卻又委屈了他。隻有觀照他的作品本身審美價值,才是他藝術定位的標準。作為一代名家,齊白石當之無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