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絕非聳人聽聞:山西近七分之一的地麵成為“懸空區”

(2008-01-21 13:40:06) 下一個
  記者近日獲知,目前山西省各類礦山采空區已達2萬多平方公裏,以全省15.6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麵積計算,山西有近七分之一的地麵已經成為“懸空區”,由此帶來大麵積土地塌陷。

  如此大麵積的地麵“懸空”是怎樣形成的?如何治理這片塌陷的土地?記者走訪了有關的地方和部門。

  塌陷坑:連耕牛都能掉進去

  在太原市萬柏林區化客頭街道辦新道村,記者看到,村民房屋的牆上出現了寬窄不一的裂縫,最寬的有十幾厘米,地麵下沉導致許多房屋傾斜,嚴重的已經倒塌。村委會主任梁建忠歎息說,新道村以前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全村800多畝地,受塌陷影響,現在地都不能種了。新道村整體下沉已達3米之多,大部分村民已經遷走了。

  在村民王四貨荒蕪已久的田裏,記者隨處可以看到塌陷,最窄的裂縫有十幾厘米寬,黑洞洞的無法預測到底有多深。王四貨告訴記者,前些年有個村民套牛耕地,結果牛掉進裂縫中,骨折而死。

  山西近期發生的一樁“驚魂事件”,至今令人後怕。7月9日晚8時許,山西同煤集團燕子山礦材料科周邊地表突然塌陷,數間房屋變形坍塌,近五十米長的圍牆頃刻間夷為平地。地表裂縫橫穿了整個車間,最寬處達10厘米,在車間的西牆上,向同一方向延伸的3條裂縫令人感到觸目驚心。一位工人師傅稱,當時的感覺就像地震一樣,玻璃的碎裂聲讓人感到害怕。雖然這次沒死人,但是誰也保不準哪天在夢裏就被“埋葬”了……

  據萬柏林區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科長翟一波介紹,目前,萬柏林礦區的沉陷麵積已達到111.62平方公裏,受影響居民16247戶、52713人,受損麵積83萬餘平方米。同時,受災的還有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

  塌陷引發“循環損害”

  據專家介紹,采空塌陷是因礦體(層)采空、覆岩破壞引起的。埋藏於地下的各種大小礦體被采動、掘空後,礦體上部覆岩的力學平衡就會被打破。在重力和應力作用下,便產生裂隙和斷移,地下水乘虛而入,通過裂隙向采空區滲漏,這又加速了覆岩的破壞,引起岩層和地表移動,最終形成了采空塌陷區。

  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副教授張和生說,塌陷區不僅使當地村民的房屋受損、耕地破壞、道路變形,而且也會導致地下煤層自燃及水資源嚴重枯竭等現象。開采過程中,地下水以滲、滴、淋、潰多種方式湧入礦坑,為便於生產,煤礦工人隻好將礦坑水排出,這又造成了地表水加速向地下水轉化,地下儲水結構破壞,導致河流及泉水幹涸,地下水資源枯竭。

  另外,地表裂縫給井下火區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使火勢加大,火區蔓延,頂板承壓減弱,冒落加劇,地裂縫加寬、加長,形成“地裂縫──火區──地表裂陷”的惡性循環。由此導致農作物難以下種,經濟林大量枯死,並誘發山體滑坡、地表塌陷、房屋裂縫等一係列地質災害,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事故。

  令人憂慮的是,塌陷不僅僅存在於山西。由於礦產開發,我國采空塌陷目前可以劃分為6個區,包括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和西南采空塌陷區。采空塌陷地質災害分布廣泛,類型複雜,危害嚴重。如淮南市的大通鎮、九龍崗鎮和淮北市的烈山鎮均因地表塌陷遭到嚴重破壞,甚至成為一片廢墟,原城鎮不得不搬遷重建。

  大麵積“塌陷”有望治理“煤炭大省”大麵積土地塌陷,成為山西人心中的隱痛,難道就沒有辦法來拯救這塊給予人類無數資源的土地?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董繼斌認為,采空塌陷屬於衰竭型的結構矛盾,是由於再生產過程中損耗與補償極不對稱,損耗遠遠大於補償造成的,它從根本上破壞了經濟體內部的平衡機製,以致靠經濟體自身的力量難以實現各種要素的優化配置。

  參與研究塌陷問題的山西省社科院李連濟研究員說,采空塌陷治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西方發達國家包括德國著名的魯爾礦區都曾不可避免地遇到類似難題。目前,國外對采空區的治理大致采取采一片、回填一片的辦法,最關鍵的是明確采空塌陷引發責任人界定,將采空區治理納入煤炭生產成本,解決治理資金的來源問題。

  有關專家建議:大多數發達國家對煤炭行業實行價格補貼,對其礦產基地實行產業援助,國家應建立資源開采、開發生態環境補償機製,讓汙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複,並將此機製盡快納入法製化軌道;同時,應盡快製訂綠色GDP考核指標體係,激勵地方政府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政績觀。

  據悉,目前“塌陷之災”情況已經引起山西省政府及中央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他們責成有關專家對災區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並成立了相關的工作組,準備拿出專項資金,對受災地區實施綜合治理工程。

  記者從太原市發改委獲悉,該市將籌集9億元資金、用2至3年時間治理萬柏林和古交兩個礦區的采煤沉陷區。山西省將在國家的支持下,斥資70億元資金為全省9大煤礦采空區進行“療傷”。(記者王永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