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太榮 劉正勤:巴西19世紀引進中國勞工簡史-1

(2010-01-07 07:49:48) 下一個
巴西19世紀引進中國勞工簡史(陳太榮 劉正勤) 2010年01月07日 巴西僑網編者按:前中國駐巴西外交官陳太榮、劉正勤在巴西工作期間及退休後,長年堅持辛勤調查研究並撰寫巴西華人移民史,其調研成果填補了許多巴西華人移民史料空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藉華人移民巴西200周年前夕,本網特此刊登“巴西19世紀引進中國勞工簡史刊”,以饗讀者。在此本網謹向陳太榮、劉正勤夫婦表示祝賀及感謝。 巴西全國現有華僑、華人與華裔約25萬人,第一批中國移民何時抵達巴西?首批到達巴西的中國移民是茶農。由於中巴兩國移民檔案資料尚待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首批茶農抵達巴西的日期難以具體確定,有1808年、1810年、1811年、1812年、1814年之說,我們傾向於1808年與1810年。由於巴西與澳門曾同屬葡萄牙殖民地,中國人零星移民巴西的時間肯定更早。 1808年以前就有中國人零星移民巴西 在16世紀上半葉,巴西與澳門先後淪為葡萄牙殖民地後,以澳門為橋梁,中國人與巴西就開始有了交往。在巴西任職的許多葡萄牙官員、軍人、傳教士等曾在澳門工作過或到過中國,他們把中國的風俗與生活習慣也帶到了巴西。1535年到巴西就任伯南布哥領地(capitania)領主的Duarte Coelho 1517年就到過廣州,是首批踏上中國土地的葡萄牙人之一。1708年抵達薩爾瓦多的耶穌會傳教士Charles de Belleville曾在中國住過10年,還起了一個中國名字Wei Chia-Lu,他是畫家與建築學家。有許多在葡萄牙海船上服務的中國海員曾到過巴西,如1782-1796年在葡海船上服務的謝清高(1765~1821,廣東梅縣人,18歲隨外輪出洋在海上生活14載)就曾到過巴西,由他口述、楊柄南筆錄的《海錄》於1821年出版。 16~18世紀,許多葡萄牙人使用中國奴隸與童工,直到1759年方完全禁止,他們到巴西赴任時也可能帶著中國奴隸同行。在18世紀的文獻中就有關於中國奴隸在巴西的記載。英國學者Boxer Charles R.在《The Golden Age of Brazil》(Manchester “Carcanet Press Limited”1995年出版)第175頁談到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地區從事采金勞動奴隸的來源時指出:“在那些我初略查閱的1714-1740年間的文獻中,米納斯人看起來是最多的,緊隨其後的是安哥拉和本格拉的奴隸,……居於後麵位置的是盧安哥人、剛果人、佛得角人、莫桑比克人、巴西克裏奧爾人……以及一些零星的中國人。” 葡萄牙王室禁止各殖民地之間進行貿易往來,所有貿易活動必須由宗主國葡萄牙經營。1718年,清朝解除澳門出洋貿易禁令,1719~1725年,葡國王給予澳門在5年內可派2艘商船經印度果阿前往葡萄牙和巴西進行商貿的特權。1761年11月7日,葡王朝明令禁止來自遠東的船隻在巴西停泊,但亞洲與巴西之間的貿易不但未停,而且繼續發展。實際上,在18世紀就有6條澳門船到過巴西:1708年2條、1718與1781各1條,1721年2條。1810年5月13日,在巴西避戰亂的葡攝政王若昂六世允許澳門同巴西直接進行貿易,並免征關稅,同年11月25日又頒布法令,允許其他國家向巴西移民。此後,澳門與巴西的貿易往來增多,中國人經澳門來巴西的機會也就更多。 巴西19世紀曾三次向清政府提出引進華工要求 在19世紀,巴西曾三次向清政府提出引進中國勞工的要求,以解決巴西農業勞動力匱乏的問題。在1808~1910年一個多世紀期間,巴西通過澳門、廣州、新加坡等地自行招募近萬名中國“苦力”到巴西勞動。 一、第一次1810年,擬引進中國茶農到巴西種茶 葡萄牙王室1808年遷至陪都裏約熱內盧後,為解決巴西財政困難,決定在巴西發展種茶、香料作物、咖啡、熱帶果樹,特別是把種茶列為首選。為達此目的,葡攝政王若昂六世甫抵巴西後,即從澳門運來幾名中國茶農帶著茶樹苗與茶籽到裏約熱內盧試種。1810年,葡王室政府派人向清政府要求招募中國茶農到巴西種茶,但為清政府所拒絕,因為那時清朝還在實行海禁,禁止中國人出洋。據說,葡攝政王若昂六世擬招募2000名中國茶農到巴種茶。自1810年開始,葡王室政府通過澳門當局自行招募湖北失業茶農數百人(一般認為300~400人),並於1810~1814年分批運來巴西。 有一些巴西學者認為,在1817~1819年間,又有一批中國茶農400~500人被運到巴西種茶,全部都是男性勞工。 根據裏約熱內盧國家檔案館外國人登記檔案第1~4卷,1808~1842年登記的中國人共58人,其中男53人,女4人,未成年兒童1人。除1814年9月10日來自巴伊亞省Caravelas的周梁等4人登記時仍保留中國姓名外,其餘人員一律使用葡人名稱。除周梁等4人可能是到裏約熱內盧植物園種茶的中國技術人員外,登記表上職業為商人的1人、攤販24人,其他人員未寫明職業狀況。曆年登記人數情況為:1814年4人,1818年4人,1821年1人,1823年1人,1825年23人,1826年9人,1827年1人,1828年3人,1829年6人,1831年1人,1838年2人,1840年1人,1841年2人。巴西外國人登記檔案很不完整,1842年後無登記檔案。 在巴西外國人登記檔案上,1819年以前到達巴西的僅8個人。但根據裏約熱內盧國家圖書館保存的文件,1819年9月6日,在裏約熱內盧經商、務農的51名中國人簽名上書國王若昂六世,要求委派中國人多明戈斯•曼努埃爾•安東尼奧(Domingos Manuel Antônio)為華僑社團負責人、領事和同法院等司法機構交涉的翻譯。目前隻發現這份呈文,未見到國王的批複文件。 據估計,1808~1842年,在巴西的中國茶農和其他人員超過800人。 二、第二次1879年,巴西正式提出招募華工又遭拒 巴西發展農業生產主要靠黑人奴隸,1538~1870年,巴西共輸入黑奴364.7萬人,占美洲黑奴總數的38%,1850年黑人占巴西人口的31%。但19世紀30年代後,由於歐洲一些殖民國家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自由貿易取代壟斷政策,黑奴製度已無利可圖,加以全世界輿論對奴隸貿易的譴責和拉丁美洲廢奴運動的展開,英國和法國於19世紀上半葉在其西印度群島各殖民地廢除奴隸製度,禁止奴隸貿易。拉丁美洲各國獨立後,絕大部分國家宣布廢除奴隸製度,隻有古巴和巴西仍頑固堅持。巴西被迫分別於1850年和1854年頒布“歐塞比奧•德蓋伊羅斯法”(Eusébio de Queirós)與“納布科•德阿勞若法”(Nabuco de Araújo),結束黑奴販運,但並未消除黑奴製,直到1888年才頒布“金法”結束奴隸製。 由於巴西停止從非洲進口黑奴,加之1864~1870年巴拉圭戰爭期間大批黑奴上前線打仗,巴西勞動力異常緊張。為解決農業勞動力問題,巴西政府決定從中國進口大批勞工。 19世紀初,英國和葡萄牙開始販運中國人到拉美做苦力。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人被拐賣的活動達到高峰,澳門是拐騙“豬仔”華工的大本營。1860年澳門當局設立了專管苦力貿易的監督官,並開設了若幹專門經營苦力貿易“招工館”,巴西在澳門水手街也開設了“利華棧”和“萬生棧”兩所“招工館”。 1843年,英國建議巴西進口6萬名中國勞工,但巴西國會未予批準。1854年,巴西商人馬諾埃爾•德阿爾梅達•卡多佐(Manoel de Almeida Cardoso)組建“巴西—中國航運公司”,擬直接從中國進口勞工。他的要求受到冷落,在問題未解決之前,此人已開始通過新加坡進口中國勞工。1855年2月9日,303名中國勞工乘美國“Elisa Annah”號輪船抵達裏約熱內盧薩普卡亞(Sapucaia)港。這些中國勞工合同期限兩年,期滿後可享有免費回程船票。根據巴西帝國公有土地總管馬諾埃爾•費利西奧•德索薩—梅洛(Manoel Felício de Sousa e Melo)的報告,他對這批中國勞工的印象較好,他們體格健壯,完全適宜巴西農田勞動。 1855年6月11日,巴西帝國政府開始修建巴西第三條鐵路“佩德羅二世鐵路”(Estrada de Ferro Dom Pedro II,1889年11月22日改稱“巴西中央鐵路”Estrada de Ferro Central do Brasil)。這是巴西鐵路大動脈幹線,從皇都裏約熱內盧起,先連接裏約熱內盧、米納斯吉拉斯與聖保羅三省,再擬北上經過沿海各省一直通到帕拉省省會貝倫。為建此大動脈鐵路,巴西帝國政府組建“佩德羅二世鐵路公司”,由Christiano Benedito Ottoni任董事長,鐵路初期工程由英國人Edward Price承包。因巴西政府剛頒布過兩個廢奴法令,禁止進口黑奴,故英國承包商通過巴西的一個華人,自行招募數千名中國築路工人,其中包括一些曾參加修建美國加利福尼亞鐵路的有經驗的築路工。第一期工程從裏約熱內盧市的Campo da Aclimação車站(今Central do Brasil車站)至伊瓜蘇鎮的Freguesia de Nossa Senhora da Conceição do Marapicú 村(今Queimados市)共48.21公裏於1858年3月29日通車,第二期工程從Pouso dos Queimados站至 Serra do Mar山脈山腳的 Belém站(今Japeri市)約20公裏,於1858年11月8日通車, 由Belém站起修建經 Paracambí 的Ramal de Macacos支線於1861年建成,同時修建的Serra do Mar山脈第12號大隧道 (Túnel Grande, 全長2233.6米)於1865年12月17日通車。此段鐵路線所經過的地區為低窪地,伊瓜蘇河河水一泛濫就成為沼澤地,惡性虐疾、黃熱病與天花猖獗肆虐,特別是1855~1856、1862~1864兩次霍亂大流行,使中國築路工人大批死亡。根據Paula Pessoa工程師的調查報告,在9個月中,就有5000多中國築路工人死亡。由於在此鐵路線上經常要焚燒死人,此鐵路被當地人稱為“焚屍之路” (Estrada dos Queimados), Marapicú車站也被冠為“焚屍之站”,後來竟被成了城市之名“焚屍之城”(Queimados)。在離 “Queimados”市25公裏的Japeri市與31公裏的Paracambí市在1860年左右均建有中國人的公墓,埋葬著無數中國築路工人的屍骨與冤魂。 1855年6月25日,巴西帝國政府通過阿爾梅達與美國休斯敦的“Sampson & Tappan”公司簽署合同,擬進口中國苦力2000人。招工條件是:中國勞工需體格健壯,已婚,無抽鴉片惡習,年齡在12~35歲之間,工資每月4~5個美元。1856年3月9日,368名中國勞工乘美國“Sarah”號輪船從黃浦港抵達裏約熱內盧,病號被直接送往醫院。1856年4月14日,拉蓋略博士雇傭40人去他在Magé的甘蔗園勞動,但兩個星期後,其中34人罷工抗議夥食差、沒有按合同規定供應豬肉、工資低。莊園主若阿金•馬諾埃爾•德薩也雇傭了一批中國苦力去Piraí種地,這批中國人也抗議夥食極差、月工資由開始10塊錢降至5 塊,甚至受到體罰,警察當局也予以證實。1857年1月,裏維耶雷工程師雇傭6人,裏約熱內盧植物園雇傭16人。 1866年10月,巴西阿爾梅達的“Soberana”號輪船將312名中國苦力從中國運至巴西,合同期限5年。這些中國苦力在裏約熱內盧港口等待4個月,由於無人雇傭去種地,而轉到民用建築行業,散居市內各處。 1870年7月,巴西進口亞洲勞工協會基金會企圖從香港、澳門和廣州進口中國勞工。盡管美國政府於1862年、英國政府於1855年、葡萄牙政府於1873年12月20日已下令禁止海運中國勞工去外國,但該基金會仍於1874年從廣州海運近1000名中國勞工去巴西米納斯吉拉斯省南部的São João del Rey開礦。 在19世紀70年代末,巴西國內就中國移民問題展開了辯論,在1879年達到頂峰。因為在這一年,巴西政府提出要派遣一個代表團訪華,從而在議會引發激烈爭論。1855年巴西咖啡產量占世界49.4%,到70 年代末降為45.9%,而同期中美洲的咖啡產量卻大幅度增長。巴西咖啡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農業勞動力發生危機,農業主主張進口外國勞工,特別希望進口中國勞工。而反對進口中國勞工的人認為,引進東方黃種人不符合巴西利益,因為他們不接受天主教、不接受葡萄牙語,仍保持他們的習俗與飲食習慣,進口中國苦力會妨礙巴西人口的“白化”進程,可能會導致巴西種族“蒙古化”,甚至會發生“海地效應”,“黃禍”將會威脅到巴西的種族形成與政治經濟體製。 1879年,巴西駐紐約總領事薩爾瓦多•德門東薩(Salvador de Mendonça)出版了“亞洲勞工”一書,他主張進口中國勞工,稱中國人為“最廉價的生產機器”,在巴西同樣會取得美國曾有過的輝煌成果。而裏約熱內盧“積極分子社”米格爾•萊莫斯(Miguel Lemos)等人則致函中國駐巴黎公使,強調中國文明的重要性,抨擊把中國人看作“最廉價生產機器”蔑視中國人的論點。 盡管巴西政府派團訪華的議案受到強烈抵製,但議會最後還是批準了。1879年,巴西駐英國公使白乃多會見清政府駐英、法欽差大臣兼公使曾紀澤,希望與中國建交,擬派使臣赴華簽約和招募勞工。由於當時派遣華工在國際上引起一係列糾紛,清政府不急於同巴西建交,婉勸巴西代表團不要赴華,並預先向巴西代表團明確表示不談招工事宜。但巴西政府仍派巴西駐巴拉圭公使愛德華多•喀拉多(Eduardo Callado)率代表團抵巴黎同曾紀澤會談,然後繼續乘軍艦赴華。巴西外交大臣仍指示巴代表團在談判中,要堅持中國保證向巴西移民。巴西副特使穆達在回信中,表示有信心轉變清政府的態度,他指出在中國存在很有影響力的促進移民的團體。喀拉多一行於1880年7月8日抵天津,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鴻章與之談判,兩國於9月5日簽署《中國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條約》,宣布兩國建交。 兩國建交後,巴西政府堅持實行引進中國廉價勞工的計劃,喀拉多也在中國建立了一些聯係。他建議巴西政府采取措施促進移民計劃的實施。這些措施為:邀請一位中國勞工組織成員訪巴,並委托此人招募中國勞工;委托一家航運公司對中國移民提供安全運輸;巴西在廣州建立領事館。關於中國向巴西移民問題,清政府1881~1886年駐美國、西班牙和秘魯公使鄭藻如也曾向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建議,要求清政府主動派使臣前往巴西,談判招工辦法,以使廣東每年能向巴移民數萬人。但他們兩人向各自政府的建議均未被采納,中國向巴西大規模移民計劃就此擱淺。 1883年2月,巴西成立巴西—中國貿易與移民公司,擬在3年內運進中國苦力21,000人,每人費用為35,000雷伊(Rei)。1883年10月,中國海運公司經理Tong King Sing在一名加利福尼亞黑人秘書的陪同下到達裏約熱內盧。他此行的目的是就近了解巴西農業情況,同巴西當局和莊園主進行接觸,謀求建立兩國間直達海運航線。他受到了巴西帝國皇帝的接見,還去聖保羅參觀伊比卡巴莊園。但不知何故,他在幾個星期之後突然去了英國,致使談判胎死腹中,再也沒有恢複。1883年11月,巴中貿易與移民公司解散。1893年,巴西從中國招募475人乘德國“Tetardos號”輪船抵巴。 三、 第三次1893年,巴西擬引進百萬中國移民再遭拒 1888年5月13日,巴西帝國政府頒布“金法”,徹底廢除奴隸製。1890年6月28日,巴西共和政府頒布第528號法令,禁止亞非移民入境,認為那是變相奴役勞動。並決定建立港口警察對過往船隻進行監察,對違反此法令的船長課以罰款。但巴西勞動力匱乏,特別是咖啡種植園和亞馬孫地區橡膠業發展急需大批勞力。為解決勞力問題,巴西許多官員與大種植園主紛紛建議引進外國移民,有人甚至建議招募100萬華工。在強大壓力下,巴西政府於1892年10月5日又頒布了第97號法令,授權進口亞洲移民,優先選擇日本與中國移民,聖保羅與裏約熱內盧兩地立即成立了引進機製。 1893年,巴西派特使訪華,向清政府提出引進中國移民的要求,並提出三項移民條件:凡願移往巴西的中國人,①須加入巴西國籍;②必須攜帶家眷同往,單身漢不得移民;③必須是農工為業之人,無業遊民不收。但巴西第三次移民要求,仍遭清政府拒絕。自1840年與1860年兩次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後,清政府1868年又先後與列強簽訂了《天津條約》、《招工章程條約》等,使苦力貿易製度完全確定。清朝海禁已在法律上廢除,移民合法化為華工出洋提供了有利條件。清政府第一次拒絕巴西要求是因為海禁問題,第二次拒絕是因為正在處理古巴與秘魯虐待華工問題,第三次拒絕不知何故,可能是雙方在國籍問題上存有歧見。 隨著日本出現於太平洋舞台,巴西在遭到清政府拒絕後,選擇了日本移民。日本政府態度十分積極,巴日移民談判在巴黎進行,於1895年雙方簽署了《巴日友好通航與航海條約》。原擬於1897年開始引進,但因咖啡價格下跌而推遲。1906年咖啡危機結束,第一批日本移民於1908年抵巴。1908~1970年共有近30萬日本人移民巴西,日本政府在初期向日本移民提供開拓資金,1921年以前聖保羅州政府支付赴巴的移民旅費。 盡管遭清政府拒絕,但巴西仍在中國繼續自行招募中國勞工運往巴西。1900年8月15日,107名中國契約勞工從裏斯本乘“Malange”號輪船經裏約熱內盧市抵達聖保羅市“移民客棧”(Hospedaria de Imigrantes)。這批人中有農民、茶農、鐵匠、木匠、鋸工、車夫、畫工,與聖保羅州內地Matão市(離聖保羅市308公裏)的一些莊園主簽署了勞工合同。1910年,有300名築路工人從廣州經裏約熱內盧被運到亞馬孫大森林複地的Porto Velho參加修建Madeira-Mamoré鐵路。 四、 華工就業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巴西1808~1819年引進中國茶農約800人,1855~1910年輸入8批華工共7865人,即巴西在19世紀至少運進中國勞工8665人,如再加上零星移民,19世紀進入巴西的中國人近萬人。中國勞工在巴西種茶,在種植園勞動,開礦山,修建鐵路與公路,中國人在城市開店、做商販,足跡踏遍裏約熱內盧、米納斯吉拉斯、聖保羅、巴伊亞、帕拉、朗多尼亞和阿克裏7州。 中國茶農除在裏約熱內盧市的植物園、聖克魯斯莊園與總督島(Ilha do Governador)種茶,還去裏約熱內盧省Carolina do Sul,聖保羅省的聖保羅與Bananal,米納斯吉拉斯省的黑金城(Ouro Preto)、Caetés、Mariana、Ouro Fino等地指導種茶工作。 1855~1860年,5000餘中國勞工參加修建巴西鐵路大動脈幹線“佩德羅二世鐵路”(今巴西中央鐵路)。1910~1912年,300名中國勞工參加修建亞馬孫大森林複地阿克裏州的Madeira-Mamoré鐵路。此鐵路全長366公裏,由美國人Percival Farquhar承包,於1907年動工,共有40多個國家的3萬多名工人參加築路。由於自然條件極其惡劣,被稱為“魔鬼之路”,6000餘工人死亡。等1912年完工,亞馬孫地區橡膠生產因東南亞地區橡膠業的興起而走下坡路。1966年該鐵路停止使用,被改建成高速公路。 1855年12月~1857年8月23日,100名中國勞工參加修建巴西第一條公路米納斯吉拉斯省東北部Filadélfia鎮(費城,今Teófilo Otoni市)- Santa Clara港(今Nanuque市)公路。公路全長180公裏(27.5 Leguas),中間建50多座橋,於1853年動工,由巴西帝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與實業家Teófilo Ottoni組建的”Mucuri河商業與航運公司”承包。但自1897年巴伊亞-米納斯鐵路(今Caravelas市-Teófilo Otoni市)通車後,此公路已被廢棄。1856年左右,一批被運來種水稻的中國苦力被派去修建裏約熱內盧植物園-現蒂茹卡國家公園Boa Vista山頂的馬車道(今Estrada Dona Castorina公路前身)。這兩批修公路的中國勞工,很可能是1855年2月由美國”Elisa Annah”號輪船運來巴西的那批303名中國勞工中的人。 1874年,近千名中國勞工被運到米納斯吉拉斯省南部的São João del Rey開礦。 五、 19世紀華人分布及其足跡遺存 中國人比較集中居住的地方是裏約熱內盧市、新伊瓜蘇市、Bananal市、帕拉州貝倫市、米納斯吉拉斯州東北部、巴伊亞州南部等地。19世紀中國近萬名勞工在巴西勞動,足跡遺存至今的並不多。現根據我們的調查研究,將中國先僑尚存的一些遺跡歸納於後,供大家憑吊敬仰、考察與研究。 (一) 裏約熱內盧市 裏約熱內盧市是巴西的首都,在1888年就有500中國人,主要居住在原城堡山(Morro do Castelo,今市中心)“Misericórdia”街與“Fresca”街一帶,被稱為鐵匠胡同(Beco dos Ferreiros)的地區。在Angelo Agostini第139幅“裏約熱內盧生活”版畫中,可以看到一個中國人赤腳挑著魚擔在沿街叫賣,另一開小店的中國人在窗口抽著長杆旱煙袋,窗戶下一個中國人帶著小孩坐在地上吃東西。在1900年左右,裏約熱內盧市仍有幾家鴉片煙館,有的稱為“天津”、“寧波”、“上海”煙館。在裏約熱內盧植物園博物館內,陳列有中國先僑使用過的鴉片煙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