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財商教育: 從建立賬戶開始

(2012-07-01 06:24:19) 下一個

“孩子見啥要啥,不給買就哭鬧不止。”3歲文文小朋友的媽媽為此十分頭痛。“孩子要買個ipad2,給買還是不買?”10歲的陶陶也很讓工薪階層的媽媽為 難。其實問題就出在孩子不會理財上。如果家長教給她正確的理財方法,孩子有可能轉變為主動管理零花錢,並調整自己的花錢行為。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什麽是財商教育呢?


我國著名財商教育專家湯小明先生認為:財商是指一個人認識、創造和管理金錢(財富)的能力。財商(FQ) 與智商(IQ)、情商(EQ)一道被稱為現代經濟人必備的三商。關於財商的係統學習與訓練,就是財商教育。


青少年財商教育


1、您知道財商嗎?


2、您的孩子對錢感興趣嗎?


3、您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嗎?


4、您的孩子會花錢嗎?


5、您的孩子珍惜父母勞動成果嗎?


6、您的孩子消費是盲目攀比嗎?


7、您的孩子生存能力強嗎?


8、您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強嗎?


9、您的孩子生活和學習目標明確嗎?


10、您的孩子消費時能處理好想要與需要的關係嗎?


11、您知道零花錢合同嗎?


12、您覺得有必要與孩子簽署零花錢合同嗎?   ……


這就是財商教育涉及的問題,財商是指一個人與金錢(財富)打交道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 三個部分,這三部分我們稱作為“財商等邊三角形”。三角形的第一條邊是思維(觀念),就是麵對金錢和財富怎麽去想的問題;第二條邊是知識,麵對金錢和財富該怎麽去的問題;第三條邊是行為,麵對金錢和財富如何去做的問題;這三個部分互相支撐、互相影響、互相關聯,構成了財商的動態係統。


財商教育知識:學習必要的經濟學常識,啟蒙孩子打好交道,增強孩子學習興趣和生活熱情,讓孩子養成管理零花錢、記賬、感恩等


財商教育首先讓孩子懂得“想要”與“需要”的區別。在給孩子買東西前,家長應先考慮下列幾個因素:你買得起嗎?這件商品是不是你希望孩子擁有的?你的孩子是否要求過 多或者要求合理?這件商品對孩子而言,是“想要”還是“需要”?家長在考慮這些問題時,也讓孩子參與其中,再作出選擇。家長要給孩子這樣的體驗機會,讓孩 子慢慢懂得“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區別。


如果孩子的確“需要”某樣東西,可以借此機會教孩子了解商品信息和購物常識。比如貨比三家,如何還價、怎樣看標價及商品的有效期等,從實踐中獲取信息。


另外,還可利用孩子保管賬戶的方式,引導他們有存儲意識,教會合理理財。例如將過年的壓歲錢設立一個教育儲蓄賬戶,讓孩子自己保管,但開支時要告知父母。


這個賬戶起碼要起到三個作用:


1、讓孩子對賬戶存款負責,孩子總是喜歡賬戶上的錢越來越多,這樣,他就不會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2、規定他每次花錢使用量不準超過多少,告訴他強行超支的後果,這樣,孩子以後就不會亂借債去消費,買東西也會精打細算。


3、告訴孩子,他賬戶裏的錢還必須盡一些義務,如過年過節給爺爺奶奶等買小禮物等。如此從小練習,有益於孩子成人後的理財。


從小理財發財不難:各學齡段財商教育全攻略

理財周刊



2、幼兒園階段:認識錢的來源和用途

3、小學階段:掙取和用好零花錢

4、初中階段:學會記賬管好錢

5、高中階段:學習投資如何起步

6、大學階段:獨立管理財富的開始

暑假來臨,孩子的學習上似乎可以鬆口氣了,可其他方麵的教育又上了議事日程。

讀者宋女士近日給本刊來信:“這幾年,我和先生都比較重視學習理財知識。我們的兒子馬上要升初中了,我也想讓利用暑假時間給孩子補充補充簡單的理財知識。"宋女士的疑惑可謂代表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古人雲:“倉廩足而知禮節”。理財也是一樣,先有財,後有理財需求。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幾乎不需要理財知識,主要是通過勤儉節約把基本生活安頓 好。也正因社會發展和時代的原因,中國大部分成年人普遍缺乏理財意識。但如今的社會發展了,對於在經濟社會裏成長的孩子們來說,從小就要和錢打交道,財富將是他們人生中必須麵對的主題之一,可以說,社會的發展“逼迫”他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理財知識才能將生活調理得更精彩,這堂“人生必修課”從何時開始,也 將決定著孩子一生的財商軌跡。如果套用鄧小平曾說過的一句話,理財,要從娃娃抓起。

兒童理財教育刻不容緩

我們看到,有些人成年之後,能妥善處理和錢的關係,知道怎麽掙錢,怎麽花錢,怎麽借錢,也知道要控製合理的負債比例。可有些人成年之後,且不要說突然給他(她)中個百萬元大獎該如何是好如何分配,甚至稍微賺得多一點了之後,就茫然不知所措,不是一味揮霍就是一味節約。

同齡的年輕人之所以會產生如此的差異,就是因為在他們從小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沒有能夠給予他們接觸前、自主支配錢的機會和經驗。

大部分父母覺得孩子隻要學習好,其他事情都可以商量甚至放縱,其中包括孩子的一切花費,全由父親或母親代為處理,或是孩子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沒有一點 使用上的指導。如此一來,孩子對於錢的多少根本沒有概念,進入社會初期還是如此;或者因為大手大腳慣了,對於掙錢的辛苦無法理解,進而可能因此影響自己的 擇業觀和人生觀。

前陣子英國有個新聞,說英國包括抵押、個人貸款和信用卡消費等在內的個人債務總額每4分鍾就增加100萬英鎊(約合1300萬人民幣)。每7分鍾就有 一個英國人因債務纏身,無法解脫而破產,已經有200萬多人負債嚴重,處於終生還債狀態。英國媒體在檢討此事時說:“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陷入經濟困境,這更 提醒我們,兒童時期的理財教育非常重要。”

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係,把理財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美國每年大約有300萬中小學生在外打工,他們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

日本人教育孩子也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許多日本學生在課餘時間都要在校外打工掙錢。

所以,我們的家長朋友也不要羞於和孩子談“錢”。孩子走上社會以後,獨立成家以後,必然要和“錢”打交道。

孩子們的學校教育和課本中,沒有“理財”這一課,家長們就該為孩子補上這一課,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

都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了”,以前這句話主要是指孩子的學習。可現在,這句話也可以指孩子的情商和財商。智商、情商和財商,三“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贏得自己的精彩人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